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研讀書籍文章有感范文
剛拿到寒假學習安排表時,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天啊,短短的假期里,竟然要讀這么多書籍和文章,還要寫體會;當我第一次翻閱這些書和文章時,我很驚訝,怎么除了教育類的,還有商業類的內容?懷揣著一絲不情愿,我開始籌劃著漫長的讀書歷程,可沒想到的是,這些內容深深吸引了我,我花了半天時間通讀完一遍后,又接連幾天細細品味幾位作者的觀點和事例,腦海中時不時迸發出與作者的共鳴。
《柳州教師培訓讀本》一書既有鮮明的針對性,又凸現有效的實用性;《自動自發地工作》是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商業思想的完美集合,涵蓋了勤奮、敬業、忠誠、自信的內容;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嚴肅認真地闡述了他對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明確指出當前存在的誤區和將來的改革;網絡上盛傳的《從美國回國讀書的女孩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教育》一文,則通過生動的故事呈現出中美兩國教育的差異。
在研讀的過程中,我不斷回憶起自己多年的工作經歷,對照書籍和文章的觀點反省過去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內心萌生了一些感悟。
感悟一:“金杯銀杯不如口碑”
《自動自發地工作》中指出:“如果你只為薪水而工作,你的生活將因此而陷入平庸之中,你找不到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工作的目的雖是為了獲得報酬,但工作能給你代來的遠比信封中的工資要多得多。”
看到這部分內容時,我倍感慚愧。近段時間,教育系統中沸沸揚揚的談論著實施“陽光工資”的消息,老實說,我也曾一度發出抱怨,大家都拿同樣的工資了,我們何必還要辛苦的教上百號學生,上完課后還要完成許多的資料,不值得!讀完《自動自發地工作》中關于“薪水”的.內容,我幡然醒悟。回想起去年7月那個酷夏,懷著九個月身孕的我依然堅守在畢業班的教學崗位上,家人和朋友們都勸我回家休養,可是一想到要為了自己一個孩子而放棄了全班數十個孩子,我于心不忍,再苦再累也要堅持到底。那時我是為了要學校給我增加獎金嗎?是為了多得一些榮譽嗎?都不是!就是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也可以說是敬業精神,給我力量和勇氣。當孩子們以滿意的成績結束小學生涯,當家長們發自內心地向我表示感謝時,我無比欣慰,金杯銀杯不如學生和家長的口碑啊!光講工作不談報酬,那是騙人的話,然而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當我們付出不懈努力而獲得“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才是最大的財富!
感悟二:“一朵花的開放需要一萬朵花的祝福”
從美國回國讀書的女孩張馳告訴我們:
“在美國,每個學生都會被稱贊。”
“在美國上學也有各種各樣的考試,每學期結束的時候,學校會把學生的學習成績寄到家里,所以,每個人的成績只有自己知道,同學之間不會相互比較。不比較,并不是說學習成績不重要,只是學習成績不是惟一重要的。”
我國課程改革的大潮已經轟轟烈烈的進行了數年,其中“評價方式的改革”也作為重要內容之一,但是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在“減負”的口號下,書包卻越來越重?評價方式多樣化了,效果卻不明顯?究其本質原因,除了考試體制等問題外,我們教師也應引起思考。課改后的課堂,經常可以聽見教師大聲的評價“你真棒!”“你太聰明了!”,經常可以看見教師給表現好的學生發小紅花、貼小五星,表面上教師非常關注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實際效果卻不如人意。我認為,評價要有針對性和建設性,不能總是使用那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評價語,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提出明確的發展或改進方向,使學生受益。例如,我在課堂上會大力表揚主動舉手發言的后進生——“你敢于挑戰自己,大膽發言,聲音響亮,老師為你感到高興!”但是這樣的話卻不會用在優秀學生身上,因為那樣做毫無意義,他們聽了也沒有任何提高。對于優生,我更關注他們的思維和方法——“你能靈活運用數學中的排除法來解決問題,有頭腦!”“你的思路很正確,可是采用的方法不夠妥當,能換一個角度再想想嗎?老師相信你能思考出更出色的方案!”我們應象美國教師那樣真誠的欣賞和贊揚每一個學生,不過,贊揚不是盲目、隨意的,而應有效,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發展。
此外,張志勇副廳長的一個觀點也引發了我的思考。他提出,“要全面推行中小學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不能把孩子的興趣點都引到得了多少分上,而沒有引到他哪里錯了。”的確,評價的目的不是甄選,不是排名,而是促使學生改進。正如美國考試那樣,每個學生的成績只有自己知道,同學之間不會相互比較,那么學生關注點就會轉移到如何改正不足上來。我打算下學期在我的班級也嘗試分階段進行無分數評價,在得分欄上給學生寫上錯誤原因和改進建議,并允許學生針對自己的錯誤重新做一些相關題目,使學生更快發現和改進不足。
有一句話言辭夸張卻富含哲理:“一朵花的開放需要一萬朵花的祝福”,我想,一個學生的進步和成才需要許多人全面而有效的激勵性評價,讓我們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撥動心弦,給予他們不斷上進的祝福!
感悟三:“學生并非需要格式化的軟盤”
《柳州教師培訓讀本》指出“學生是獨特的人,教師要給予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女孩張馳也談道:“在美國的學校里,學生看起來十分輕松自在。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因為無論做什么,都有可能得到肯定。”“美國老師的作業很少有對錯之分,每個學生的想法都會被認為是有道理的。”
在平時的學習、反思與沉淀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傳統課堂帶給我們的壓抑與束縛。不少教師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意識迅速地格式化班里數十名學生的頭腦,再存進所謂“終身受用的知識”,整個過程基本上看不到軟盤上個性化的色彩。這令我想起一個老故事——大象在體小力弱的時候,人們為了觀賞它,就設置陷阱逮住它,初時用粗大的鐵鏈和木樁捆住,小象出于生命的本能,一次又一次地掙扎,鮮血、疼痛和無奈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大象的大腦,加上每天都得到了馴養師的食物的“恩惠”,逐步地選擇了“放棄”,甚至對腳上的繩子已經換成了麻繩也毫無覺察。這是一個典型的利用動物心理進行訓練的成功案例。這時,綁住大象的不是腳上的“有形的繩索”,而是在它幼小時所記憶的那條痛苦、無奈的“無形的繩索”。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心理現象。
反省我們的課堂,有時也在無意識間給學生設置了條條框框,把每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做成了一個模樣。讓我們把時間、能力還給學生吧!尊重每一個生命,讓每個生命自由生長,都有個性化發展,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要做到“少干預、多施予”、“少講解、多體驗”、“少題量、多發散”、“少重復、多探索”,給學生展示才能的空間,使他們的知識轉化成智慧,成為有思想有個性的人。
教師的巧嘴可以滔滔不絕談而論道,教師的靈手也可以抒寫出華麗的篇章令人眩目,但無論說得多好寫得多妙,最終還是必須落實到行動上。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已不能滿足于一碗水或一桶水的儲備,還應象一江春水般源源不斷的更新。今年是我校教師的學習年,我希望自己在研讀更多有價值的書籍和文章的同時,能將所思所悟運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中,有嘗試,有創新,有收獲,使自身素質和水平邁向新臺階,使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寒假研讀書籍文章有感范文】相關文章:
2.讀文章有感
6.快樂寒假的文章
8.寫寒假生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