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六州歌頭詩詞賞析

時間:2022-12-09 17:10:03 詩詞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六州歌頭詩詞賞析

  《六州歌頭》

六州歌頭詩詞賞析

  東風著意。先上小桃枝。紅粉膩。嬌如醉。倚朱扉。記年時。隱映新妝,面臨水岸。春將半。云日暖。斜橋轉。夾城西。草軟莎平跋馬,垂楊渡、玉勒爭嘶。認蛾眉凝笑,臉薄拂燕支。繡戶曾窺。恨依依。共攜手處。香如霧。紅隨步。怨春遲。消瘦損。憑誰問。只花知。淚空垂。舊日堂前燕,和煙雨,又雙飛。人自老。春長好。夢佳期。前度劉郎,幾許風流地,花也應悲。但茫茫暮靄,目斷武陵溪。往事難追。

  六州歌頭作品賞析【注釋】:

  《六州歌頭》這個詞牌大多是與悲壯激越的聲情聯系在一起的,如李冠(一作劉潛)的“秦之草昧”,賀鑄的“少年俠氣”,張孝祥的“長淮望斷”。宋人程大昌早就說過:《六州歌頭》本是鼓吹曲,音調悲壯,不與艷詞同科(《 演繁露 》)。但是 ,韓元吉的這首《六州歌頭》偏與常情相反 ,競是一首典型的艷詞!

  這就象古時布陣打仗那樣 ,雖有“常法”,然而“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飛語),只要用兵者別具“運用變化”之良才,是能收到“ 出奇制勝”的妙效的。韓詞那纏綿徘徊悱惻、低回往復之情,不就是通過短聲促節、繁句密韻的此調而熨貼酣暢地表達出來了嗎?

  詞題是“ 桃花”,但實際內容卻是借桃花訴說一段香艷而哀怨的愛情故事。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云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作者借崔詩之韻,再引入一些有關桃花的典故 、成句 ,構成此詞的“骨架”。

  作者在這個骨架上加以渲染、變化、展衍、引申,添上了茂枝繁花,使它形成了現在這樣娉娉的特有風姿。開頭先以春風怡蕩、紅桃初綻起興!皷|風著意,先上小桃枝”,意可兩解 。一說,桃花中有一種“小桃”的特殊極品,它在正月即行開放(見陸游《老學庵筆記》),因此此句解為春天剛剛來臨,小桃就獨得東風之惠而先行開放。另一說則作一般性的理解,“先上”云云意在突出桃花形象之鮮妍,謂其占盡一時春光之美。二說可以并存 ,并不妨礙對于詞意的理解。

  “紅粉膩,嬌如醉,倚朱扉”三句則佳人比花,且漸由花引人。李白《清平調詞》云“云想衣裳花想容”,那是以花來比人;這兒卻是以人比花,——你看這朵桃花,豈非那濃施紅粉、嬌癡似醉、斜倚朱扉的佳人?

  這樣的寫法,不僅使靜物富有了人的麗質和生氣,更為下文的由花及人作了鋪墊。于是乃引出了“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式的回憶 :“記年時,隱映新妝面”兩句 ,就是前兩句唐詩的“翻版”。不過作者在此之后又作了大段的渲染 :“臨水岸,春將半,云日暖,斜橋轉,夾城西。草軟莎平,跋馬垂楊渡,玉勒爭嘶。認蛾眉凝笑,臉薄拂燕脂 !边@里就交代了會面的時間、地點、所見佳人之面容,與前兩句唐詩相比更顯具體細膩。而這體現了宋詞(長調)“ 鋪敘展衍”的特點以及 《六州歌頭》短句促節的“ 優越性”。讀到此處,我們不難想象中詞人如何與佳人邂逅,從這么細致委婉的筆觸中我們不難感到詞人鐘情之深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詞情忽生轉折:“ 繡戶曾窺,恨依依”。這兩句中所包含的內容,實際上概括了兩人之間的受情曲折 :“繡戶曾窺”寫他尋訪 、追求佳人的過程;“恨依依”則寫他尋人不遇或未能如愿的惆悵失意。作者在此一筆帶過,不去為它多花筆墨。這是因為,這一段情節不是本詞的重點,它只在上文的“初遇驚艷”和下文的“別后相思”中占著一個“過渡”的地位。所以下片就轉入第二次詳細的描寫——對于今日此地睹花而不見伊人之懊惱情緒的盡情描繪。

