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吳郎中詩詞賞析
作品介紹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吳郎中》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44卷。
原文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吳郎中
作者:唐·韓愈
朗朗聞街鼓,晨起似朝時。
翻翻走驛馬,春盡是歸期。
地失嘉禾處,風存蟋蟀辭。
暮齒良多感,無事涕垂頤。
注釋
①常山:郡名,即鎮州,治今河北正定縣,時為成德軍節度使治所。吳郎中:吳丹,字真存,官駕部郎中。參見卷四五三小傳。《舊唐書·穆宗紀》:長慶元年七月,鎮州軍亂,殺節度使田弘正,推衙將王庭湊為留后。二年二月,詔赦王庭湊,授成德軍節度使,令兵部侍郎韓愈往鎮州宣諭。
②翻翻:鳥飛的樣子。這里形容馬馳如飛。
③嘉禾處:指太原。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縣唐城),稱唐國。其子燮父徙都晉陽(今山西太原,據《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三)。今太原尚有唐叔虞祠(晉祠)。相傳唐叔得嘉禾,異畝同穎,以為祥瑞,獻于周天子。.見《史記·魯世家》。
④風:指《詩經》中的《國風》,《國風·唐風》有《蟋蟀》篇,序稱晉僖公儉不中禮,詩人欲其及時以禮自虞樂,故作此詩。詩中有“無已太康,職思其外”,“良士瞿瞿”等語。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成人,貞元進士。曾官監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割據。尊儒反佛,比較關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積極倡導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師說》、《進學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格,對宋詩創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繁體對照
卷344_58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吳郎中韓愈
朗朗聞街鼓,晨起似朝時。
翻翻走驛馬,春盡是歸期。
地失嘉禾處,風存蟋蟀辭。
暮齒良多感,無事涕垂頤。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吳郎中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又呈吳郎詩詞鑒賞12-09
送張郎中遷京詩詞賞析05-02
早冬詩詞賞析12-09
早梅的詩詞的賞析12-09
早梅詩詞賞析12-09
詩詞《送齊郎中典括州》賞析05-02
《早行》詩詞原文及賞析12-07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詞賞析12-07
吳文英《浣溪沙》詩詞翻譯及賞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