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看大漠飛天歌大型詩歌朗誦音樂會側記散文
不知道是有意還是巧合,東風航天城第一次組織的大型詩歌朗誦活動,在一個特別的日子隆重舉辦。10月15日,是我國載人航天首飛航天員楊利偉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飛向太空9周年紀念日。當時沒有講,過后才慢慢明白,這不是巧合,一定是策劃者的精心構思。
參加晚會表演的網絡朗誦藝術家們來自全國六個省區:來的最早、參與創作的是來自江蘇徐州的聊聊老師。早在9月中旬,他就為節目的籌劃來到了航天城。我有幸在綠影大姐的組織下,參與了跟聊聊老師的一次愉快會面。在那次會面中,我們圈中同仁與他共歡共吟,共歌共舞,聆聽了他對航天城航天人誠摯的贊嘆,感觸了他對航天事業虔誠的敬佩。他不僅是位朗誦家,也是位情感創作大師,又是位內心充滿愛意的大哥哥。從近距離的與他接觸中,我才明白,如何叫作藝術無界,大愛無疆。等到舞臺上再看到他深情滿滿的朗誦,更加深了我的這一理解。朗誦者,朗誦的不是文字,而是情感,而是對一方土地、一個事業、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啊!
說也巧,我十一后返回,在酒泉到航天城的班車上,巧遇到一位年輕帥氣的朗誦家天外有天。名如其人,他從新疆來,又在廣州工作,這是天外有天;他是到航天城網絡朗誦家里最年輕的,而他的聲音顯然也更具沖擊與陽剛,也算天外有天。認識他是因為我最后趕到班車站,一上車就看到駕駛員后邊座位上一位拿著詩稿在讀的小伙子,聯想起節前出去時大姐說過,其他朗誦家都在10號左右進來,這天正好10號,而且是在班車上凝神聚力地背詩稿,大約差不離。于是冒然搭訕:“你是去參加聊聊參與的節目的吧。”“是啊,你怎么知道”“我認識聊聊大哥”。“我叫天外有天,網名。”“很高興認識你。”人生有許多巧,跟天外有天認識自然也屬于此例。剛剛在網上看到他的留言,他在節目之后已經返回廣州了,我們說了會兒話,我祝他順利,歡迎有機會再來。
有幾位網絡朗誦家,是在航天城班車站上接天外有天的人群里看到的:思遠大姐,從西安趕來;子夜星辰大哥,從河南過來;張梅大姐,從遼寧丹東而來。在節日排練現場,最后見到了一舟老師,從廣州來的。
15日晚上8時整,一場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崔吉俊同志詩作為內容的大型詩歌朗誦音樂會,在航天城東風大禮堂隆重上演。臺下是包括作者本人在內的航天城數千官兵職工,臺上是網絡朗誦家及航天城文藝戰士組成的朗誦歌唱藝術家。在聊聊大哥深情而遼闊的語言間,《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徐徐拉開帷幕,把全場人的思緒帶到了作者描寫的航天城、發射場。思遠大姐則以她的靚麗華采的聲波,把《航天城的紅燈籠》提到了人們面前。天外有天大哥以深沉的語調、徐疾有致的語速帶我們一起用肅穆的心情浸入到《黎明,我們向聶榮臻元帥匯報》的氛圍里。航天城的小伙子唱起了《我的弱水河》,航天城的女兵們詠誦著《彩虹與星星》,航天城的朗誦愛好者讀著《風雪出征》……曾經是航天城戰士的歌唱家王懷翠女士,為節目專程返回航天城,為大家奉獻了《我的胡楊林》和《贊歌》,贏得全場喝彩。第二樂章《大漠中的士兵》在聊聊和子夜星辰大哥同名詩作敘述中展開。這一篇章中,航天城著名音樂人劉麗娟女士和張宇先后展示了他們不可限量的歌頌才華,聊聊大哥的詩朗誦把一首《大漠你好》演繹得惟妙惟肖,使所有觀眾都領略到朗誦藝術對于作品再創作的巨大魅力。第三樂章《西風啊西風》,在一舟老師《尋找尼雅》的表演中開始。