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回憶當年的打麥場雜文隨筆

時間:2018-12-28 12:03:40 隨筆 我要投稿

回憶當年的打麥場雜文隨筆

  麥熟將至,不禁回想起七八十年代過麥收時的情景!

回憶當年的打麥場雜文隨筆

  在河北省中部平原地區農村有句傳統俗語:芒種三天見麥茬。就是說,芒種節氣過后幾天,小麥就該收割了。用當時時髦的話來說,就是農村將進入"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大忙季節了。

  現在普遍使用了聯合收割機,麥收很簡單,時間、過程也短了很多,收割機在麥田走一趟,小麥裝袋子里,麥收就過了。但在30年前,麥收既是決定一年收成的節骨眼兒,也是一年中最忙碌、最勞累的時候,因為要用鐮刀一把一把地割下來。所以有句話叫做:小伙怕麥熟,老牛怕秋頭。即便如此,經營半年的莊稼就要收獲,所以老百姓卻累,并快樂著!

  眼看著麥穗一天比一天變黃,"開鐮"的季節馬上就要到了。有的人會掐幾個麥穗在手里搓搓,輕輕吹幾口,把麥粒放在嘴里嚼一嚼,根據硬度判斷成熟度,確定該不該收割。收割早了,不易脫粒并且容易被碾壓變形;收割晚了,麥穗容易折斷,麥粒也會脫落。這在當時糧食產量低、溫飽尚不充足的年代,老百姓是說什么也不能容忍糟蹋的.。因為當時能吃上一頓白面烙餅或饅頭,算是改善伙食的大餐啦!

  "六月的天,孩子的臉"。以前入夏雨水多,經常趕上麥收時下雨,所以要趁天氣好"虎口奪糧"。當一家之主決定要割麥了,全家男女老少,就連吃"商品糧"的上班族,都要回家幫忙麥收。每人一把鐮刀,一頂草帽,帶上干糧和一壺井拔涼水,十天半月的"夏收奪麥"就算開始了。

  收割時,每人幾個麥攏,用兩縷稍青有韌性的麥稈,在手中巧妙地一轉,打個結,就是一個連接的麥秸繩(叫打yao),把割下的麥子捆成一捆,一排排戳在身后的田壟上。

  割麥子也是整個麥收中最苦的活兒。帶刺的麥芒扎到胳膊上、腿上,紅紅的一片,被汗水一浸潤,又疼又癢,很是難受。

  全家收麥,沒人看孩子怎么辦?當時沒有托兒所、幼兒園,只能帶著孩子下地。大人割麥,小孩兒捉螞蚱

【回憶當年的打麥場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1.故鄉的打麥場隨筆

2.9年之后,當年的高考已經漸漸遠去雜文隨筆

3.所有的回憶是對你的想念雜文隨筆

4.永生隨筆的雜文隨筆

5.糞土當年散文隨筆

6.午后的雜文隨筆

7.女孩的雜文隨筆

8.凈土雜文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