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氣象變化對農業的影響
農業氣象,是在講關于農業的氣象,重點是講氣象,目的是為農服務。那么有哪些關于農業氣象的知識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農業氣象知識,供大家參閱!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評估報告顯示,過去50 年中極端天氣事件特別是強降水 、高溫熱浪等極端事件,呈現不斷增多增強的趨勢,預計今后這種極端事件的出現將更加頻繁。 近年來,不少國家都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暴雨洪水、高溫干旱、嚴寒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影響。
1、 農業生產被迫調整
氣候變暖會導致部分農作物的種植時間、周期、地域、品種等產生相應的變化,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的不穩定性,甚至被迫調整種植的結構及布局。以中國種植業為例,北方地區傳統的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麥子正當時,因近年的冬小麥最佳播種時機從秋分已經推遲到寒露,已經不能指導當下的農業生產;此外,病蟲害發生頻率的升高又需要施用更多農藥,不僅造成生產成本的提高,環境壓力也隨之加大;同時,作物生長速度加快,生長期縮短,生長過程中抵御災害的能力降低,直接影響產量和品質。 德國農作物專家經過多年的試驗也證明,氣候變暖及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通常使農作物的質量下降。氣候變化也影響到動物的新陳代謝、生長速度、繁殖情況以及對于疾病和毒素的抵抗能力。 新發疫病不斷出現,畜禽疾病的防控難度加大,畜禽養殖風險增加,導致生產的波動。
2、全球糧食危機爆發
氣候變化造成近年全球糧食減產。 從 2003 年開始 ,全球主要的產糧國,如澳大利亞、烏克蘭、加拿大等國連續遭受自然災害,糧食產量下降。據統計,2004-2006年,由于干旱等氣候原因,澳大利亞小麥產量下降52%,美國糧食產量下降13%,歐盟糧食產量下降 14%,直接影響各國的糧食庫存,部分國家甚至由糧食出口國變為糧食進口國。糧食減產又助推了國際糧價飛漲,一些糧食依賴進口的發展中國家糧食問題日益突出,饑民數量不斷增加。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聯合國農發基金聯合公布的一項預測稱,世界饑餓人口 2009 年達到 10.2 億人。 多種因素導致的高糧價還引發了部分亞非、加勒比地區國家的暴亂。2008 年 4 月,由于連續飆升的食品價格使海地爆發了大規模騷亂。 盡管糧價飛漲的誘因是多重的,但不能否認和忽視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日益顯著。
氣象農業科技服務發展中面臨的關鍵問題
1、投入不足對氣象農業科技服務能力提高的制約性
長期以來,雖然氣象農業科技服務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氣象事業的全面發展,但是由于缺乏專業的規劃理念,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利益的發展,很容易向上級部門上繳有限的.資金,而再次進行擴大和發展的過程中卻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更有甚者為了追求一時之利而不斷破壞現有的資源,使資源喪失了自身的價值,影響長遠發展。資金投入不足是發展氣象農業科技服務中最大的障礙,會對完善基礎設施產生影響。
2、氣象預報技術差
若使氣象農業科技服務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必須要研制出與公眾氣象信息服務不同的產品,提供一系列的定時、定點、定量、精細化的預報產品。氣象農業科技服務在發展過程中受預報準確率的影響也很大。在基層氣象部門中由于受到地方條件以及人員編制的限制,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比較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和中級、高級工程師相對較少,在對有難度的數值預報產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能力,很難達到定時、定點、定量的要求,這些都是影響氣象農業科技服務發展的問題。
3、氣象農業科技服務與經濟發展需求不相符
當今,科學技術推動了農業的快速發展,并且逐漸朝著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方向邁進,但是氣象農業科技服務工作仍然根據傳統的方式和流程進行運作,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求,亟需對其進行改進和完善,結合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特點和趨勢不斷對農業氣象科技服務內容進行完善,尤其是要重點監測和預報精細化的經濟作物。
氣象農業科技服務發展的對策
1、 加大氣象科技創新力度
氣象部門應加大氣象科技創新力度,使農業氣象科技服務不斷得到提升。以春季抗旱、“三夏”收種氣象服務工作作為重點,使農業氣象科技服務的范圍不斷加大,結合春季和夏季干旱、關鍵農事季節做好人工增雨以及消雹作業,要把握好一切有利時機將防災減災工作做好;對氣象信息預警平臺、手機短信、廣播喇叭、電子顯示屏、網絡等科技手段進行充分利用,及時發布和更新重大災害性天氣信息,并提出相關的防御措施,使氣象農業科技服務不斷得到提升[1]。
2、做好氣象災害風險管理
對濮陽市當地的農業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編制進行加強,對農業氣象災害加強預測和預防,不斷建立健全基層氣象組織體系,將村鎮中的氣象負責人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借助于氣象預警信息平臺,將相應時段內的重要天氣信息以及為農服務策略及時發布,確保這些氣象信息和服務策略可以傳遞到每個農民手中,使農民進行科學合理的農業生產,提升農業生產經濟效益,實現氣象農業科技服務的最終目的[2]。
3、 加大投入,提升氣象農業科技服務能力
氣象部門應統籌規劃,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理解和支持,加大氣象科技服務的投入力度,要像抓基本氣象業務一樣將氣象農業科技服務工作做好,為氣象科技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奠定基礎。針對農業推出針對性強、科技含量好的氣象服務產品,確保氣象農業科技服務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實現基礎氣象業務同氣象科技服務進行有效結合,不斷提升氣象科技為農業服務的力度。
4、 發展農業氣候資源,充分利用新技術
農業氣象部門要對具有當地特色的農業和精準的農業進行有效整合,使氣象科技服務的應用能力和水平得到增強。為了使當地區域農業得到發展,氣象部門需要為區域農業提供相關的氣象信息和資源。另外,在為農業提供氣象信息的過程中,需要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從而為農民提供更加科學、準確的氣象信息,確保農業生產。
【氣象變化對農業的影響】相關文章:
氣象災害對農業的影響05-09
農業氣象知識與應用05-09
關于農業氣象的諺語素材05-04
關于氣象的農業諺語有哪些05-05
農業氣象知識與實用技術05-09
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及防范措施05-09
氣象知識精選05-09
谷雨的氣象諺語04-24
氣象民間諺語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