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天的詩詞15篇
描寫春天的詩詞1
釣魚灣
[唐代]儲光羲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
注釋
⑴春深:春意濃郁。宋秦觀《次韻裴仲謨和何先輩》:“支枕星河橫醉后,入簾飛絮報春深。”亂:紛繁的.樣子。
⑵情人:志同道合的人。
⑶維舟:系船停泊。維:系。南朝梁何遜《與胡興安夜別》詩:“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
白話譯文
垂釣在春天的綠水灣,春已深杏花盛開紛繁。
潭水澄澈疑心水清淺,荷葉搖動才知魚游散。
直到日暮等待知心人,系上小船停靠綠楊岸。
儲光羲簡介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描寫春天的詩詞2
1、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2、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良辰探尋美景在泗水之濱。輕易便能識得東風的妖面。
3、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固山下》供游客旅游的道路只能在山外才能看到,行進中的小舟總是行進在綠水的前面。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太陽出來,江邊的花朵比火還要紅艷,春天來臨,江水就如藍草一般碧綠。
5、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江南春》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6、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王維《鳥鳴澗》春天的夜晚寂靜無聲,桂花慢慢凋落,四處無人,春夜的寂靜讓山野顯得更加空曠。
7、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蘇軾《蝶戀花·春景》燕子從村中飛過,綠水環繞人家。
8、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凋殘。
9、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白樸《天凈沙·春》桃紅柳綠的'春山,煦暖的陽光照耀,和柔的東風吹拂,樓閣上高卷起簾攏,倚欄干遠望。楊柳垂條,秋千輕晃,院長子里靜悄悄。
10、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白樸《天凈沙·春》鶯在歌唱,燕在飛舞,在小橋流水旁,點點落花正在飄落。
描寫春天的詩詞3
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歐陽修
描寫雨后景色的語句是: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杜甫
描寫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
《桃花源記》陶淵明
描寫西湖六月優美景色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以景寫情的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以春景來烘托友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的詩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絕句》志南和尚
洞庭湖氣勢之大,景象變化之多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岳陽樓記》范仲淹
描寫春天的詩詞4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2、《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5、《相思》【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6、《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8、《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9、《春詞》【唐】劉禹錫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描寫春天的詩詞5
1. 桃花嶺上覺天低,人上青山馬隔溪。行到三姑學仙處,還如劉阮二郎迷。——顧況《尋桃花嶺潘三姑臺》
2. 桃花流出武陵洞,夢想仙家云樹春。今看水入洞中去,卻是桃花源里人。——劉商《題水洞二首》
3. 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劉郎去又來。——李建勛《南唐近事(句)》
4.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5. 桃花欲落柳條長,沙頭水上足風光。此時御蹕來游處,愿奉年年祓禊觴。——劉憲《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6.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陸游《泛舟觀桃花》
7. 魏帝宮人舞鳳樓,隋家天子泛龍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覺桃花逐水流。——顧況《桃花曲》
8.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山中問答》
9.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雨不須歸。——張志和《雜歌謠辭。漁父歌》
10. 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風頭阻歸棹,坐睡倚蓑衣。——韓偓《野釣》
11.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王昌齡《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三首》
