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先烈手抄報邊框
清明節是祭祖合掃墓的日子。一道清明節,晚輩們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為先祖掃墓,紀念先祖。學校也會以不同的方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烈,紀念戰斗英雄。下面是緬懷先烈手抄報邊框,歡迎參考閱讀!
緬懷先烈手抄報1
緬懷先烈手抄報2
緬懷先烈手抄報3
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1:緬懷先烈 傳承美德
每一個人的生命在歷史長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當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義無返顧地將每一個細胞、每一滴鮮血都交付于國家的興旺、民族的振興,交付給正義、真理,交付給歷史發展必然的民主、自由時;當其為這一切,不懼地獄烈火的煎熬,雖九死而不悔,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由此而燃燒并發出永不熄滅的光華。這就是革命先烈故事,這一切在今天的文明社會里,似乎以被歷史的塵封所覆蓋。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竟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布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還是你們在正義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五戰五捷,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極大的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先烈們,又是你們在新中國工業化起步時的幾個“五年計劃”內再次貢獻自己所有的知識和力量,群力群策,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先烈們,更是你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革命,先烈用八年抗戰,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我們這代人是跨世紀的一代,將來會面對更多的誘惑。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從小就樹立一切 為了他人的崇高信念。生命是人最寶貴的財富,但是在重要的時候,個人利益必須犧牲. 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難道他們不知道生命的可貴嗎?不!他們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深深懂得:在祖國危亡之時,作為一個中國人,保衛祖國,拯救祖國是自己的責任,為了祖國的解放,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戰火中出生入死,監牢里堅貞不屈,刑場上大義凜然。他們用生命、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英烈們雖打下了江山,但他們的事業還沒有完成。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依然貧窮落后。為了圓民族的強盛夢,讓先烈的理想變成現實,每個炎黃子孫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建設富強祖國的歷史重任。是的,目前中國還窮,正因為如此,才需要我們來開拓建造一個美麗的家園。
美國曾經也很窮,美國牛仔當年開發西部時也絕沒有可口可樂,但他們的后代沒有抱怨、觀望,更沒有逃避和背叛。靠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們富強起來了。清貧的中國正需要這樣的硬氣,繼承先烈遺志,實現先烈遺愿,我們唯有臥薪嘗膽,自強不息。誰不想自己的祖國日益強大呢?誰不想在走出國門時可以驕傲地稱自己是中國人呢?祖國是民族的根,愛國是民族的魂。世界上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會把愛國作為自己精神的支信和力量的源泉。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永垂不朽、萬古流芳!