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蘇軾的寫景詩句

時間:2022-12-07 09:57:16 詩句大全 我要投稿

蘇軾的寫景詩句大全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1-3]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以下是“蘇軾的寫景詩句”,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蘇軾的寫景詩句大全

  1、碧紗窗下水沈煙。——蘇軾《阮郎歸·初夏》

  2、誰家水調唱歌頭。——蘇軾《南歌子·游賞》

  3、藍橋何處覓云英。——蘇軾《南歌子·寓意》

  4、枝上柳綿吹又少。——蘇軾《蝶戀花·春景》

  5、綠槐高柳咽新蟬。——蘇軾《阮郎歸·初夏》

  6、又恐被、秋風驚綠。——蘇軾《賀新郎·夏景》

  7、黃雞白酒漁樵社。——蘇軾《陽羨歌·山秀芙蓉》

  8、卷起楊花似雪花。——蘇軾《減字木蘭花·立春》

  9、真游洞穴滄波下。——蘇軾《陽羨歌·山秀芙蓉》

  10、水殿風來暗香滿。——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

  11、解佩投簪,求田問舍。——蘇軾《陽羨歌·山秀芙蓉》

  12、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蘇軾《念奴嬌·中秋》

  13、還與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蘇軾《卜算子·感舊》

  14、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15、山秀芙蓉,溪明罨畫。——蘇軾《陽羨歌·山秀芙蓉》

  16、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蘇軾《南鄉子·送述古》

  17、使君元是此中人。——蘇軾《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18、苦被多情相折挫。——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19、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蘇軾《臨江仙·送王緘》

  20、雪晴江上麥千車。——蘇軾《浣溪沙·萬頃風濤不記蘇》

  21、杖藜徐步轉斜陽。——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2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23、眾中聞謦欬,未語知鄉里。——蘇軾《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

  24、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蘇軾《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25、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

  26、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蘇軾《和董傳留別》

  27、撞鐘浮玉山,迎我三千指。——蘇軾《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

  28、對酒卷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蘇軾《少年游·潤州作》

  29、喚起謫仙泉酒面,倒傾鮫室瀉瓊瑰。——蘇軾《有美堂暴雨》

  30、門外東風雪灑裾。——蘇軾《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

  31、涪江與中泠,共此一味水。——蘇軾《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

  32、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蘇軾《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33、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蘇軾《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3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35、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

  36、猶自帶、岷峨云浪,錦江春色。——蘇軾《滿江紅·江漢西來》

  37、歲云暮,須早計,要褐裘。——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38、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39、金鞭爭道寶釵落,何人先入明光宮。——蘇軾《虢國夫人夜游圖》

  40、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41、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42、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蘇軾《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43、我醉拍手狂歌,舉懷邀月,對影成三客。——蘇軾《念奴嬌·中秋》

  44、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蘇軾《滿江紅·江漢西來》

  45、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蘇軾《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46、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47、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48、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49、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蘇軾《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50、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主要成就

  文學成就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后,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于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柳永雖然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卻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而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并論。由于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為了使詞的美學品位真正能與詩并駕齊驅。蘇軾還提出了詞須“自是一家”的創作主張。此處的“自是一家”之說,是針對不同于柳永詞的“風味”而提出的,其內涵包括:追求壯美的風格和闊大的意境。詞品應與人品相一致,作詞應像寫詩一樣,抒發自我的真實性情和獨特的人生感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其文如其為人”(《答張文潛縣丞書》),在詞的創作上自成一家。蘇軾一向以文章氣節并重,在文學上則反對步人后塵,因而他不滿意秦觀“學柳七作詞”而缺乏“氣格”。

【蘇軾的寫景詩句】相關文章:

蘇軾寫景的詩句合集05-01

有關蘇軾的寫景詩句05-02

蘇軾的詩句05-01

關于蘇軾的經典詩句04-30

蘇軾自嘲的詩句04-11

蘇軾豪放的詩句05-01

蘇軾有名的詩句05-01

蘇軾飲酒的詩句05-02

蘇軾愛國的詩句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