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電氣火災專項整治工作總結
建筑和電器設施使用時間長了就需要進行定期的維護和檢查,也需要完善的電氣火災防范整治方案作保障。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電氣火災防范整治方案,供大家參閱!
校園開展電氣線路專項整治行動的方案
各處室、各教學部:
自2015年以來,全市共發生火災1317起(不含垃圾、草坪類火災),因電氣原因引發火災671起,占火災總數的50.95%。其中工業廠房80起、居民住宅247起、公共場所27起、交通工具類101起、戶外設施及其他類216起,起火原因多為電氣線路故障、老化、超負荷等。
為有效遏制我市電氣火災多發態勢,切實加強社會面火災防控工作,堅決避免重特大事故發生,根據市教育局的通知精神,現決定自即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本學期安全工作“標準化”網格管理工作暨電氣線路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我校具體方案如下:
一、領導小組
組長:葛敏亞
副組長:邢衛東、朱勁松、孫華、劉秀萍、周雪峰
成員:葉緒娟、顧關勝、朱慶和、張華、蘇海峰、蘇建明、姚麗霞、倪鳴春、季敏亞、何斌、方瑜、陸靜艷、顧達、陸超順、須益民、陳相、常鶴暉、徐靜、李彬、顧文斌、張少維、秦曉麗、戴勇林、胡文君、季永金、劉宇峰、孫燕、李梅、陸峰、戴璇、姚磊、顧燕、馮凱偉、秦雪平、孫琳、萬楊、鄭俊良、潘玉福
二、整治時間
即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
三、整治范圍
我校各教學樓、實訓樓、宿舍樓、體育館、報告廳、食堂、小店、理發店、大環境電氣電路
四、整治內容及分工
1. 整治內容
(一)電氣線路安裝、敷設是否穿管保護;
(二)配電設施周邊是否存在可燃、易燃物品,電纜井是否堆放異物;
(三)配電變壓器是否超載運行,電源線路(電纜)是否超額定電流運行,電源線路(電纜)絕緣是否破損老化;
(四)電氣開關、插座、吸頂安裝的照明燈具是否安裝在可燃物上;
(五)電氣線路是否存在私拉亂接現象;
(六)校園樓道等室內公共區域是否存在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現象,樓道管道井、電纜井是否封堵嚴密,內部及周邊是否堆放可燃物;
(七)生產過程中有靜電產生的設備是否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八)是否按規定裝設漏電保護器;斷路器、漏電開關對導線的保護是否匹配;
(九)電器元件與電氣設備是否有定期清潔的保養維護。
(十)輸配電線路通道內易燃易爆物(點)與帶電線路安全距離不符合國家規程規定;輸配電線路通道內存在違章建筑物。
具體檢查時間由后勤處負責整理圖文資料,檢查完之后提供一下資料:1.參加檢查人員圖片;2.具體隱患圖文資料; 以上材料統一交后勤處劉宇峰處,由劉宇峰負責上傳的“安全管理平臺”。
五、時間步驟
此次專項整治將作為本學期第三次“標準化”網格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從即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結束,分為自查摸底、集中整治、鞏固總結三個階段。
(一)自查摸底階段(即日至5月18日)。根據整治內容進行全面排查。要通過“全面深入查”摸清校園內存在的電氣消防安全隱患,在5月18日前將自查隱患及時上報后勤處劉宇峰,由劉宇峰負責上傳“安全管理平臺”。
(二)集中整治階段(5月19日至6月15日)。后勤處要根據排查情況做好整改責任、整改計劃、整改措施和整改資金的落實工作;對涉及主體多、整改難度大的,要及時上報主管部門逐一會辦;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嚴重影響學校安全的一律由屬地政府集中掛牌督辦,依法跟蹤督促整改。
(三)鞏固總結階段(6月15日至6月30日)。市教育局將對各單位工作落實情況開展督導,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不力的學校予以實名通報批評。同時,對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電氣線路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情況進行分析研判,認真總結經驗,查找工作不足,建立提升火災防范和滅火救援能力的長效機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檢查人員必高度重視,要將電氣線路專項整治行動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檢查的過程性圖文資料真實有效、確保整治取得實效。
(二)及時上報信息。后勤處按照信息上報的時間節點及時將自查情況上報“安全管理平臺”,要合理預算限期整改的日期與整改金額,確保檢查、整改、復查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全面整治學校電氣線路消防安全中存在的各類隱患。
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安全領導小組
2016年5月4日
政府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范例
關于印發《全省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遼安委〔2017〕28號
各市人民政府,省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2017〕4號)的要求,經省政府同意,現將《全省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落實。
遼寧省安全生產委員會
2017年6月14日
全省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
