- 相關推薦
太谷學習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太谷學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太谷學習心得體會1
xx月xx——xx日,在學校領導的精心組織下,我們全校老師一行40多人有幸前往我省教育示范縣——太谷縣三中參觀學習。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實地的去感受他們的日常教學。我們得到的答案是:太谷人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他們做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作,干的都是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事,課堂上,教師看似講的很少,主要是學生在活動,而課前他們付出的勞動是巨大的。
我們走進太谷三中,實地的去感受他們的日常教學。一進校門,就被太谷三中吸引住了。學校給我們的感覺是那么整潔有序,使你立刻有一種被文化包圍,被有序規范的感覺。從聽到的每一節公開課,從聽到的每一場專題報告會,就完全能領略到太谷人銳意進取而又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一堂堂堪稱真實而又具體的公開課,沒有任何作秀的痕跡,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完全沉浸在自己營造的學習氛圍當中,似乎對出出進進的參觀者以及身后聽課老師們發出的聲音毫無察覺。學生只是在老師的引領下合作、探究或交流。身處這樣的環境,你會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成為上課的`老師,或者聽課的學生。
本次赴太谷學習,主要感受有四:
感受之一:課堂上二十四字教學模式的應用。第一、他們的課堂是真正意義上的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主人。無論是第一環節的溫故互查,還是以后環節的設問導讀、應用實踐、拓展延伸,他們的課堂一直是學生在動,是學生在二或四人小組中合作完成。他們的小組合作是真真正正的在合作,或校對答案,或交流方法,或幫助后進生,他們的匯報語言流利,聲音響亮,歸納總結條理清楚,敘述完整。第二、教師學生角色定位準確,主體和主導恰到好處。教師從從容容,沒有一句多余的話。教師一直穿行于學生課桌間,巡視檢查學生的情況。學生緊跟學案上的進程,積極探究,或練習,或思考,或動手操作,整堂課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動的狀態中。實現了真正意義上課堂教學的高效,實現了以學生為主導的完美課堂。
感受之二:太谷合作學習中的教師真輕松。我們平時公開教學時總或多或少的有負擔,而太谷學校的講課教師非常輕松。他們從從容容,穿行于學生課桌間,巡視檢查學生的情況,課堂上沒有一句多余的廢話。課堂上很少聽到教師的講解,但他們引導下的學生卻能流利的回答、精彩的講解。真是平淡之中蘊含著活力。
感受之三:在太谷的兩節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學生的語言表達。無論學生那入情入境、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聲情并茂的朗讀,還是條理清晰,邏輯性強的闡述,無一不吸引著我們每一位聽課教師。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卻不能達到如此的水平呢?
感受之四:教師的大膽放手,學生習慣的養成。聽完課后,我們在教學樓中感受著太谷三中的環境氛圍,我們看到無論是教學樓內,還是教室,到處都充滿了激勵與競爭的標語,表格,公布欄,無形之間增加了學校的文化氛圍。一個個教室前后門打開,教室里沒有老師,但每個講臺上站著一個學生,有的在領讀學生英語;有的在維持秩序;有的在當小老師給學生講解。這些同學是那樣專注,絲毫沒有領會外人的進入。我悄悄問了一下同學,從她的嘴里我得知:每天課余活動時間各班都是在班長的組織下有序進行,老師一般是不過問的。我不禁驚嘆于教師的大膽放手,也驚嘆于學生習慣的養成。
總之,這次赴太谷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導學案規范了課堂教學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有一定的幫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導學案的編排和習題的選取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難易適度,真正做到“優秀生通,中等生懂,學困生動”。總之,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駕馭新的課堂。我要以這次赴太谷學習為起點,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嘗試、探索,把這次學習活動不斷地引向深入,為實現課堂教學改革做好充分的準備。
太谷學習心得體會2
他們的課堂預習,做得很扎實,為上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課堂平實,沒有大蓋帽似的導入,沒有華麗的形式,沒有激情的演講。有的只是教師的引,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目標的嚴格落實。無論是第一環節的溫故互查,還是以后環節的設問導讀、應用實踐、拓展延伸,一直是學生在動,是學生在二人合作小組中完成。這樣的小組合作是真真正正的在合作,或校對答案,或交流方法,或幫助后進生,學生的匯報語言流利,聲音響亮,歸納總結條理清楚,敘述完整,