之所以說是一舟老師的表演,是說他在朗誦里,用完全詩化了的形體動作、載歌載舞地表現形式,完整在放大了作品的效果。可以說,他聲情并茂的表演使所有觀者大開眼界:詩歌還有如此朗誦與再創作?雖然多數士兵沒有接觸過朗誦,但是從大家熱烈激動的掌聲里,我看到了他們不凡的鑒賞力。因為,把音樂會推向高潮的,是他們毫不吝嗇的掌聲與歡呼聲。顯然,一舟老師的表演足見功力。之后我問他,你的表演開始于什么時候時,他淡淡笑著說,我從10歲就開始朗誦,后來學過舞蹈。現在退下來,有時候參加一下朗誦表演活動,保持著這一愛好。怪不得!新疆舞、恰恰步,融合進整個詩意間,對于一位年近60的老者來說,該是多大的付出喲。看到這里,誰能不承認我們的這些藝術家們博學多才、智慧非凡呢?!第三樂章集中了所有朗誦精華,展現了最美的朗誦精品。在尼雅找到一個卓越的開頭之后,思遠和張梅大姐的《鎖陽城拾遺》又把我們帶回戈壁包圍著的河西地域。思遠大姐是西安網絡朗誦界的一面旗幟,她飄揚在航天城的土地上時,依然光彩奪目;張梅姐來自話劇團,她的風范與語言,讓整個舞臺為之一亮。她們的音節語氣配合得天衣無縫,她們時而明亮時而纖細的聲音讓全場人的呼吸為之調整。子夜星辰大哥把《天邊有個阿拉善》誦讀得身臨其境,他與思遠的《致祁連》讓我們一躍而到祁連山巔;張梅的《指點河西》盡展從容大氣,天外有天的《擁抱大漠》蕩氣回腸,聲震城宇。這正是我在網上同他聊天中說的,朗誦音樂會過去好些天了,朗誦家的聲音還在我的耳邊回蕩。古人有“繞梁三日”“余音裊裊,不絕如縷”,今天還沒想見什么新詞靚語可以替代這種形容,我們確實在音樂歌聲里不斷領略著這種景致。
音樂會在一曲《陽關嘆》的男聲四重唱里結束。整個音樂會流暢順利,大獲成功,顯示出航天城軍民優良的文化素養及組織大型文化活動的功力。這里,又不得不提到這次活動的重要策劃者及文字統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圈子圈主綠影大姐。她不顧身體長期不太好的情況,從召集到組織,從確定文稿到參與排演,都付出了巨大勞動;當然還有航天城宣傳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李冬云女士,默默地站在幕后,為這次文化活動作了大量看不見的工作。一臺節目,離不開策劃導演,是張宇,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扛起了這副重擔而且做得很好;視頻制作、音響、燈光、字幕、視頻播放、追光、舞臺總監等各個同志的勞動與付出,都為節目成功增色不少。
朗誦音樂會成功最重要的,是有得到大家認可、引發了參與創作者創作激情的好作品。作者作為一名將軍詩人,從生活最原本的土地上采擷到了最珍貴的語言,為航天文化開辟了一條恢弘大道,他的作品達到了這一高度。
一場文化盛宴結束了,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難以忘懷的東西,特別是那些表現著這些難以忘懷情感的人。聊聊、一舟、子夜星辰大哥及天外有天小弟,思遠、張梅大姐走了,我會懷念跟他們相識的日子,會懷念他們那些帶著美好情感的聲音的。希望遠方的他們也永遠記得,西北戈壁深處有一個地方,有一些相信人間真情的人們。
2012年10月21日
【觀看大漠飛天歌大型詩歌朗誦音樂會側記散文】相關文章:
大漠歌12-09
大漠緣03-09
大漠愛國詩歌03-10
抒情散文詩歌朗誦12-02
獻給母親節的歌的散文03-10
雨后大漠的美文欣賞03-10
夢婷飛天12-09
飛天老鼠故事05-05
蝸牛飛天-生活感悟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