12.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張旭《桃花溪》
13.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14.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維《田園樂七首·其三》
15.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
16.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五》
17. 碧桃天上栽和露。——秦觀《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18. 桃源望斷無尋處。——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19.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20.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李煜《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21.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張九齡《感遇·江南有丹橘》
22.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王昌齡《曲》
23.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納蘭性德《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24.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九》
25.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李頎《古從軍行》
描寫春天的詩詞6
南湖早春
唐代:白居易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譯文
烏云散去,風雨初停,天氣剛剛放晴,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種溫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湖面上漂浮的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變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飛行;黃鴯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
不是說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興致也減少了。
注釋
南湖:彭蠡湖,即鄱陽湖。《太平寰宇記·江州》:“彭蠡湖在(德化)縣東南,與都昌縣分界。”湛方生《帆入南湖詩》:“彭蠡紀三江,廬岳主眾阜。"
早春:初春。
風回:春風返回大地。
云斷:云被風吹散。
返照:陽光重新照射。
亂:繁多。意為漫山遍野都閃現著。
碎紅:杏花花苞剛剛綻開露出點點紅色。
發:開花。
水蘋:水上浮蘋。
翅低:飛得很低。
白雁:湖邊的'白鷗。
舌澀:指言語不流利。澀,形容叫聲艱澀,尚不連慣婉轉。
黃鸝:黃鶯。
不道:不是說。
鑒賞
白居易遭到貶謫后在江州時所留下的作品。這也是作者在江州時留下的作品。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寫南湖早春明媚動人的景物,最后兩句顯示出作者遭到貶謫后消沉郁悶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陽光返照,山杏吐艷,水蘋爭綠,白雁低飛,黃鸝語澀幾個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進行了突出的描繪。大雨剛過,地面和湖上經過雨水的沖洗,嫵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時節,尚有冷氣襲人,而陽光返照,不僅景色秀麗,復有溫暖明快之感;山杏發,水蘋生,欣欣向榮,紅綠相映,色彩對比鮮明,是早春時節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這幅畫中不可缺少的點綴。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毫無秩序可言,顯示出大自然的生機勃勃之態,故用“亂”字點出;而湖面之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地鋪在水面上的綠色草坪,故說“平鋪”。“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蘋的整齊,其次它與“鋪”字合用,有平展、闊大無邊的意思,令人想見湖面的闊遠與水蘋的茂盛。四句之中,云、雨、陽光、山杏、水蘋幾個意象的描寫都恰到好處地反映出早春征候。然而若盡乎此,又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原來還缺少生命活力的動物。五、六句“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正好彌補了這個缺憾。因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變得沉重的白雁不得不低空飛行;同樣由于雨水的淋澆,黃鸝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之感。然而,它們一個不顧身上雨水未干,仍然翩翩起舞,一個雖然舌澀但也禁不住歌唱嗚叫,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剛剛到來的春天太美妙,太富有魅力了。它們的飛舞和鳴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嫵媚可人之態。
描寫春天的詩詞7
1、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4、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臘日》