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革命精神,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時代的列車已進入21世紀,新世紀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的虛無,愛國也不再化表現為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當今的世界是高科技的角逐場,入世后的競爭將會一浪高過一浪。作為中國人民,尤其是當代中學生,更應積極地、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技術。這不僅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我們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但是知識做夢夢不來,伸手要不來,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學習,日積月累,才能夠成為國家以后的棟梁,為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出自己的一份力,暫且不論自己力的大小,只要盡了力,即使是微薄之力,也能夠算是對社會給予我們幸福生活的回報,更是對革命先烈的最好回報。
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2:重溫歷史,緬懷先烈
戰爭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殘酷和不忍回首;英雄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偉大和令人崇敬。那些好像小說故事里的人物,其實就是曾經歷史中的普通一兵、平凡一將。但在那些圖片和記錄里,我們分明可以看到那種不朽和仰望的力量。
東北老航校紀念館位于雞西市密山市,現密山市政府臨近處。是一處黨員教育基地、光榮傳統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市中心區到那里大約不到一個小時的路程。雖然很近,但很多人可能都很陌生。通往航校紀念館有一條小路,遠遠地就可看見一幢淺灰色的樓矗立在那里,有些孤單,周圍沒有高大的建筑物。樓頂燙金的字體寫著東北老航校紀念館,樓后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郁郁蒼蒼。曾經這里的故事似乎都已經歸于平淡。場院里,停放著幾架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贈的飛機,斑駁的痕跡,歲月的洗禮,無不浸染著曾經的輝煌和創傷。
進入航校紀念館的大廳,迎面而來的就是一架嶄新的飛機模型,展翅欲飛。講解員會帶領著你,跟隨航校的歷史慢慢道來那些久遠的故事。在開國大典上空中閱兵的飛行員全部出自于這里,開創過噴氣式飛機打掉美國飛機的先例,還有一些日軍投降人員成為老航校的重要技術力量等等。老航校在密山共度過了三年零四個月,經歷了很多曲折離奇,在這個北方邊陲小城,在曾經這個草木荒涼、貧瘠異常的土地上,度過了艱苦卓絕的歲月。
而密山市也被譽為新中國航空事業的搖籃。這里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將士,為了保家衛國,付出了青春,付出了生命,也付出了一腔愛國的熱血。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張面孔都颯爽英姿,沉浸在那個氛圍里,慢慢地一點點進入到心靈里的就是一種欽佩和崇敬。走出航校紀念館,夏日的陽光有些刺眼,你會看到路邊那鮮艷嬌美的花朵,與紀念館里陳設的那些蒼涼陳舊的照片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同的時代,或許現實會有所改變,但留存于心的還是那種厚重的使命感。
對于雞西來說,曾經的名字是北大荒,人煙罕至,一片荒涼。氣候惡劣,生存艱難。而王將軍就在這樣一片土地上,帶領著一群人將荒地變良田,創造了奇跡。王將軍是密山人民心中永不泯滅的紀念,是這片土地永不忘懷的英雄。為了紀念北大荒建設,在密山市當壁鎮修建了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北大荒人精神被鐫刻在石壁上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勇于奉獻。
紀念館前有一塊王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紀念碑,有王將軍走過地方的五色土、有開發北大荒事跡的雕刻石碑,每到一處都會給你帶來震撼。走進紀念館,第一眼就會看見王將軍的半身塑像,講解員會告訴你請脫帽站立,向將軍鞠躬致敬。講解員低聲念誦碑文,英雄已經長眠,但精神永存。紀念館內,開國將軍、拓荒先鋒這八個大字赫然醒目。隨著將軍的足跡,跟隨將軍的成長,看著北大荒人一步步開墾、一步步奮進,會發現腳下的這片黑土地是如此的厚重殷實。當看到最后那一幅將軍站在麥浪滾滾、金燦燦的碩果累累前,銀發生輝,光芒萬丈。你會感覺仿佛希望永遠都在身邊,永遠都在激勵著北大荒人繼續奮勇前進。