  下片開頭即以一“共”字相轉接。仍在當年“共攜手處 ”(這就暗示他在“窺戶不遇”之后終于與她會面、結合了。這中間省去許多情節,細心的讀者自不難體會出來)徘徊,可現今所見之桃花卻已非往日的艷嬌花可比,它早變得落紅隨步、香薄似霧,因而作者不由得要埋怨起春光的遲暮了。接下去四句則繼言自身面對落花而垂淚的相思苦痛 ;“消瘦損,憑誰問?只花知 ,淚空垂”。由于伊人已不復可見,所以自己被別離折磨得消瘦憔悴,只有桃花可以作證,而她則毫不知聞,這就更添了一層愁悶 。這上面六句,又是從花寫到人,以落花的凋謝來映襯自己的傷感之情 。行文至此,心緒益發紊亂,故下文就錯雜寫來,越見其觸物傷情、哀緒紛呈:“舊日堂前燕,和煙雨,又雙飛”,這是由“ 舊日堂前”的雙燕所對照引起的“孤棲”心緒(其中暗用了劉禹錫《烏衣巷》詩句):“人自老 ,春長好,夢佳期”,則從上文的“人不如燕”再次引出“春好人老”的悲感,且又以“夢佳期”三字綰合、呼應前面的“共攜手 ”;“ 前度劉郎,幾許風流地 ,花也應悲”,又一次扣住桃花,抒發了自己“ 劉邦重到 ”(暗用劉禹錫“桃花盡凈菜花開”、“前度劉郎今又來”的詩意,又兼用劉晨、阮肇于天臺逢仙女的典故)的傷逝心情。經過這一番纏綿往復的詠嘆,最后結以“但茫茫暮靄,目斷武陵溪,往事難追”,點明了感傷往事 、 舊夢難續的主題。因為“武陵”一語中暗藏著“桃花源”典故,所以仍與題面“桃花”關合。

  總體來看,此詞以詠“桃花”為線索,或明或暗地敘述了一段戀愛的故事:先在桃花似錦的良辰相遇,后在桃花陌上攜手同游,再后來則舊地重來,只見桃花飄零而不見如花人的蹤影,于是只能躑躅徘徊于花徑,唏噓生悲。而在訴說這段愛情的故事時,作者又始終緊扣著“桃花”這個題是面,曲折地抒發了自己的愁緒 。所以確切說來 ,這首詞是“詠物”與“詠懷”的巧妙集合,它是借物以抒情,借物以懷人。比之崔護那首結構較簡單的七絕詩來,委婉風情和綺麗文采更勝一疇。而這,又是與作者活用《六州歌頭》長調的特有聲情分不開的。

  《綺羅香 詠春雨》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

  千里偷催春暮。

  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在。

  驚粉重、蝶宿西園,

  喜泥潤、燕歸南浦。

  最妨它,佳約風流,

  鈿車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

  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

  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

  臨斷岸、新綠生時,

  是落紅、帶愁流處。

  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綺羅香 詠春雨作品賞析【注釋】:

  通篇字字都是寫《春雨》。

  【注釋】

 、僮隼淦刍ǎ捍汉嘤,妨礙了花開。

  ②將煙困柳:春雨迷濛,如煙霧環繞柳樹。

  ③盡日冥迷:整日春雨綿綿。

 、茆氒嚕喝A美的車子。杜陵:漢宣帝陵墓所在地。當時附近一帶住的多是富貴之家,

  故用來借指繁華的街道。

 、莨俣桑河霉叶纱\送旅客。

 、拗x娘:唐代歌妓,后世泛指歌女。這兩句是寫煙雨籠罩遠處的山峰,象謝娘被淚

  沾濕的眉毛那樣嫵媚好看。

 、呒魺羯钜拐Z: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評解】

  這首詠物詞,以多種藝術手法摹寫春雨纏綿的景象。上片寫近處春雨。蝶驚粉重,

  燕喜泥潤。佳期被阻,鈿車不行。

  下片寫遠處春雨。春潮晚急,群山迷濛,新綠落紅,帶愁流去。通篇不著“雨”字,

  卻處處貼切題意。用語工麗,意境清幽。

  【集評】

  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梅溪甚有心思,而用筆多涉尖巧,非大方家數,所謂

  “一鉤勒即薄者”。

  黃昇《花庵詞選》:“臨斷岸”以下數語,最為姜堯章稱贊。

  李攀龍《草堂詩余雋》;語語淋漓,在在潤澤,讀此將詩聲徹夜雨聲寒,非筆能興

  云乎!

  黃蓼園《蓼園詞選》:愁雨耶?怨雨耶?多少淑偶佳期,盡為所誤,而伊仍浸淫漸

  漬,聯綿不已,小人情態如是,句句清雋可思,好在結二語寫得幽閑貞靜,自有身分,

  怨而不怒。

  許昂霄《詞綜偶評》:綺合繡聯,波屬云委。“盡日冥迷”二句,摹寫入神。“記

  當日”二句,如此運用,實處皆虛。

  先著、程洪《詞潔》:無一字不與題相依,而結尾始出雨字,中邊皆有。前后兩段

  七字句,于正面尤著到。如意寶珠,玩弄難于釋手。

  孫麟趾《詞徑》:詞中四字對句,最要凝煉。如史梅溪云:“做冷欺花,將煙困柳”

  只八個字已將春雨畫出。

  周爾墉《周批絕妙好詞》:法度井然,其聲最和。

  繼昌《左庵詞話》:史達祖春雨詞,煞句“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本皖}

  烘襯推開去,亦是一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調體物殊工,與碧山之詠蟬,玉田之詠春水,白

  石之詠蟋蟀,皆能融情景于一篇者。虞山毛晉心醉其《雙雙燕》詞,但“柳昏花螟”自

  是名句,而全篇多詠燕,僅于結處見意,不若此調之情文并茂也。起三句吸春雨之神。

  四、五句關合聽雨之情!暗、“燕”二句從側面寫題,“驚”、“喜”二字為蝶燕

  設想,殊妙!凹哑凇本涑谐钣曛,寫到懷人,以領起后幅。轉頭處言臨江望遠,意

  境開拓。以山喻眉,以雨喻淚,常語也,眉黛與淚痕合寫,便成雋語。上闋言近處庭院

  之雨,后言遠處江湖之雨。“新綠”二句非特江干風景,而送春念遠,皆在其中。“落

  紅”句造語尤工。結句聽雨西窗,雖意所易到,而回首當年,以“梨花門掩”,點染生

  姿,覺余音繞梁也。

  詠物詞之成熟在這首詞中有充分體現,將情思寄于對自然景物的感情化描寫之中,混化無跡。但這種“寄托 ”,僅為作者一種情思,而這種情思乃作者所處之時代、社會所形成的個人思想,若實指某人某事,必不免穿鑿附會。

  詞中之濛濛細雨為正當其時,而闇闇情懷則郁積已久,以此適時之雨 ,遇此凄迷之情 ,“情動于中,乃形于言”,乃作成此滿紙春愁。

  春雨欺花困柳,所謂風流罪過,明是怨春,實是惜春情懷。體物而不在形骸上落筆,而確認非人之景有其思想感情,為南宋詠物詞中大量采用的寫作手法,這就是所謂傳神 ,這是詠物詞最見工力的地方之一。