5、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涼州詞》
6、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絕句漫興九首》
7、瘦雪一痕墻角,青子已妝殘萼。——金·王庭筠《謁金門》
8、時在中春,陽和方起。——《史記·秦始皇本紀》
9、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楊巨源《城東早春》
10、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描寫春天的詩詞8
釣魚灣
唐代:儲光羲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
譯文
垂釣在春天的綠水灣,春已深杏花盛開紛繁。
潭水澄澈疑心水清淺,荷葉搖動才知魚游散。
直到日暮等待知心人,系上小船停靠綠楊岸。
注釋
春深:春意濃郁。宋秦觀《次韻裴仲謨和何先輩》:“支枕星河橫醉后,入簾飛絮報春深。”亂:紛繁的樣子。
情人:志同道合的人。
維舟:系船停泊。維:系。南朝梁何遜《與胡興安夜別》詩:“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
鑒賞
這首詩寫一個青年小伙子,以“垂釣”作掩護,在風光宜人的釣魚灣,焦急地等待著情人的到來。這首清新的小詩,將春天、春水、春花、春樹與青春融為一體,為讀者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意圖。
一二句寫暮春季節釣魚灣的動人景色。點綴在綠蔭中的幾樹紅杏,花滿枝頭,不勝繁麗。這時,暮色漸濃,那小伙子駕著一葉扁舟,來到了釣魚灣。他把船纜輕輕地系在楊樹樁上以后,就開始“垂釣”了。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管他怎樣擺弄釣桿,故作鎮靜,還是掩飾不了內心的忐忑不安。杏花的紛紛繁繁,正好襯托了他此刻急切的神情。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進一步寫小伙子的內心活動。這一聯富有民歌風味的詩句,包孕著耐人尋思的'雙關情意:表面上是說他在垂釣時,俯首碧潭,水清見底,因而懷疑水淺會沒有魚來上鉤;驀然見到荷葉搖晃,才得知水中的魚受驚游散了。實際上是暗喻小伙子這次約會成敗難卜,“疑水淺”無魚,是擔心路程多阻,姑娘興許來不成了。一見“荷動”,又誤以為姑娘輕劃小船踐約來了,眼前不覺一亮;誰知細看之下,卻原來是水底魚散,心頭又不免一沉,失望悵惘之情不覺在潛滋暗長。這里,刻劃小伙子在愛情的期待中那種既充滿憧憬歡樂、又略帶擔心疑懼的十分微妙的心理變化,真可謂絲絲入扣,惟妙惟肖。
鑒賞二
前四句明明寫垂釣情景,而卻偏說是寫愛情,這并不是附會。因為詩的最后兩句點明:“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詩人不把這兩句點明愛情的詩,開門見山地放到篇首,這就是詩的結構藝術之妙,如果把最后兩句放到篇首,詩來氣脈盡露,一覽無余;再沒有委婉的情致。而且這樣一來,那一聯雙關句,勢必成為結尾,使語意驟然中斷,漫無著落,不能收住全詩。這樣結尾,從全詩意脈結構來看,卻極盡山回路轉、云譎霧詭、變化騰挪之妙。它使前面釣“垂釣”,一下子變成含情的活動,也使“疑”、“知”等心理描寫,和愛情聯系起來,從而具備了雙關的特色。
詩就在裊裊的余情、濃郁的春光中結束了。在夕陽的反照下,綠柳依依,扁舟輕蕩,那小伙子時而低頭整理著釣絲,時而深情凝望著遠處閃閃的波光—他心上的情人。“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這簡直是一幅永恒的圖畫,一個美感的鏡頭,將深深印在讀者的腦海中。
描寫春天的詩詞9
1、白云遮住了太陽,天陰暗了下了,這時下起了綿綿小雨,太陽露出了一點光!這不是春雨嗎?雨不是很大,我躲在一顆大樹下,觀賞這難得的第一場春雨!雨滴落在樹葉上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又沿著樹葉流下來;雨滴落在溪水里發出“叮咚叮咚”聲音,魚兒爭先恐后地從水里躍出,就像“鯉魚躍龍門”一樣壯觀。春雨貴如油,大地在春雨地洗刷下,顯得更嶄新更美麗!
2、姑娘來到了城市,人們也活躍起來,換上了春裝,相約去野外踏青,舒展舒展筋骨,盡情享受春天的樂趣。我們孩子一起來到外灘公園里放風箏,五顏六色的風箏時上時下,此起彼伏。風箏的樣子也很美:有老鷹,有蜻蜓,有蝴蝶……把春天的天空裝點的絢麗多彩,姿色翩翩。
3、春姑娘不僅給大地上的植物帶來了勃勃生機,而且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股活波可愛的氣息。哦,對了。春天還是放風箏的大好時節。你瞧。這些可愛的小朋友們正在放風箏呢。他們放得多開心呀。天上的風箏一個比一個飛得高,燕子賽過了小鳥,老鷹又賽過了燕子,最后還是燕子得了第一,真是奇趣無比呀。孩子們的笑聲交織成一首美妙的音樂。
4、樹上的小鳥也在空中飛來飛去,唧唧喳喳的好像要告訴人們:“春天真美麗,春天真美麗。”大樹旁邊的小草悄悄的做出了地面,爭先恐后地生長著,似乎是怕自己得不了第一吧。花園里的花經過春雨的滋潤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散發出淡淡的香氣。這些花草樹木從遠處看就像一張五顏六色的大地毯,為大地增點點新綠。
5、春姑娘乘著清風,帶著溫暖翩翩而來。她張開雙臂舞著釬細的手,把碧綠灑滿了大地把百花齊放地插在枝頭上,花兒爭芳斗艷散出誘人的清香,鳥兒舒暢自由地向藍天高歌:“春天來了。”春天來了,萬物醒了,在姑娘的呼喚下一株株小草醒了,小樹也醒了,小溪流著,激了浪花。河邊一排排樹發芽了。春風如透明的絲巾,看著滴滴晨露,飄飄然然地沐浴著萬物。春天來了,一只只活潑的小鳥飛來了,它帶著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一對剪刀似的尾巴,湊成活潑機靈的小鳥啊!可愛的小魚也探出了小臉來了。
6、春姑娘來了,小燕子拖著那春姑娘的長裙。冰雪融化了,植物長了出來,小花和小草在春風的撫摸下盡情的舞蹈,那舞蹈美麗極了!大地復蘇了,小草小心翼翼的探出了它的小腦袋。鮮花怒放,許多鮮花都隨著春風翩翩起舞。花兒們跳舞時更美了,花兒們的長相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荷花:有的花還是花骨朵,有的花已經長出來一兩片葉子,有的花的花瓣全展開了,它們都在春風下舞蹈,還有的樹木有著嫩黃色的葉子,美麗極了!