教師學生角色定位準確,主體和主導恰到好處。教師從從容容,沒有一句廢話多余的話。一直穿行于學生課桌間,巡視檢查學生的情況。學生緊跟學案上的過程,積極探究,或練習,或思考,或動手操作,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動的狀態中。最終,學生獲得的是實實在在的能力。以前,也聽說過"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個性化體驗、個性化閱讀";還有什么"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之類的句子,但背會了都不一定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這回才真正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并不是有來說的,是用來做的。
這次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導學案規范了課堂教學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有一定幫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也給我們的管理和教師教學提出了挑戰: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駕馭新的課堂。更加理解了張四保主任提出的.多與少的關系:教師課上講得越多,學生學的東西越少;教師備課的時間越多,課下輔導、批改用的時間越少;教師選得題越精,學生得到的思路、方法越多。我的理解是:教師功夫在課外,輕松在課堂。學生輕松在課外,收獲在課堂。聽了激動,看了心動,還要付諸于行動。我決心以這次赴太谷學習為起點,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地嘗試、探索,把這次學習活動不斷地引向深入,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當然,任何學習都要批判的接受,我們要取其精華,發揚拿來主義精神,博取眾長為我所用的同時,還要有自己的創新精神,有自己個性化的理解。
新一輪的課改又開始了,我已經做好了準備。其實,我一直在課改的路上。我堅信: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前面定是一片艷陽天
太谷學習心得體會3
近幾年,英語一直是我們學校的弱勢學科。課堂容量小,課堂效率低成為我們英語老師的最大心病。為了探索出一種適合學生、適合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在教改的浪潮中,我也積極投入,不斷探索,嘗試了各種辦法,但仍有幾點困惑:
1. 要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強的小組管理機制太難了。我曾試過計分制,但效果不好也難以操作,學生往往只關注得分失分,而忽略了對知識的掌握。
2. 教學環節不能有機結合,課堂形式單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很多學生沒有求知的欲望,都是被逼著學的。
3. 課堂評價不到位,自己總不放心學生,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可喜的是我這次有了一個到山西太谷縣學習的機會,帶著這些困惑我走進了太古明星中學和候城中學。在那里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高效課堂,什么是自主學習。尤其是在侯城中學七年級的一節英語課上,當老師說要提問同桌兩個都舉手的學生時,我看到一個學生在誠懇的乞求同桌舉手,我真的很感動。學生是真的投入到了課堂活動中,學生的求知欲太強烈了。經過深入了解我才明白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小組管理辦法和評價、獎勵機制在激勵著學生。在此我談談自己在太谷的學習感受以供自己和學校同行借鑒。
一、優點:
一)大容量的課堂訓練,鞏固所學知識
從太谷的課堂上,看到的是教師為學生準備的練習題,學生一節課,把新知識的學習融合在習題中,把新知識的鞏固體現在練習中,實現知識習題化,學生在整堂課中,是在練習中學習新知識,在練習中鞏固新知識,實現知識問題化,問題習題化,學習具體化。
二)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精講精練
在太谷的課堂教學中,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特別是在基礎達標環節,90%以上的學生能很快的完成任務,教師只是起到巡查發現問題,尤其是發現共性問題,然后讓會做的學生先講,如果都不會,教師抓住重點、難點、易錯點做出點拔。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了“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理念。
三)小組合作,人人參與。
課堂上,溫故互查環節,小組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幫助組員完成了任務,同時也提高和鞏固了自己所學的知識,遇到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由大組長或者班級里的'其他小組幫助解決,這樣,講解問題的組長既鍛煉了自己的思維和口才,又鞏固和理清了自己所學的知識,組員也學會了知識,實現了雙贏。
四)有序的評價機制。
1、學習小組的劃分 以班主任為主導劃分小組,分好后各科都以這個組為準,不得隨意變動。這就更方便了評價。
2、學習小組的評價 采用捆綁式評價體制,評價時以小組為單位,小組人都進步了才能說是有所進步,一個人進步不算進步,表揚小組不表揚學生個人,以此使學生促進學生學習,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
3、定性評價和顯性評價 評價卡的運用既激勵了學生,又完善了評價機制。一張小小的卡片,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4、獎勵機制 既對學生有物質獎勵又有精神獎勵,受獎勵的學生不只是學習成績好還要品德好,樂意助人,要得到同學們的認可。
二、不足
在太谷學習之后結合我們自己的課堂,我覺得還有一些不足:
1、課改后的英語課堂缺少了語言的操練和朗讀,如何才能把聽、說、讀、寫和新課堂結合起來?