  說“冷”,說“煙 ”,說“偷催”,都使人感到這是春天特有的那種毛毛細雨,也即“沾衣欲濕”的“杏花春雨”。還是“傳神寫照,全在阿堵物中 ”也。這種細雨,似暖似冷,如煙如夢,情思杳渺難求,正如秦觀《浣溪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彪m各說各的春雨,各具各的神態,卻同借春雨,表現出同樣的惜春情懷。對仗工而精,用字隱而切。細雨春愁,愁密如雨,甚亂如絲,紛亂如麻的情懷借細雨如茫寫出,融合天間,見出其愁如海,斬剪不斷。但即使人的神思立遠幽深,而究其實卻“句句不離所詠之物 ”。春雨之冥迷,實同于人之惆悵,輕到欲飛之細雨,竟至欲飛不能而如此依戀纏綿者,都因為這是一片春愁。體物傳神,可謂細致入微,窮形盡相了。

  彩蝶眷日來歸,春燕踏春而來本為平常,而蝶驚粉重,燕喜泥潤,卻把春雨這一不知讓人是喜是愁的“細微”的特征,從側面表現出來了。

  上片的最后一韻,仍是圍繞春雨來寫。佳約成空,鈿車不出,是說春雨對人事的影響,所阻不能過河而又急于過河者,為“我”耶,為他耶?這種手法,正如姚鉉所說:賦水不當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也。杜陵在長安城南,是唐代郊游勝地,這里是借用。

  上片寫作者在庭院中所見。下片第一韻三句,轉為寫春雨中的郊野景色。寫郊原春雨,唐人韋應物的《滁州西澗》最為知名,這里翻用了他的詩意。詠物詩詞的用典,除了為自己詩情詞情敷彩之外,還要標示這一事物曾經為前人所重,在文學史上早有很高的聲價。這雙重的作用更表明梅溪作詞技巧的縝密,心思細致,詠物詩詞如果忽略了這一點,那就是美中不足。韋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苯^野渡,暮色凄清,微雨欲垂未垂,遠水似盡不盡。一片蒼茫寂寥,雖非行人,亦難免魂銷。看似描寫江天景色,實際上卻是為春雨畫韻。

  “眉嫵”兩句,寫雨中春山,煙雨迷濛,遠望處,隱約如佳人眉黛。這里是用卓文君事!段骶╇s記》:“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 ”,是以山比眉,這里卻又反過來用佳人愁眉比喻遠山,且又加“ 和淚 ”兩字,以關合雨中遠山。“ 嫵”字韻腳極佳,押韻應這樣才好。所謂“ 我見青山多嫵媚 ”(辛棄疾《賀新郎》),不僅新穎,亦使青山含情! 謝娘”一辭,唐宋詩詞家常用語,是對婦女的泛稱,這是南朝留下來的用語上的講究。這里的謝娘,不應理解為實指某人。只是因為把雨中遠山比做婦女愁眉,為使文理連貫才引出“和淚謝娘”一語,詞意只在用雨中春山表現春雨的多種風神,重點仍在春雨。句句刻畫,不離所詠之事物。這兩句寫青山似謝娘之含嚬帶愁而愈覺嫵媚,都是春雨“做將”出來的。春雨能夠做到“山也含情,蝶也凄怨”。

  詠物詩詞之用典,貴在融化無跡,這就需要作者的刻意錘煉,但用典即使渾化無跡,因是被動,難免與原典頏頡,不如自鑄新詞,使之淋漓盡致,兩者在詠物詞中更是缺一不可。下面兩句即作者自己熔鑄的新語,既流暢,又獨特“ 臨斷岸 、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 。”這是兩句極新穎的對偶句,構成極美的意境,極為當時人及后世讀者激賞。是春雨中景色 ,亦是春雨中情懷;是作者寄托,亦是作者情懷。詞人使用的方法是在文字上句句不離春雨,在結構上以春愁作為情感主線。寫春雨則窮形盡相,寫情感則隨處點染,這種春雨和愁情又互相點染,使雨為情雨,愁為雨愁,令人徘徊其間 ,無可名狀 。下片的“沉沉”、“和淚 ”、“落紅”、“帶愁”,以及下句的“門掩梨花”,都是織成這一片凄清景色和闇闇春愁的因素。

