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朋友媽媽老師的文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其實每個父母都是愛著孩子的,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朋友媽媽老師的文章,歡迎閱讀!
關于朋友媽媽老師的文章1
別人都說初三會很忙,我做足了心理準備,上學的第一天,同學們有重縫后的喜悅,有假期中的歡樂,有迎接新學期的壓力,而我和其它幾位課代表則像不知疲倦的螞蟻一樣。前前后后忙著收作業(yè),不經意間聽到了要換老師的消息,我隨意問了一句“在哪呢?”“喏,在那兒呢!”我抬頭望去,看見一位微笑著,面露和藹,臉色,微顯得有些老的老師我沒來得急多想,就手忙腳亂地給老師送作業(yè)去了。
經過一段時間地接觸,我漸漸喜歡上了這位剛換的王老師,她經常向我們笑,和我們溝通,不僅注重我們的分數,更注重我們的品德、健康。
記得那是剛入秋,天卻十分反常,很冷,還下起了雨。前一天放學,王老師依舊囑咐我們要多加衣服,不要著涼。卻依舊有些粗心的男生不放在心上。第二天,我們的一位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男生像落湯雞一樣從門進來了,那樣子如同剛剛洗了一個涼水澡,衣服全都透了,仿佛還能看到水不斷從衣服上滴下來。王老師什么也沒說走過去,把自己的外衣脫了下來給這位男生穿。除了媽媽,誰還會這樣做?
初三,課程明顯增多,壓力也大了很多,很少有同學像以前那樣整天笑嘻嘻的了。但,每天總有一個時刻,我和多數同學露出久別的笑,那就是--家校聯(lián)系本發(fā)下來的時候,如果沒有什么大事,不太忙,王老師基本上天天都會給我們寫上一兩行話來鼓勵我們。除了朋友,誰還會在我們身邊不斷給我們支持與鼓勵?
我不知道該如何用語言來表達我心中的這份感情,份感動。有對媽媽的依賴和尊重也有對朋友的信任,只能用最通俗的“老師,您辛苦了!”來表達我內心的情感。
風兒吹拂著我的頭發(fā),我抬起頭,頃刻間您那充滿愛意的微笑讓我微笑如花。
關于朋友媽媽老師的文章2
每當上學的孩子回到幼兒園來看我,對我說:“靳老師,我想你!”每當家里的電話鈴響起,傳來一聲聲稚嫩的童音“靳老師,我想你!”我的心情就特別激動,為自己是一名幼兒教師而自豪,也時常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那么,我是怎樣讓孩子們如此留戀的呢?
生活中是媽媽
孩子初到幼兒園,離開媽媽的懷抱,自然倍感孤獨與恐懼,他們多么渴望從老師這里得到母愛啊!因此,我就經常摸摸他們的'頭,捏捏他們的鼻子,拉拉他們的小手,主動跟他們說說話,讓孩子有一種親切感。當孩子身體不舒服時,我會抱抱他、親親他;拉褲子、尿褲子了,就及時給他們洗干凈,并安慰他“沒關系,下次注意就行了”;打針、吃藥時我便鼓勵他們堅強……讓孩子感到老師跟媽媽一樣和藹可親。
課堂上是老師
在課堂上,我是一名老師,是傳授知識的使者,我寓教于樂,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長。我經常給孩子們做一些有趣的實驗,如“燃燒的蠟燭扣上杯子就滅了;裝滿水的杯子,在杯口上蓋上一張紙,把杯口倒過來,紙卻不掉。孩子們好奇極了,于是我就啟發(fā)他們想一想:為什么?不但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探索精神,也讓孩子感覺到:學知識是一種很有趣的事情。好奇的孩子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奇怪問題,我都會微笑著耐心解答,從而,樹立我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威信:老師,真了不起!
游戲中是朋友
跟孩子一起玩時,我就成了孩子,成了他們心目中的一分子,我用童音跟他們談話,童心跟他們交流。我們一起扮演猴子爬山,一起學小白兔蹦跳,一起玩貓捉老鼠,讓孩子覺得老實跟他們一樣大。此時此刻,沒有了年齡的界限,我就是他們的朋友。
主持人鞠萍姐姐之所以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不就是因為她永遠把自己當成一名孩子,跟孩子同喜同樂了嗎?
總之,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要總是以老師的身份出現(xiàn)。而是要根據幼兒的心理、情緒、要求,扮演著各種角色,讓孩子從心里愛你、敬佩你、喜歡你。
【關于朋友媽媽老師的文章】相關文章:
2.關于媽媽的文章
3.關于老師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