7、漫長的嚴冬過去了,春天慢慢地來了,天漸漸的暖和了,小燕子換了一件新衣裳從南方飛回來了,睡了一個冬天的青蛙、蛇、烏龜……伸著懶腰慢吞吞地從自己的小窩里走了出來去找東西吃。小花小草也慢慢地探出頭來,柳樹也吐出來新的嫩芽,在風中翩翩起舞著。
8、茶花仙子唱著春天的贊歌;微風輕輕地吹,玉蘭花仙子跳起了優美的舞蹈;桃花仙子像彩帶一樣飄落下來,好像在給它們加油。柳樹姐姐在湖邊清洗著她的頭發。小草弟弟從土里鉆了出來,鋪成了一塊嫩綠的地毯。雨姑娘來了,雨水掉入湖里,湖面上就當騎一圈一圈的波紋,美麗極了,雨水落在花叢,草叢中,花兒和小草就像洗了一個澡一樣。雨姑娘累了,就回家了。太陽公公出來了,陽光射到湖面上,波光粼粼的好像灑滿了碎金。真美啊!
9、田野里,人們正在辛勤地播種。一位農民伯伯坐在拖拉機上,發動機器,一行行新翻的黑土在拖拉機下伸展。倒映著藍天的水田,有的已經插上了嫩嫩的、綠綠的禾苗,遠看像地氈;近看像綠紗。插秧的年輕姑娘擦擦頭上的汗水,抬起頭,看看變得綠綠的水田,咯咯地笑了,笑聲傳得很遠,很遠……
10、我打開了窗戶,誘人的花香撲面而來,我不得不出去好好地欣賞一下。留在我眼簾的世界是那么美麗!小草從地里害羞地探出半個小腦袋,但還是那么的翠綠;花朵也為大地襯托出不少美麗,有郁金香、油菜花、芍藥、迎春、白玉蘭、結香、桃花、櫻花、含笑、山茶、牡丹等,它們都展現著自己不同風采。就連楊柳也想一展風采,秀出自己綠油油的長發,讓它在微風下飄揚,還真是“絕世美人”。小鳥也不忘為春天的來到喝彩,那清脆的歌聲在回響,大地活躍了起來,正是寧靜之中的美麗。
11、風,柔柔的吹;枝頭,悠悠的閃;明媚的太陽,曬在身上,暖在心里,爛漫的春花。啁啾的小鳥,透露著春的靈秀,春的音樂,春的歡樂。啊,迷人的春天,孕育著一個多美好的春天!
12、美的天使,春的精靈---鮮花們用自己美麗的姿態、艷麗的色彩,點綴著大地,使春天更加迷人,更加妖嬈。看!嫩黃的迎春花,潔白的水仙花,淡綠的蘭花,粉紅的桃花……它們把大地妝扮得姹紫嫣紅,并發出一陣陣誘人的幽香,好一派百花爭艷、花團錦簇的景象!