  下句“門掩梨花 ”,語出李重元《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開 ”。以想象之辭,緬懷前代風流,遙想詩人于“當日”門掩黃昏,聽梨花夜雨時之惆悵況味。春日夜雨不僅使詞人改寫名句,也以春雨感染詞人的心作結 。至于剪燈事,出于李商隱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詩雖是寫秋雨,但只剪取其“夜雨剪燭”一層意思,以關合故人之思,使結句漸入渾茫,所以言已盡而意不盡。許昂霄評這兩句說:“ 如此運用,實處皆虛!薄对~潔》對全詞的評價是 :“無一字不與題相依,而結尾始出雨字,中邊皆有。前后兩段七字句 ,于正面尤到!痹谠佄镌~中,這一首屬于意重在雕繪之一類,不僅窮形盡相,而且頗為傳神。以工麗見長,見出作者才思,梅溪日片可見出,其在婉約詞發展史上集大成者的地位。

  《蘭陵王 春恨》

  卷珠箔,朝雨輕陰乍閣。 闌干外、煙柳弄晴,芳草侵階映紅藥。 東風妒花惡,吹落梢頭嫩萼。 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尋思舊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 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馳道同載,上林攜手, 燈夜初過早共約,又爭信飄泊。 寂寞,念行樂。 甚粉淡衣襟,音斷弦索,瓊枝璧月春如昨。 悵別后華表,那回雙鶴。 相思除是,向醉里、暫忘卻。 蘭陵王 春恨作品賞析【注釋】: 詞題“春恨 ”,在宋黃昇《花庵詞選》中為“春游 ”,實際上是作者親身經歷喪亂之痛,借以寄托對國事的憂愁與痛苦。全詞分為三片,意脈貫通。明吳從先《草堂詩余雋》引李攀龍云:“上是酒后見春光,中是約后誤佳期,下是相思如夢中 。”從整篇詞的結構而言 ,這樣理解是可以的,但還只是表面的理解。 如果透過含蓄曲折的筆墨,從表面深入到內部,就會發現詞人在南渡以后所渡過的黍離之悲,所以不能僅僅拘泥于“春恨”。 詞的開頭“卷珠箔 ”二句,點出了環境 。“乍閣”,即初停。這是化用王維《書事》“輕陰閣小雨”句意。一個春日的清晨,詞人登樓卷起了珠簾,窗外看去綿綿的陰雨剛剛停止,和煦的陽光已照樓臺。外面一片溫暖全詞的情與景由此生發鋪展 。“闌干外”以下寫從樓上眺望的種種景象:如煙的柳條,在晴光中搖曳;階下綠油油的青草,映襯著芍藥,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春意 。好一派詩情畫意“ 煙柳弄晴”,并非專門詠柳,目的是挑起詞人的情思 。折柳送別, 在漢唐以來已形成了一種社會風俗。周邦彥的著名詞篇《蘭陵王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就是借詠柳而抒別情。眼前的柳絲依依有情,似乎又矣筆俱有送別之態。緊接“東風”二句陡轉,出現另一種物景。強勁的東風把剛長出來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種凄然傷神的氣氛。“屏山掩”三句,與上文的所見相回應,由景生情,實寫詞人當時的心境 。“屏山 ”即屏風。 “沉水 ”,即沉香 !爸芯啤奔粗。這里寫出詞人怕飲酒的心理狀態,蘊含著復雜的思想感情。 第二片追憶過去游樂的情景。換頭“尋思舊京洛”,承上轉下,從現在的傷春傷別,很自然地回想起過去在汴京的游樂情景。“京洛”,洛陽,東周、后漢兩朝皆建都洛陽,故稱“京洛”,這里地是指京師即國都,借指汴京。作者在《次友人寒食書懷韻二首》中寫過:“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煙燃燭九衢香。車聲馳道內家出,春色禁溝宮柳黃。陵邑只今稱虜地,衣冠誰復問唐裝。傷心寒食當時事,夢想流鶯下苑墻 。”