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訴衷情近柳永詩詞鑒賞
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鑒賞】:
這是柳永在“奉旨填詞”,漫游江南時所作的一首思念故人的中調詞。作為中調這首詞在寫景與抒情時 ,既不大肆鋪敘,也不特別凝煉,詞旨點到為止,結構完整。
詞的上闋描寫秋景,江南水鄉的秋色在詞人的感受中是平遠開闊、疏淡優美的!坝昵鐨馑,佇立江樓望處 ”寫的是:雨晴之后,溽暑已消,天高氣爽,給人以舒適清新之感;這時登江樓遠望,很有詩情畫意!俺蚊鬟h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是寫目光所及的山水美景 。江水是“ 澄明”的,表現了秋水的特點,“生光”是波浪在落照中鱗鱗閃映所致;更遠處是層層蒼翠的遠山 :這都是從高處遠眺所見的景象,并通過“暮山”暗示了具體的時間 ! 遙認斷橋幽徑”一句,再進一步描繪江上秋晚的景色。“遙認”兩字用得相當確切,很適合具體的環境,因為久久地“佇立江樓 ”,眺望中漸漸辨認出較遠的景物形象。
斷橋、幽徑、漁村、孤煙,它們在臨近黃昏的江上秋色的背景中構成了秋色平遠的畫面。這幅荒江日暮秋色圖給人以荒寒、凄清、寂寞的感受。
詞的上闋描敘秋景,已為下闋悲秋傷別作了鋪墊。
過片“殘陽里”句以“殘陽”的意象承上啟下,轉入抒情,至此,作者關于具體時間已用“暮山”、“向晚”、“殘陽”間接或直接地加以強調,突出秋江日暮對游子情緒的景響!懊}脈朱闌靜倚”,是含情靜倚樓闌,轉入思索動了“黯然情緒”,“黯然情緒”即傷別情緒。無際的離愁已使人如未飲先醉了。“如醉”表現情感的陷溺而不能自拔的狀態,“愁無際”。
這黯然情緒是由“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引起的。這是在現實中悲秋所生的遲暮之感與客處異鄉所生的懷人的傷別意緒的混合。現實的景物增強了傷別意緒,因而無法消除,唯有“盡日空凝睇”以寄托對“故人”的思念。作者并未將“故人”寫得具體一些,而是含糊其詞。聯系柳永其他的羈旅行役之詞來看,這“故人”概指他在京都相識的青年歌妓。
這首詞雖非柳永的代表作,但也清新可人,結構工巧。上闕寫秋景,凄美動人;下闕思舊情,哀婉感人 。意群之間互相照應和映襯 ,如“佇立”對“靜倚 ”,“暮山”對“暮云”等,詞意發展脈絡清晰,是一首結構謹嚴的好詞。
【訴衷情近柳永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柳永的詩詞鑒賞05-11
訴衷情近詩詞賞析05-02
《好事近》的詩詞鑒賞04-24
《好事近》詩詞鑒賞05-11
《訴衷情》周邦彥詩詞鑒賞04-23
《訴衷情》古詩詞鑒賞05-01
《訴衷情·琵琶女》詩詞鑒賞05-09
詩詞鑒賞題練習及答案:好事近05-07
好事近·夜起倚危樓詩詞鑒賞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