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開了,我們成長的春天在哪里文章
這個題目是我在聽明霞作報告的時候,想到的。想以此為題來撰寫一篇博文,作為學校教師自主專業成長的旗幟。但今天在設計聽完報告以后的交流研討活動的時候,我忍痛割愛把這個題目做了這個活動設計的名字。
做一個思考的教育行者,教育者只有不斷地思考著前進,才能以最恰當的姿勢,走近教育的靈魂。明霞就是這樣的一個思考的教育行者。用一顆滿懷期待的虔誠的心,去追求和找尋自己的教育理想。四個小時的報告,是站著的。手里端著一個臺式的話筒,那么的投入。姿態就像一只奔跑的羚羊,而目標就是那片廣袤的充滿生機的原野。
迎春花開是明霞在教育在線上最初的名字,從迎春花開到生命的色彩奠定了她生命化課堂的基礎。朱永新先生在教育在線中提出了個“成功保險公司”的創意,因為葉瀾教授說過:“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但是寫三年反思可能就會成為名師。”明霞信了,做了,于是建構了她生命潤澤生命的課堂。
那么,在這個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盼望已久的迎春花開。那么執著的盛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尖,那么的吸引我們,激勵我們。我們呢?成長亦或循規蹈矩的重復過去的日子?讓迎春花在我們眼前盛放過后,依然是一片死寂還是點燃我們內心深處的春天?
在教育的道路上行走,可能你走過了三年五年、也可能是十年二十年,如今到了把自己的靈魂從沉睡中喚醒的時候了!你不是倦怠么?你不是憤世嫉俗么?你不是灰心喪氣么?你不是枯燥的對待每天的日升日落么?不知道有沒有問過自己這是為什么?八小時之內與八小時之外都是生活,甚至說我們生命價值的體現主要在八小時之內。
有時候,我靜下來就想:人為什么活著?難道真的象我的恩師說的那樣:“生命的延續”?就是真的為了生命的延續,那么我們延續的是一個什么質量的生命呢?當我們強迫孩子學這學那的時候,我們自己卻沉緬于生活瑣屑,沉湎于自己所謂的“日子”。與孩子一起成長,讓我們的成長為我們自己的'孩子,為我們教的孩子樹立榜樣,讓他們緊跟著我們的成長的足跡,開始他們自己的成長之旅。我們應該是引導者、引領者、潛移默化的示范者。而不僅僅是只需自己放火,不許孩子點燈的霸權者。
我們活著,要體現自我的價值。根據馬斯諾需要層次理論,我們現在都應該處于自我價值實現的階層。我們的價值怎么實現?就應該從每一句課堂的語言、每一個鼓勵的微笑、每一次人生的指導開始。我們活著要享受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人活著的最后結果都是相同的,不管你曾經是王侯將相還是升斗小民,最終的歸宿都是一抔凈土。但我們的生命歷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唯一!
如何讓我們這個唯一活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是我么最應該考慮的問題。我們必須讓自己豐厚起來,由鄙薄走向深厚。我們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讀書、寫作、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地去踐行自己的教育人生。
我的朋友們呀!如今,美麗的迎春花盛開了,讓我們趁著春意正濃、熱情正熾、把我們成長的春天之門就此打開吧!鑰匙就在你的手中,莫在讓他生滿銹跡!
【迎春花開了,我們成長的春天在哪里文章】相關文章:
7.在失敗中成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