13、春天到處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到處一派春的氣息。遠處,小溪里的冰融化了,溪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溪水里歡快的玩耍。成群的小蝌蚪在河里嬉戲著,小草偷偷的從土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旁邊各色的映山紅,月季花,玫瑰花爭奇斗艷。散在草叢里,像無數的星星眨呀眨。旁邊的柳樹叢,遠遠望去,好似一片翠綠的海洋。一陣微風吹過,枝葉搖擺,好像對我們點頭微笑,招手示意。
14、活潑的小燕子來往穿梭,空中不時傳來它們嘰嘰喳喳的歡叫聲。美麗的蝴蝶扇動著五彩斑斕的翅膀在花叢里翩翩起舞。一群群小蜜蜂在辛勤地為人類釀造甜甜的蜂蜜……,這燕子,這蝴蝶,這蜜蜂給美麗的春天增添了無限的生趣。
15、春天不僅是一個百花盛開的季節,更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季節,在春季去公園里游玩,是在適合不過了,春天充滿著綠色,充滿著新鮮的空氣,偶爾,累的時候,去公園玩一趟,呼吸著新鮮空氣,看看美麗的的景色,這是多么的令人心曠神怡啊!
16、春天來了,春姐姐為大地帶來了五彩的顏色。她送給桃樹粉色的背心,桃花的臉蛋兒粉嘟嘟的'。她送給草地綠色的褲子,小草嫩綠嫩綠的。她送給迎春花黃色的蝴蝶結,迎春花露出金燦燦的笑臉。她送給杏花一件婚紗裙,滿樹的杏花羞答答的開了。
17、春姑娘來到了人間,到處變得一片生機勃勃。樹木吐出了嫩芽,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著碧綠的辮子,小草從地下探出了尖尖的腦袋,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綠毯。小鳥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河里的小魚在水中歡快地玩耍,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勤勞的小蜜蜂在忙著采蜜,孩子們沖出家門,在野外玩呀、鬧呀,開心極了!
18、春姑娘來到郊外,吹了一口仙氣,沉睡了一個冬季的小草從地里探出嫩綠腦袋,它伸個懶腰,揉揉睡意朦朧的眼睛,好奇地看著這個光明的世界。伶俐可愛燕子從南方趕來,穿著一身烏黑發亮的羽毛,帶著一把剪刀似的尾巴,斜著身子翩飛在空中,或在屋檐的巢里歌唱著“唧骨,唧骨唧骨--”,好像在告訴我們春姑娘來了。河邊幾棵垂柳,爆出了鵝黃色的葉芽。長長的枝條垂下來,有的伸入水里,風一吹,水面上就蕩起微微的漣漪。幾只頑皮的小鴨子從窩里大搖大擺地往河邊走,走到河邊,它們張開翅膀,一個個撲通撲通地往河里跳。它們游來游去,嘎嘎嘎地叫個不停。
19、看見鮮花們如此努力,樹木們也當然不甘落后。瞧!那柔柔的春風正親吻著剛睡醒的大地,蒙蒙的綠霧蕩漾在楊柳枝頭上……,柳樹長長的枝條上已展開了帶黃色的嫩葉,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著;那高高低低都綴滿了紅花的紅棉樹,猶如一團團燃燒的烈火,真是壯觀;桃樹上綻滿了桃花,粉紅粉紅的,如同片片朝霞……真是萬木競春啊!
