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詩歌鑒賞教學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古代詩歌五首》教學方案
○教學目標
①了解詩詞有關知識。
②品味語言,體味詩詞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并熟練地背誦。
④ 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誦讀并背誦。
○課前準備
唐宋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藝術瑰寶,多讀多背必有好處。課前讓學生再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積累。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觀滄海》、《次北固山下》、《錢塘湖春行》。
○教學設計
觀滄海 曹操 導入新課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詩人當時正處在自己事業(yè)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現(xiàn)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后患,統(tǒng)一了北方。如果再以優(yōu)勢兵力去消滅南方割據(jù)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一統(tǒng)天下了。《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歸途中經(jīng)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zhàn)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流傳至今的優(yōu)秀作品。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
[問題] ①全詩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②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xiàn)實的?哪些詩句是想像的? ③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懷?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學習,全班討論明確:
①全詩以“觀”字統(tǒng)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②全詩寫了三層意思。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聲,非常質樸,“觀”字領全篇。
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寫海水和山島。
海水蕩漾,山島聳立——動靜相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樹木百草,秋風洪波——靜動相配,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現(xiàn)實中的實景。
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
研讀與賞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詩句,詩人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fā)的精神融會到詩里,表現(xiàn)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古代詩歌》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古代詩歌》教學設計07-29
古代詩歌的教學設計11-09
中國古代詩歌鑒賞教學方案05-08
古代詩歌鑒賞教學設計05-08
《古代詩歌鑒賞》教學設計11-03
古代詩歌鑒賞教學案05-07
古代詩歌05-11
古代詩歌07-29
古代詩歌精選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