2、課堂展示后的點評該怎樣評?學生評的不到位怎么辦?面對中考我們有很多要補充歸納的內容,又該怎么辦?
3、有人說課改后的英語課堂總像數學課,總顯得有些枯燥,又該怎么辦?
現在我們學校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課改,我一定會在學校課改方針的指導下完善自己的課堂,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成績。
太谷學習心得體會4
課改浪潮洶涌澎湃,教學方法五彩繽紛,使得我們一些年輕教師茫茫然,惶惶然,舉手投足不知所措,前幾天,我有幸到太谷學習,幾節課聽下來,頓覺有晃然大悟,下面就將我這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1.有效
課堂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形式,利用教學中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大家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互相補充,互相檢測。
2.實在
課堂上實實在在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一節課下來,教師幾乎說的話很少,一直是學生在思考,學生在發言,學生在糾錯,學生在總結。一節課上,“做基礎達標,小組互查;誰還有補充;接著做下面的設問導讀;交流;我發現等”這幾乎就是一個語文教師一節課的臺詞。
3.合理
在課堂上,當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一直在巧妙地合理地引導,在學生活動的時候,教師一直在教室里巡回發現問題,指導小組合作。從基礎知識方面講,教師在巡回中發現了問題,立馬在小結中更正,甚至小到一個字的筆畫和筆順都觀察的非常仔細。比如實驗小學的一位老師,指導“肆”的寫法,它的第一筆是橫,不是撇,還有一位老師這樣指導,“添”的兩點應該寫在同一水平線上。
這對我的教學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幫助,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嘗試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小組互相檢測預習結果,小組互查基礎知識,小組互查背書情況,小組互比誰的課堂表現好,小組互比誰的作業完成的好,小組互比誰的課堂發言更積極,小組互比誰的進步大等等。
但是我覺得不能一味地效仿,因為我們的教情學情都比較特殊,只能從點滴開始,從一些基本的細節做起,從教學中的一些小環節做起,慢慢尋找適合自己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課堂上,也不是必須像他們那樣,根本不讀課文,就做題,我們可以在朗讀中展開小組的競賽,小組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小組批改作文。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更應該注意:
1.讓學生有秩序地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避免個別學生獨占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同時也避免了爭著說、同時說的無效學習行為。
2.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無法一一顧及,這就需要學習小組中有一個核心人物來組織學習小組的學習行為。這個核心人物可以是教師指定,也可以是小組推選,或者是學生自薦。
3.在合作學習時,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聽其他學生的發言,并從中鑒別哪些看法與自己的相同,哪些與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時過多的內容雷同,從而提高學習的實效。
太谷學習心得體會5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于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
中國的國學思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是連接炎黃子孫的血脈之橋、心靈之橋。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而中國的國學就具備這種獨一無二的特質。國學經典中蘊藏著中華五千年歷史智慧的精髓,構成了我們精神生活的客觀環境,維系著中華文化之根。
“國學”一詞,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國故論衡》及《國學概論》的演講,它以先秦經典和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以及歷代史學等內容,形成了恢宏的“經”、“史”、“子”、“集”四大部分,其內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國學智慧涵蓋了“四書”、“五經”、老子、莊子、偈語、禪機、二十四史、唐詩、宋詞和四大古典名著,它是萬億卷帙的古代文獻,體現了中國人對于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國學體系以“儒”、“釋”、“道”三家學問為主干,又分為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菜肴、民俗、婚喪和禮儀等支脈,為青少年汲取知識,了解民族傳統文化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渠道。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它對中國歷朝歷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影響頗深。對于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復興也起著重大的作用。作為炎黃子孫。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了解和熟悉國學,讓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時常充盈在心田,通過學習國學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形成積極向上世界觀。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和熟悉國學,根據國學所倡導的精神指引,“正心”、“修身”、“齊家”,成為一個品質高尚、行為規矩的人,對國家和社會都能起到積極、正面的作用。推廣國學關系到民族素質的提高,關系到中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國學的精髓是“天人合一”,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這又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太谷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金太谷的輝煌與夢想征文12-09
金太谷輝煌與夢想的作文12-09
征文金太谷的輝煌與夢想優秀范文11-25
金太谷的光輝和夢想500字征文范文11-25
外出學習學習心得體會11-22
外出學習學習心得體會11-18
學習的心得體會07-27
學習的心得體會12-03
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學習心得體會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