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雨中的古代詩歌閱讀題集錦
篇一:雨中古代詩歌閱讀答案
[宋]朱敦儒
故國當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馬長楸。對蔥蔥佳氣,赤縣神州。好景何曾虛過,勝友是處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斷狂游。
胡塵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強學應劉②。空漫說、螭蟠龍臥,誰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蠻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夢,重到東周。
注:①1126年,金兵攻占卞京,宋室南渡,朱敦儒不得不隨著逃難的人流離輾轉來到嶺南,在粵西瀧州暫住下來。②曳裾:提著衣襟,形容謙卑之態。應劉:即漢末依附曹氏的應玚、應應璩兄弟與劉楨。
8.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4分)
9.“此生老矣,除非春夢,重到東周”運用了怎樣的手法,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
8.(1)上片追述了承平歲月巾勝景狂游的盛況,下片描述了淪亡生活的痛苦,報國有心,請纓無路的悲嘆。(2分)
(2)通過今昔對比,抒寫了詞人于靖康之變后面對山河破碎的瘡痍面目而生發的去國離鄉的悲痛之情。(2分)
9.結尾三句,運用了虛實結合或反襯手法。(2分)
先實寫此身已老,北歸無望,接著虛擬出一個心魂人夢重返故園的結局,以夢境的歡愉來反襯現實的悲惋,把去國離鄉的悲情推向極致。(2分)
篇二:雨中古代詩歌閱讀答案
雨中至華下宿王山史家顧炎武
重尋荒徑一沖泥②,谷口墻東路不迷。
萬里河山人落落,三秦兵甲③雨凄凄。
松陰舊翠長浮院,菊蕊初黃欲照畦。
自笑漂萍垂老客,獨騎羸馬上關西。
【注】①華下:華山下。王山史:陜西華陰人,明亡后,高隱不仕。②沖泥:指雨中。③三秦兵甲:指平涼提督王輔臣反清失敗的兵事。
1.賞析第三聯的表現手法。(3分)
2.有人說這首 悲壯凄切中交錯著自信軒昂之筆 。請結合句對這一評論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3分)第三聯寫王山史家宜人的秋景。詩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過描寫松菊的景象,贊美了老友的高尚品格。
2.(4分)詩歌第二聯寫萬里河山愛國志士零落無多,三秦大地兵禍連結風雨凄惶,顯得悲壯磅礴;尾聯以 自笑 作結,雖垂老飄萍,卻獨上關西,寫出了詩人 壯心不已 的豪邁氣勢,顯得疏蕩清新。
作者:
顧炎武(1613年 1682年),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人,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季諸生,青年時發憤為經世致用之學,并參加昆山抗清義軍,敗后漫游南北,曾十謁明陵,晚歲卒于曲沃。學問淵博,于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其學以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為一。詩多傷時感事之作。
篇三:雨中古代詩歌閱讀
古代詩歌閱讀(5分
浪淘沙夜雨
梁寅①
檐溜瀉泉聲,寒透疏欞。愁如百草雨中生。誰信在家翻似客,好夢先驚。
花發恐飄零,只待朝晴。彩霞紅日照山庭。曾約故人應到也,同聽啼鶯。
【注】①梁寅(131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縣 人,元宋明初學者。
小題1:上片畫線詞句是運用什么手法寫“愁”情的?請簡析。(2分)
答:
小題2:下片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請簡要分析。(3分)
答:
【雨中的古代詩歌閱讀題】相關文章:
賣花聲·雨花臺古代詩歌閱讀題及答案05-11
關于古代詩歌閱讀05-08
古代詩歌閱讀理解及答案05-08
古代詩歌閱讀鑒賞技巧05-10
古代詩歌閱讀和答案05-11
《浣溪沙》古代詩歌閱讀答案05-12
古代詩歌閱讀賞析05-08
《舟泊漢江望黃鶴樓》古代詩歌閱讀題答案05-11
淺談古代詩歌鑒賞題概念術語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