詩中所寫思念故國的悲傷心情,與詞作者主旨是一致的。不過詞的寫法較詩而言比較含蓄婉轉 。一個“舊”字,蘊含著多么深刻的時代意念。宋翔鳳在《樂府余論》中說 :“南宋詞人系心舊京,凡言歸路,言家山,言故國,皆恨中原隔絕 !边@里思念“舊京洛 ”,正是中原被占的遺恨中引起下文“往昔升平客大梁”的游東情景,更增添離別之悲 。“正年少疏狂”三句,詞人想起當年在汴京放蕩不羈的生活。白居易詩 :“疏狂屬年少 。”少年時征歌選色,外出游春的車馬已準備好,只是催促著好趕快梳妝打扮。油壁車,女子所乘 ;“催梳掠”,其中有女子同行!霸Y道同載”三句 ,專寫游賞,但不專注一時一事。馳道,即御道,皇帝車馬所經過的道路。上林,秦漢時期為皇帝的花園,這里借指汴京的園林 !笆諢舢,都人爭先出城探春 ”(《東京夢華錄》卷六),這是“燈夜初過早共約 ”的注腳 。同載、攜手、共約,情事如見,都是“年少疏狂”的事。至此,一筆寫來,都是熱鬧歡快的氣氛。可是,緊接著“又爭信飄泊 ”!突然結束了上面的回憶,似斷又續,極盡頓挫之妙。這使人仿佛從夢幻意識中回到清醒的現實,感情起伏,跌宕之中透露了作者的真情 !盃帯蓖霸 ”。詞人怎么能料想到昔日歌舞升平商業繁華的汴京,如今已落到金兵的手中,而自己又過著逃難的飄泊生活。這種悲哀從上面的歡快和暢的景象中顯露出來,以歡愉的情調映襯離別后的孤寂,更顯得凄楚難忍。 第三片從回憶轉寫別后思念之情,主要抒寫離恨之情 !凹拍,念行樂”以下,緊承上文的“疏狂”到“飄泊”而來,注入了對舊人的深切懷念之情!吧醴鄣陆蟆比洌窍胂袼褦[脫了歌女生涯,而美貌依然 !碍傊﹁翟麓喝缱颉币痪洌臼悄铣悓m中狎客為贊美張麗華、孔貴嬪等容貌而寫的詩句“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見《陳書·張貴妃傳》。這三句,懷念舊人,同時也是懷念故都 ,寫得迷離惝恍,而寓意于其中也可尋得。以下轉入別恨與相思 。“悵別后華表”二句,借用典故,抒發人間淪桑之變,好景不長的深慨。傳為陶淵明潛作的《搜神后記 》載,遼東人丁令威,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落于城門華表柱上,言曰 :“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此二句用“悵”字領起,寄意深刻,語更明了而又委婉含蓄。 結末“相思除是”二句,用口語寫情,感情委婉真摯!俺 ”,除非是的省略。這里詞人把多少不敢直接說出的別恨,統統傾注在酒杯里,痛飲盡醉忘去那些恩恩怨怨 !跋蜃砝铩和鼌s ”,猶如眾流歸海,不僅感情深厚,而且“辭盡意不盡 ”,言外之意含有眷念故國的無窮隱痛。這與李清照《菩薩蠻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的情意相近,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抒發愛國思想的詞作,寫得情韻兼勝,委婉真切,代表了作者的另一種風格 ——即婉約的風貌。 在藝術技巧上充分顯示出組織結構的嚴謹 。全詞上、中、下三片,從眼前傷春到追憶往昔,再轉入現實相思,有鋪排,有轉折 ,環環相扣 ,逐層深入,并用“別恨”一氣貫串。尤其是過片處意脈連貫,情致婉轉曲折。其次是寓別恨之情于清曠的境界之中,使整首詞的詞境顯得既沉郁又婉麗。

【六州歌頭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營州歌詩詞賞析04-05

《六州歌頭·項羽廟》李冠詩詞鑒賞04-25

《州橋》詩詞賞析05-03

《湖州歌》詩詞賞析04-23

《昭州》古詩詞賞析05-01

洞仙歌詩詞賞析04-05

《丁都護歌》詩詞賞析05-02

雜曲歌辭的詩詞的賞析05-08

《石鼓歌》古詩詞賞析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