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古詩詞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淚》詩詞賞析
《淚》李商隱
永巷長年怨綺羅,
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
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
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
未抵青袍送玉珂!
李商隱詩鑒賞
這是一首自傷身世的七律,詩的具體寫作年份難以確指。有些注家認為是大中二年(848)冬為李德裕遭貶而寫,將詩中的一些句子牽合李德裕和詩人的一些本事,不免牽強附會。
此詩寫法非常特殊。前面六句,一句一事。首句寫宮人失寵。“永巷”是漢宮中幽閉有罪宮嬪之處。
“怨綺羅”即綺羅(代指宮人)之怨。次句寫分別。
“思風波”既指居者思念風波中的行人,也指風波中的行人思念居者。第三句寫娥皇女英的故事。相傳舜南巡,死于蒼梧,舜之二妃娥皇、女英趕到南方,慟哭湘江邊,悲痛的淚水滴在竹上,留下了斑斑啼痕。
第四句寫羊祜事。西晉羊祜鎮守襄陽,有惠政,死后百姓于峴山建廟立碑,歲時祭祀,望其碑者,無不墮淚。(見《晉書·羊祜傳》)第五句寫王昭君,即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一去紫臺連朔漠”之意。
“紫臺”即紫宮,就是宮廷。漢元帝與匈奴聯姻,王昭君被遠嫁匈奴。(見《漢書·匈奴列傳》)第六句寫楚霸王項羽兵敗事。項羽被劉邦圍在垓下,兵少食盡,“夜聞漢軍皆楚歌,乃驚起,飲帳中,悲歌慷慨,泣下數行。”(《漢書·項羽傳》)
這六件事情況不同,性質各異,但卻有一個共同之點,即都含著詩題的一個“淚”字:首句是失寵之淚,次句是別離之淚,三句是傷逝之淚,四句是懷德之淚,五句是身陷異域之淚,六句是英雄末路之淚。
六件事,六種淚,彼此之間,似乎沒有什么有機的聯系,粗略看去,好像只是一些典故的堆積。
然而,只要我們認真讀完最后一聯,就會發覺并非如此。末兩句意謂:清晨,我來到灞橋邊詢問不舍晝夜流逝的河水,才知道一切人間傷心事,哪里比得上貧寒之士忍辱飲恨、陪送貴人的痛苦啊!何故?因為迎送貴人,必得強顏歡笑,這對才志之士是一種難堪的痛苦。而且這種痛苦的淚水只能往肚里流淌,這不更甚于以上六種“淚”嗎?詩到此,令人豁然開朗,原來詩的構思異常新奇獨特:前面六句,都是鋪墊襯托,最后一聯,才是本旨。程夢星說:“此篇全用興體,至結處一點正義便住。”陳帆說:“首言深宮望幸;次言羈客離家;湘江峴首,則生死之傷也;出塞楚歌,又絕域之悲、天亡之痛也。凡此皆傷心之事,然自我言之,豈灞水橋邊,以青袍寒士而送玉珂貴客,窮途飲恨,尤極可悲而可涕乎!前皆假事為詞,落句方結出本旨。”(見程夢星《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正由于末聯一收,才把前面六事提挈起來,使它們都對末聯起著襯托作用。
使前六句和結尾二句聯系起來的樞紐,是末句的“未抵”二字,它既把前面六種淚歸結在一點—— 同末句之淚對比之上,又把前面各種之淚一概抹去,而把青袍寒士潛流心底之淚突現出來,把詩的主旨表現得更加充分。李商隱早年就有“欲回天地”(《安定城樓》)的遠大抱負,可終其一生,都是為人幕僚。側身貴官之列,迎送應酬,精神上極其痛苦,這首詩就是詩人感傷身世的表達。
【《淚》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江山淚古典詩詞12-09
經典詩詞賞析12-09
詩詞賞析12-09
花容·孤淚古典詩詞12-09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古詩詞賞析04-30
詩詞閱讀及賞析12-09
永遇樂詩詞賞析04-05
《對雪》詩詞賞析04-05
鸚鵡的詩詞賞析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