對于中國人來說,每一個人都不會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中國人帶來的創痛和歷史。位于虎林市虎頭鎮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園,是為了紀念反法西斯最終勝利的地方。法西斯的恐怖與殘忍是很多人心中不堪回首的慘烈和噩夢。虎林市虎頭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戰爭的最后戰火在這里被撲滅。該地由此而聞名海外,享譽全球。但從中國人的心理,寧愿沒有這個稱號,沒有這場戰爭。
紀念園肅穆靜謐,莊嚴浩然。按戰爭的不同階段和歷史通過石刻的方式一一展現,從戰爭的醞釀與爆發、大戰的全面展開、大戰的最后較量與結局幾個歷史進程,將世界戰爭局勢的發展由遠而近逐步講述,其間融入一些著名的戰役。另一個方面,將中國發生的九一八事變、臺兒莊等著名的戰役及一些耳熟能詳的中國抗戰故事也通過石刻方式生動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人重溫那段歷史,也讓人再次通過那段歷史警醒世人,戰爭的殘酷與艱難。正如結束語所說這場戰爭對人類歷史進程產生了多方面和深遠的影響,它結束了20世界前半期的戰爭與動蕩,它開啟了戰后和平與發展的新時代。而和平永遠是時代的主題和人們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位于虎林市虎頭鎮的侵華日軍要塞,其分布范圍廣、工事規模大、軍事設施全、防御堅固、攻擊力強,被稱為東方馬奇諾防線。只要你到過虎頭要塞,就會深入記憶,長久不忘。那是一條地下軍事基地,是用中國勞工的血肉之軀建成。即使讓人想起,都會不寒而栗。如今要塞早已建立了博物館,將要塞相關的歷史資料收集整理,是日本人侵華的鐵證。日本人當年的罪惡與殘暴罄竹難書,不只是這點點的照片、少量的物品就足以說明,其實這里陳設的一切都只是冰山一角,當時的景象要遠遠比這世人面前的東西更加慘不忍睹。
要塞的地理位置隱蔽于山林,在當時人煙稀少,是很好的戰地掩體。這個要塞建設的非常牢固,都是用石頭水泥在地下建成。很多設施在當年是先進的、完備的。走進去,無法想象中國勞工是怎樣的一步步肩挑背扛將那些堅硬的、沉重的.沙石運進修建。在暗無天日的被迫勞作里,那些中國勞工有著怎樣無法忍受的悲苦與絕望。最后的結局基本都死于這里或被活活折磨至死,這里埋藏著多少苦難同胞的血肉之軀,而生存下來的更是寥寥無幾,那段歲月是中國勞工一生無法泯滅的仇恨與慘痛。只要你深入那個氛圍里,就會感到心驚肉跳,那些血肉模糊的場景,那些罪惡滔天的證據,永遠無法在腦海里抹去。要塞出口是一處鐵鏈緊鎖的小門,在臨出洞口時,可以依稀感覺到外面的陽光。當年的人們有多渴望重見天日。
出口處就是山林,被樹木遮蓋。如果不知曉的人,毫無察覺此處會有人跡。可見當年這里是多么隱蔽的地下工事。日本人利用地勢和地形的優勢,修建了這樣的地方,也可見日本人當年的狼子野心和狡詐陰險。要塞博物館的院落里,還陳設著一些大炮、坦克及飛機。一座英雄紀念碑,刻著英雄的名字,他們的形象威武高大,挺立在紀念碑前。不忘歷史,不忘國恥,和平來之不易,當思英雄功績。
位于烏蘇里江主航道一側的珍寶島,因狀如元寶而得名,因珍寶島事件而聞名。小島面積僅0.74平方公里,屬于彈丸之地。在烏蘇里江邊乘船僅幾分鐘時間就可到達。站在船上,就可看見珍寶島的大門,大門一側書寫著燙金的大字中國珍寶島,一面鮮紅的國旗迎風飄揚,在那里無聲地宣揚著國家主權。進入大門,一條不長的小路兩側分散著營房,營房是磚瓦砌就,曾經是官兵守護小島的營所。有幾代營房如今已經停止使用,島上常年駐有官兵。一條小路連接著一座橋,橋頭處,有一棵著名的英雄樹,英雄楊林的故事一直都被傳誦著、緬懷著。島上還鋪設有地雷禁區。如此小的島嶼,卻富含著極大的意義。當年的那場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可以看到中國是一個不屈不撓、勇于抗爭的國家,中國軍一不怕死、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如今珍寶島成了虎頭的重要旅游勝地,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游客上島參觀游覽,一睹小島的風采。
我的筆觸只是粗略地將黑龍江雞西紅色革命紀念地進行描畫,如果你到過這里,或將要到這里,更或者你就是曾經在這里戰斗過、生活過的老一輩革命家,你會如我一樣愛上這里的一切。那些紀念館如今還在記錄中國軍人的豐功偉績。如果你是如我一樣的平凡人,當你面對如今現實世界里的刀光劍影,你也需要適時放下沉重,去行走這樣的一次旅程,它會給人一些精神上的激勵和對戰爭的深刻領悟。那些革命先輩雖很多已經長眠,但終究留給世人的是永不泯滅的不朽傳奇。如果你想要了解戰爭或者你更珍惜和平,雞西的紅色革命紀念基地是你不可錯過的精神之旅,讓那些曾經的槍林彈雨、熱血沸騰將你的靈魂徹底的洗禮,為那些永遠值得懷念的英雄頷首致敬。
【緬懷先烈手抄報邊框】相關文章:
8.緬懷先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