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典文學詩詞朗誦文章
激情,是朗誦藝術必不可少的,甚至是首要的因素。你知道哪些是中華朗誦的文章嗎?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中華古典文學朗誦文章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中華古典文學朗誦文章(一)
中國傳統文化,最具魅力的莫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經過幾千年的延續和發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國的民族精神,并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著光輝的作用。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有利于人們正確對待人與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善于區別真、善、美與假、丑、惡,并能作出正確評價與判斷;培養愛科學、愛勞動、守紀律、有禮貌、誠實、勇敢、尊師敬長、孝敬父母、團結友愛、助人為樂、勤勞節儉、見義勇為等優良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埃及,雖然歷史比中國早一些,但先后被波斯、羅馬、阿拉伯帝國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歷史的文字記載早已喪失殆盡;古巴比倫,作為一個國家的名稱早已在歷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斷。人類文明的四大發源地,有三個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許多國家,唯獨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綿延不斷,經久不衰,世代相襲,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延續力,這是什么道理?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國不僅有著共同祖先遺傳下來的血統,而且有著共同的優秀文化和美德傳統。就是這血統與傳統,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就是這兩統影響著、凝聚著人口眾多的中國社會的穩定運行,維系了社會和諧;就是這兩統的凝聚性與延續性,使中華民族祖德與祖魂代代相傳。
傳統美德教育是前人經過五千多年不斷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結果。
我國是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刻苦耐勞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人類。古往今來,涌現出多少勤勞向上的名人,成為世人學習的楷模。
但據調查,現在的中小學生,愛勞動、有較好勞動習慣的約占1/3,另外的2/3是不愛勞動或不太愛勞動的。有些孩子,懶得鋪床疊被,懶得洗襪子、洗手絹,懶得收拾書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懶得洗臉、洗腳,連喝水也懶得自己倒。過去的公子哥兒、嬌小姐什么樣,他們也差不多了。
事實上,家長重視對孩子從小培養熱愛勞動品質的并不多。 現在,我國幾千萬個獨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獨生子女視為“小太陽”,凡事都圍著獨生子女轉,F在的青少年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處于幸福家庭,優越的生活環境,祖輩父輩們過多的照顧、寵愛、放任和袒護,致使獨生子女從小就以家庭“小皇帝”自居,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產生了父母寵愛自己是天經地義、本該如此的錯誤思想。而一些學校為了迎接科技挑戰,只顧傳授科技知識和能力,卻嚴重地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與民族道德素質的培養。結果,智能上去了,德能下來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質出現問題,見利忘義、騙財害人,不講人格、不顧國格;自私自利、損害公德;虐待父母、不講孝敬的非道德現象時有發生,民族形與民族魂,遭到嚴重的扭曲。要遏止和消除這些社會的非文明、非道德現象,除采取綜合治理的辦法外,還必須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而傳統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學校的教導以外,更需要整個社會的配合。
二十一世紀,人類第三次站在了世紀的起跑線上,未來的中國面臨嚴重的挑戰,迎接跨世紀的挑戰,關鍵在于人的`素質。試想一下如果未來的接班人連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說什么“齊家、治國、平天下”了。
所以,應當站在培養21世紀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和理解開展傳統美德教育的重要意義。 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從中能正確分辨真與偽、善與惡和美與丑,知榮辱、明愛憎,讓學生實踐良好。
中華古典文學朗誦文章(二)
很小的時候,爸爸便讓我誦讀經典,我背誦了《三字經》中許多句子,卻往往一知半解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才慢慢懂得了其中的意思,再就是閱讀唐詩、宋詞、背誦一些著名的詩篇。
再大些,我的興趣集中到了閱讀歷史著作,從《史記》到《漢書》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各個 朝代的歷史著作,凡是能找到的,我都愿意去讀,我從這些經典中感受的便是我們中華名族的愛國之情。
愛國之情人皆有之,因為國不僅是每個人的歸宿,更是我們的尊嚴,國家強盛,在外國人面前就能挺起腰桿,反之,就會覺得自慚形穢。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熱愛自己的祖國,誦讀經典,也進一步培養了我的愛國之情,才有了屈原“九死猶未悔”的執著,才有了岳飛“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雄心壯志才有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錚錚鐵骨,才有了袁崇煥:南大撐一樁,其上有云”凌云之志。
當年戚繼光與倭寇的浴血奮戰,是為了國家的安定,張浦與安南大軍奮戰,是為了國家的統一,他們就像一顆璀璨的明星,永遠留在了歷史的天空中,讓我們仰望,讓我們為之感動。
閱讀經典,仿佛讓我一下子長大了許多,懂得了許多道理,也讓我反思了許多身邊的現象,F在有些中國人以擁有外國貨為榮,在娛樂節目中,是不是的冒出幾句可有可無的外語,廣告里產品名稱明明是中文,卻要加上幾句英文顯示自己產品的不同,真不知道讓我們的
先賢知道了,他們的做法會怎樣?
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誦讀經典的行列,好好地了解我們偉大的祖國,了解我們燦爛的文化,增加自己的愛國之情。
與經典同行,典藏歷史文化,與經典同行,傳承愛國之情,讓我們都加入誦讀經典的行列,讓民族精神早我們的額血脈中流淌。
中華古典文學朗誦文章(三)
小時候,我和爺爺生活在一起,爺爺家里家具很少,但卻有一個沉重的大木箱特別顯眼,爺爺好像特別珍愛它。有一次,我懷著好奇心,偷偷打開了它,一陣墨香撲面而來,原來是滿滿一箱子書籍。我隨手拿出其中的一本書,慢慢的讀了起來,開始了我第一次對經典的閱讀,自此,我與經典結下了不解之緣。
小時候讀那些經典,總是似懂非懂的。拿起《三字經》,只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放下了《弟子規》,也只學會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不過就僅是這一點,也讓我贏得了父母的夸獎,讓我的小小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堅信了我閱讀經典的決心。就這樣,我被父母給“夸”上了讀經典的路。
略微長大一點后,我才明白了經典的厚重與深沉。在我的努力之下,我終于讀完了《三字經》,會背誦里面許多句子。在生活中,我耳畔總會時時回響著其中“昔孟母,擇鄰處”的句子,于是令我自覺避開了那些壞人壞事,交到了許多的良師益友。后來,我便在岳飛的那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中開始了“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學習生活。
不過,繁重的學習任務,過多的作業習題,卻讓我一度離開了經典的閱讀。后來在一個晚上,我無意中讀到了蘇軾的那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使我又喜歡上了中華經典中的一塊瑰寶——宋詞。 在閱讀宋詞的過程中,我喜歡上了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著,懂得了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的壯志難酬的無奈。
再到后來,我又發現了一塊最大的瑰寶,那就是唐詩。《唐詩三百首》是我最愛翻看的圖書,被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灑脫所吸引,被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精神所折服。
在閱讀經典中,我與先賢對話,與圣人談心,從經典那里,我得到了許多的教益;叵腴喿x經典的過程,我仿佛看到了一條滾滾的長河,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河,從遠古的圣賢那里,一直流進我們的心胸。
【中華古典文學詩詞朗誦文章】相關文章:
2.朗誦勵志文章
3.勵志朗誦文章
4.中華勵志文章
5.小學愛國朗誦文章
6.短篇的朗誦文章
7.愛國朗誦的文章
8.多人勵志朗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