20、草坪上,棵棵嫩綠的小草鉆出了濕濕的土地。它們身上不停地滾動著晶瑩的露珠,仿佛戴上了珍珠項鏈,再加上那翡翠般的綠裝,就成了亭亭玉立的姑娘了。田野里,片片嬌小的嫩芽也從土壤里冒了出來。它們跟隨著風兒擺動的節奏,做起了廣播體操。花園里,開滿了許多嬌艷的鮮花。有金黃的迎春花,鮮紅的月季花,還有潔白的百合花……風兒一吹,花兒們便跳起了“芭蕾舞”蝴蝶和蜜蜂做它們的舞伴,鳥兒做它們的歌手,就連溪水也嘩啦啦地給它們拍打起伴奏來了。
21、陽春三月,柳樹爆青了,吐出帶黃色的嫩葉,小草也成茵了。一陣花香把我帶到了公園中心,瞧啊,一陣陣花香引來大群蜜蜂嗡嗡地忙碌著。這時,調皮的雨弟弟來做怪,他跑進人們的頭上,臉上,鉆進人們的脖子里,使人感覺涼嗖嗖的。俗話說,“春雨貴如油”,我想,樹,草,花兒們一定在貪婪地允吸著來自大自然的油吧。
描寫春天的詩詞10
清平樂·別來春半
五代: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柔腸斷一作:愁腸斷)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譯文
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腸寸斷。階下落梅就像飄飛的白雪一樣零亂,把它拂去了又飄灑得一身滿滿。
鴻雁已經飛回而音信毫無依憑,路途遙遠,要回去的夢也難形成。離別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它越是繁生。
注釋
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別來春半:意思是,自分別以來,春天已過去一半,說明時光過得很快。
柔腸:原指溫柔的心腸,此指綿軟情懷。
砌(qì)下:臺階下。砌,臺階。落梅:指白梅花,開放較晚。全句意思是,臺階下飄落的白梅花猶如雪片紛飛。
拂了一身還滿:指把滿身的落梅拂去了又落了滿身。
雁來音信無憑:這句話是說鴻雁雖然來了,卻沒將書信傳來。古代有憑借雁足傳遞書信的故事。無憑:沒有憑證,指沒有書信。
遙:遠。歸夢難成:指有家難回。
恰如:《全唐詩》、《古今詞統》、《古今詩余醉》等本中均作“卻如”;毛本《尊前集》中作“怯如”。
更行更遠還生:更行更遠,指行程越遠。更,越。還生,還是生得很多。還,仍然,還是。
鑒賞
這首《清平樂》,表現了作者在惱人的春色中,觸景生情,思念離家在外的親人的情景。
詞的上片,開篇即直抒胸臆、毫無遮攔地道出郁抑于心的.離愁別恨。一個“別”字,是起意,也是點題,單刀直入,緊扣人心。李煜前期作品中因各種原因,這種開篇直抒胸臆的不多,但中、后期作品中不少,想必是生活際遇之大變,作者的感情已如洪水注池、不泄不行罷。“春半”有人釋為春已過半,有理,但如釋為相別半春,亦有據,兩義并取也無不可。接下二句承“觸目”來,“砌下落梅如雪亂”突出一個“亂”字,既寫出了主人公獨立無語卻又心亂如麻,也寫出了觸景傷情景如人意的獨特感受,用生動的比喻把愁情說得明白如見。“拂了一身還滿”,前有“拂”字,顯見有主人公克制定念的想法,但一個“滿”字,卻把主人公那種無奈之苦、企盼之情、思念之深刻畫得至真至實。上片的畫面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而又動靜結合的,直抒胸臆中見委婉含蓄,活潑喻象中透深沉凝重。
他之所以久久地站在花下,是因為在思念遠方的親人。“雁來”兩句把思念具體化。寫出作者盼信,并希望能在夢中見到親人。古代有大雁傳書的故事。西漢時,蘇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但他堅貞不屈。漢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釋放蘇武,匈奴謊說蘇武已死。使臣知蘇武未死,假稱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蘇武的書信說他正在匈奴的某地。匈奴聽了,只得將蘇武放回。所以作者說,他看到大雁橫空飛過,為它沒有給自己帶來書信而感到失望。他又設想,和親人在夢中相會,但“路遙歸夢難成”,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恐怕他的親人在夢中也難以回來。古人認為人們在夢境中往往是相通的。對方作不成“歸夢”,自己也就夢不到對方了。夢中一見都不可能,思念萬分之情溢于言表,從而更強烈地表現了作者的思念之切。他懷著這種心情,向遠處望去,望著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發現,“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更行更遠”是說無論走得多么遠,自己心中的“離恨”就像那無邊無際、滋生不已的春草。無論人走到哪里,它們都在眼前,使人無法擺脫。這個結句,比喻淺顯生動,而且通過形象給人以離恨無窮無盡、有增無已的感覺,使這首詞讀起來顯得意味深長。
全詞以離愁別恨為中心,線索明晰而內蘊,上下兩片渾成一體而又層層遞進,感情的抒發和情緒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筆力透徹,尤其在喻象上獨到而別致,使這首詞具備了不同凡品的藝術魅力。
描寫春天的詩詞11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僧志南的《絕句》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的《春日游湖上》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鶴《春怨》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秦觀的《好事近·夢中作》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春望》杜甫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唐杜甫《春運》
芳林逢旅雁,候館噪山鴉。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浮云冉冉送春華,怯見春寒日欲斜。一夜雨聲能幾許,曉來落盡一城花。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唐李白《古風》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描寫春天的'詩詞12
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
3、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4、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5、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李白《早春寄王陽》
6、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7、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
8、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楊巨源《城東早春》
9、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張籍《春別曲》
10、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李山甫《寒食二首》