為有效防范電氣火災事故,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的工作部署,經省政府同意,省安委會決定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三年的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具體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全面排查整治電器產品生產質量、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電器產品及其線路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行為,排查整治社會單位電氣使用維護違章違規行為,力爭通過三年綜合治理,實現電器產品質量明顯提升,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質量明顯提升,社會單位電氣使用維護安全水平明顯提升,電氣火災事故顯著減少。
二、治理內容和措施
(一)全面開展電器產品生產質量綜合治理。
1.全面開展電器生產領域治理。嚴格落實電器產品生產企業資質審批、認證管理,加大對獲證企業的日常監管,嚴厲查處無證非法生產行為。嚴查電線電纜、開關插座等生產企業在絕緣材料、阻燃原料、線芯材質、線徑等方面不按標準或降低標準生產的違法行為;嚴查套牌、貼牌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行為;充分利用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及時曝光違法違規企業和不合格電器產品名單,進一步完善電器產品質量源頭監管機制,提高管理能力,規范生產秩序。
2.全面開展電器產品流通領域治理。加大對電器產品批發市場、銷售儲存倉庫以及銷售門店的監督檢查力度,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嚴厲打擊銷售無證或偽造、冒用認證證書、無廠名、廠址等來源不明和不合格商品違法行為。加強對以網絡、直銷等方式銷售電器產品的監管,把好“線上、線下”電器產品銷售質量關。進一步完善電器產品流通領域的監管機制,提高監管效能,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全面開展建設工程領域電氣綜合治理。
3.加強建設工程電氣設計質量管理。規范建設工程電氣設計,落實電氣工程設計質量終身負責制,嚴查設計單位不按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設計的行為,依法追究因電氣設計不符合標準規范而導致電氣火災事故的設計單位責任。
4.加強電氣施工質量管理。落實電氣工程施工質量責任制,嚴格電器產品及其線路施工進場檢查驗收。嚴查施工單位不按設計圖紙施工、偷工減料、使用劣質電線及質量不合格電器產品等問題和隱患;嚴查監理單位不履行施工質量的監理責任,嚴查質量不合格電器產品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裝;嚴查施工不規范造成電線絕緣層損壞、電纜井(溝)封堵不嚴密等隱患問題。依法追究因電氣施工質量問題導致火災事故的施工、監理單位的責任。
5.落實建設單位電氣質量管理責任。建設單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標準,降低電氣設計和施工質量。按照合同約定,由建設單位采購有關電氣及配套產品的,建設單位應當保證電氣及配套產品符合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
(三)全面開展電器產品使用管理領域綜合治理。
6.強化社會單位電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嚴查社會單位用電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實問題;嚴查社會單位電氣線路敷設不規范、用電負荷超額、電源插座數量不足以及未設短路保護裝置、私拉亂接電線、使用無證、“三無”電器產品等問題;嚴查社會單位未配備專業電工、未按規定定期檢測電氣線路和設備問題;推動落實電氣系統定期維護保養及檢測,提高社會單位發現和消除電氣安全隱患能力。
7.推動城鄉社區、村鎮電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以街道、鄉鎮為基本單元,排查城鄉社區、鄉鎮電氣線路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電表箱設置位置是否符合規范,線路連接是否符合標準;核查用電負荷是否超過初裝容量;檢查是否存在私拉亂接電線、使用“三無”電器產品等問題。督促落實安全用電管理制度,電工必須持證上崗,定期開展電氣安全檢查,加強安全用電常識宣傳。對整治難度大的區域性電氣安全隱患要實行掛牌督辦,限期整改,并可結合政府重點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重點推進解決。
8.加強電氣相關從業人員監管。加強電氣設備管理、使用和維護等相關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考核和管理工作。健全規范電氣相關資格證書的發放、考核機制,切實提高電氣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加大對電工等專業技術人員的持證上崗檢查力度,做到持證上崗。
三、治理時間和步驟
從即日起至2020年4月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7年6月)。各地區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全面動員部署,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各級各單位、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要組織對有關部門、社會單位責任人開展一次集中培訓,明確治理標準、排查重點和整治方法、要求等相關內容。
(二)自查自糾階段(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各地區、各部門組織發動電器產品及其線路生產、銷售和使用單位,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以及物業服務企業等單位,自行組織檢查,排查電器產品及其線路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規范要求,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
