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中錫《晚渡咸陽》詩詞鑒賞題及答案
晚渡咸陽
明·馬中錫①
野色蒼茫接渭川②,白鷗飛盡水連天。
僧歸紅葉林間寺,人喚斜陽渡口船。
表里山河③猶往昔,變遷朝市④已多年。
漁翁看破興亡事,獨坐秋風釣石邊。
【注】①馬中錫:成化己未年(1475)進士,屢次得罪權貴被革職。②渭川:即渭河。③表里山河:指有山河作為屏障,地勢非常險要。④變遷朝市:指秦、漢、北朝、隋、唐等朝代都以此為京城,而今已成歷史陳跡。
1.這首詩前兩聯寫景有什么特點?(3分)
2.結合第三聯內容,簡析“漁翁”看破的“興亡事”。(3分)
《晚渡咸陽》參考答案
1.(3分)繪聲繪色地表現“晚渡”景色,以白鷗、紅葉點綴野色蒼茫的斜陽渡口,以“人喚”來表現渡河場景。
2. (3分)“表里山河”一如往昔,“變遷朝市”卻已多年,“漁翁”看出僅憑恃天險是不能阻止“興亡”的,表達了深沉的歷史反思。
《晚渡咸陽》賞析:
《晚渡咸陽》就是一首借景抒懷、感嘆興亡的詩。
詩題中的“晚渡”,即傍晚時分的渡口。由此可知,此詩應是詩人在傍晚時分站在渡口的所見所思。首聯描寫的是詩人在渡口所見自然之景,咸陽郊外蒼茫的秋色與浩渺的渭水在暮色中連成一片,白鷗早已“飛盡”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遠方,“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切引發詩人無盡的愁緒。頷聯描寫渡口附近人的活動:僧人在傍晚時分回到紅葉掩映的寺廟,勞作一天的人們也趕往渡口準備乘船回家。以上兩聯繪聲繪色地表現“晚渡”景色,以白鷗、紅葉點綴野色蒼茫的斜陽渡口,以“僧歸”“人喚”來表現生活場景,為下面的抒情做了充分的鋪墊。
后兩聯由景物描寫轉議論和抒情。渭水北岸的咸陽城,地處“八百里秦川”的腹地,位于關中平原中部,有山河作為屏障,地勢非常險要。如今,咸陽城的險要依舊,但作為秦、漢、北朝、隋、唐等朝代的都城,而今已成為歷史陳跡。這兩句所要表達的思想,盡在尾聯“漁翁看破”的“興亡事”三字之中。歷朝統治者想憑恃險要的山川形勢來求得長治久安,但常常事與愿違。國家興亡,原當取決于人事!這里所揭示的思想與劉禹錫《金陵懷古》中的“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劉禹錫表達得更為直接罷了。
另外,三、四兩聯中還塑造了一個漁翁的形象。在秋風之中,漁翁獨坐江邊釣石之上,與世無爭,其樂無窮,是一位志向高潔、風懷瀟灑的隱者。但這位漁翁并不是一個忘情于世事的人,他通曉古今,博學多識,古今的成敗榮辱、盛衰興亡都被他看破看透了。我們甚至可以認為,此翁正是詩人的化身。
附:同名詩作一首
晚渡咸陽
(明)秦玉
縣城北依北塬坡,南面通津古渭河
兩岸夕陽秋草渡,半篙春水白鷗波。
當年宮殿阿房盛,此地邱陵漢室多。
欲向長途詢往事,南山無語郁嵯峨。
【馬中錫《晚渡咸陽》詩詞鑒賞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溪橋晚興》詩詞鑒賞試題及答案05-07
渡荊門送別詩詞鑒賞12-10
詩詞鑒賞題練習及答案:好事近05-07
詩詞鑒賞題及答案:登快閣05-07
《秋晚悲懷》詩詞鑒賞05-05
詩詞鑒賞題及答案:長沙過賈誼宅05-07
馬嵬詩詞鑒賞05-03
《題金陵渡》詩詞賞析05-03
《洛橋晚望》詩詞鑒賞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