11、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12、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杜甫《曲江對雨》
描寫春天的詩詞13
描寫春夏景色:“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醉翁亭記》
歐陽修描寫雨后景色的語句是:“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夜喜雨》
杜甫描寫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桃花源記》
陶淵明描寫西湖六月優美景色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以景寫情的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以春景來烘托友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的詩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
志南和尚洞庭湖氣勢之大,景象變化之多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范仲淹
描寫春天的詩詞14
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
明月升起,驚動幾只棲息山鳥。清脆鳴叫,長久回蕩空曠山澗。
賞析
關于這首詩作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臥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作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作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于風景寫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寫意畫,因此,以解釋為山中此時實有的春桂為妥。
桂樹枝葉繁茂,而花瓣細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間,并不容易覺察。因此,開頭“人閑”二字不能輕易看過。“人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王維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作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于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作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王維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這春山中,萬籟都陶醉在那種夜的色調、夜的寧靜里了。因此,當月亮升起,給這夜幕籠罩的空谷,帶來皎潔銀輝的時候,竟使山鳥驚覺起來。鳥驚,當然是由于它們已習慣于山谷的靜默,似乎連月出也帶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頓時發生變化,亦可想見。所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讀者聯想的。但王維所處的是盛唐時期,不同于建安時代的兵荒馬亂,連鳥獸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大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鳥雖驚,但決不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它們并不飛離春澗,甚至根本沒有起飛,只是在林木間偶而發出叫聲。“時鳴春澗中”,它們與其說是“驚”,不如說是對月出感到新鮮。因而,如果對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維這首詩作中,倒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
王維在他的山水詩作里,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作也是這樣。但詩作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作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著的雙方,總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或者能夠為人們所注意,正是以靜為前提的。“鳥鳴山更幽”,這里面是包含著藝術辯證法的。
描寫春天的詩詞15
1、《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春游曲》
【唐】(王涯)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4、《春運》
【唐】(杜甫)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5、《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7、《晚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8、《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9、《春興》
(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10、《題都城南莊》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11、《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徘岢荊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2、《江南春絕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3、《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14、《村居》
(高鼎)(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5、《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6、《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7、《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描寫春天的詩詞】相關文章:
描寫春天的詩詞06-15
描寫春天的經典古典詩詞05-11
描寫春天的古代詩詞04-24
描寫春天的詩詞以及賞析05-04
李煜描寫春天的詩詞賞析04-30
程顥描寫春天的詩詞賞析04-30
描寫了春天的古代詩詞05-04
關于描寫春天的詩詞賞析05-04
描寫春天唯美的詩詞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