(三)建章立制階段(2017年11月至2020年4月)。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電氣管理法規和技術標準,健全用電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建筑電氣防火性能、電氣系統維護保養及電氣檢測等方面要求。按規定將違法違規生產銷售電器產品和開展電氣設計施工的企業單位納入全省信用信息平臺和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定期公布違法違規行為,督促企業單位嚴格執行電氣安全有關技術標準,全面推進電氣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鞏固加強綜合治理成效。
(四)集中整治階段(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各地區、各部門按照綜合治理工作要求,組成檢查組依法開展排查整治,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經濟、輿論等手段,分階段集中查處違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行為,集中銷毀假冒偽劣電器產品,集中處理違法責任人,集中督促整改重大電氣安全隱患。
四、責任分工
在省安委會統一部署下,堅持政府領導、部門監管、單位負責、綜合治理的原則,由各市、縣級政府具體實施,各有關行業部門按職責抓落實。
(一)省安委會成立由王大偉副省長任組長,公安、住建、工商、質監、安監、電力部門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教育、工信、民政、交通運輸、水利、商務、文化、衛計、旅游、文物、宗教、民航、人防、郵政等單位分管領導為成員的全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省公安消防總隊,辦公室主任由李建春總隊長擔任。具體負責了解掌握并定期通報各地區進展情況,組織開展督查檢查,研究協調綜合治理有關工作。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將納入2017至2019年度省政府對各市政府消防工作考核內容、納入省政府安全生產考核和省安委會安全生產巡查以及安全生產綜合督查檢查內容。
(二)各市政府要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制定操作性強的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明確各有關監管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的具體工作職責,分行業、分領域組織開展排查治理。要加強定期分析研判、督導檢查、通報情況、集中調度、聯合執法,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各有關負有消防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職能分工,開展監督檢查,督促落實綜合治理工作。
質量監督部門依法負責生產領域電器產品質量監管,加大對電器產品及其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對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CCC)電器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的日常監管,嚴厲查處無證非法生產行為;嚴厲打擊生產假冒偽劣電器產品違法行為,嚴把電器產品質量源頭關。
工商部門依法負責流通領域電器產品質量監管,加大對電器產品批發市場以及銷售門店的監督檢查力度。對監管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發布警示信息,嚴厲打擊銷售不合格和無廠名、廠址等來源不明商品違法行為。
住建、交通運輸、水利、工信、電力等負有建設工程質量監管的部門,依法負責督促建設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電氣設計和施工,對發現的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電力部門依法負責對電力行業各企業的監管,確保電力供應安全可靠。督促電網企業開展輸配電線路和受(送)電設施安全檢查,加強安全用電知識教育宣傳。
公安部門與工商、質監等部門協作配合,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做好綜合治理相關工作,依法嚴厲查處因電氣原因引發火災的違法行為。
教育、公安、工信、民政、交通運輸、商務、文化、衛計、安監、旅游、文物、宗教、民航、人防、郵政等各有關部門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職責規定做好電器產品使用管理領域綜合治理相關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落實責任。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系列要求的重要舉措,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領導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方案、細化整治目標和整治措施,確定重點地區和重點環節,務求治理實效。要嚴格落實電氣防火安全責任制,嚴密責任鏈條,織密責任網絡,穩步推進綜合治理。
(二)強化協作,形成合力。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聯合組織檢查、督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況通報、聯合查處、案件移送機制,對發現的問題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及時通報違法違規行為,移送違法違規案件,加強全鏈條監管和跨區域打擊力度,切實形成執法合力。省領導小組將適時組織各成員單位組成聯合督查組,對各地整治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推動工作取得實效。
(三)廣泛宣傳,全民參與。各地區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安全用電的宣傳教育,普及安全用電常識。要積極利用各類媒介,宣傳電氣火災事故教訓,曝光無證非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的違法行為,引導社會加強輿論監督,推動電器產品質量提高。鼓勵社會單位應用電氣火災監控技術,提升對電器產品及其線路運行狀態的監測、預警和處置能力。鼓勵群眾舉報電氣安全隱患,形成全民關注參與電氣火災防治的濃厚氛圍。
(四)從細從實、做好自查。為確保電氣火災綜合治理順利進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協調小組制定了《電氣火災綜合治理自查檢查要點》和對應的《電氣火災綜合治理自查檢查表》,請各地區按照檢查要點和檢查表的要求,認真組織各部門、各企業做好自查工作。
(五)強化考核,確保成效。各地區對電氣火災治理實行分階段考核考評,并將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納入消防考核、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等有關安全考核評比內容,全面推進地方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及社會單位電氣防火安全管理水平。
各市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和部署開展情況,請于2017年6月15日前報送省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人:韓雪松,電話:024-86934515,傳真:86934114);自2017年7月起,每月13日前報送階段性小結;2020年4月20日前報送綜合治理工作總結。
電氣火災預防措施
一、 加強用電安全宣傳,提高用電安全意識
要向各單位和廣大居民廣泛宣傳安全用電意識,普及安全用電常識,提高其安全用電意識,扭轉只用不管的用電狀況。對電氣防火設計、施工、安裝人員進行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訓,學習電氣防火常識及有關規定、標準,做到持證上崗,責任到人,嚴禁違章操作,提高電氣防火設計、安裝施工隊伍的整體技術水平。一些從事電工作業人員素質較低,有的甚至未經過有關部門專業培訓,無證上崗作業,他們缺乏基本的電氣安裝知識,留下許多隱患。在新建、改建、擴建過程中,要嚴格執行設計規范,把好設計關,對老住宅建筑應按目前的住宅建筑電氣設計標準加以徹底改造,新住宅電氣設計應有超前意識,充分考慮居民用電量的增長因素,留有足夠的設計余度,對不符合質量安全要求的,堅決改正或予以更換。以減少電氣火災發生的可能。
二、安裝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通俗理解就是監控預防電氣火災的裝置,提前報警。在安裝了華天世紀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場所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電氣火災。
三、不違章用電
違章用電火災,主要是亂拉亂接,超負荷用電,電線老化、電器設備帶故障運行和違章使用電爐、電熱褥、熱得快等電熱器造成,在實際操作中許多人只考慮到自身方便。熔斷器保險絲用銅絲、鋁絲、鐵絲代替。隨意增加用電設備,導致用電負荷超過設計容量,從而引發火災。一些單位在對電氣線路安裝和施工時,沒有按照操作規程和要求,有的甚至無證操作。須要特別指出的是電視機的防火,電視機走進了千家萬戶,因此要特別注意。電視機的防火要注意防熱、防潮、防雷電、防灰塵,嚴格按照電線路操作規程,保證電視機的安全用電。
四、定期進行檢查,整改電氣火災隱患
定期檢查線路熔斷器,檢查線路上所連接點是否牢固可靠,附近不要存放易燃可燃物品。特別是一些新建的公眾聚集場所在開業前必須經檢查合格后方可允許開業。這樣,可以及時發現電氣線路老化、損壞、亂拉亂接等現象,對發現的隱患要求受檢查單位采取措施及時予以排除,從而防范和減少電氣火災的發生。有關部門要認真開展安全用電監督檢查,督促用電單位及個人嚴格遵守用電安全規程,各地要制定相應的電氣消防安全檢查規定,督促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和公眾聚集場所定期進行并采取積極的措施予以整改,確保安全。最后各單位要加大消防設施經費投入,配齊消防器材,這是撲救初起火災,保證免受滋擾的重要措施。應當提出"再窮不能窮消防"的口號,并且做到真正落實,確保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五、 不購買質量不過關的電氣設備
購買電氣設備時不要選擇無生產廠家、無標號、無出廠日期的"三無"產品,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一些設備不符合要求或是無銘的低劣產品、自身保護性能差。不少單位重效益、輕安全,在購買電氣線路時只圖電氣線路價格便宜,廣大人民群眾更是為了眼前利益購買一些質量不佳的電氣設備,當出現用電負荷、接頭處理不當等情況無法自動保護,這樣很容易引起火災。因此,我們不能只顧眼前利益毀掉美好的家園,我們應堅決禁止使用質量低劣、無銘牌的不合格電氣產品,一定要選正規生產廠家生產的帶檢驗合格證的產品,而不要貪圖便宜買劣質產品的使用留下火災隱患,從長遠來看選購住房時,也一定要關注電氣線路指標,確保安全。
【電氣火災專項整治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方案05-09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方案05-09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方案05-09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工作總結05-09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工作方案05-09
電氣火災防范整治總結05-09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治理總結05-09
學校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治理方案05-09
電氣火災知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