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臺風防范措施
臺風過處,滿目瘡痍,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我們需要了解臺風的成因和危害,才能更好的做好預防措施,那么有哪些關于比較好的臺風知識?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臺風知識,供大家參閱!
臺風知識:了解臺風
一、什么是臺風
臺風是產生在熱帶海洋上的熱帶氣旋,它是一個旋轉極快的空氣大漩渦,一邊繞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轉,一邊隨周圍大氣向前移動,移動的臺風就像一個巨大的“空氣陀螺”。臺風結構主要分為臺風外圍、臺風本體和臺風中心三部分。臺風的外圍,特別是渦旋區烏云密布、狂風暴雨,愈靠近中心氣壓越低,風力越大。但臺風中心(即臺風眼)一般天氣晴朗,萬里無云,風平浪靜。臺風直徑通常從幾百公里到上千公里,臺風向前移動的速度平均約每小時20-30公里,風速達到33米/秒以上。
臺風是怎么形成的呢?臺風形成的條件有:1.寬廣的海面,海水溫度在26攝氏度以上;2.南北緯5度以內海面;3.要有大范圍的對流云系存在。全球每年形成的臺風有很多,其中以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國南海地區生成的臺風最多也最強,這里平均每年約生成24個,而一半以上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其中以八月最多,所以每年的七、八、九這三個月是臺風的高發期。當聽到有臺風警報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跑到海邊或者受到臺風影響的區域去游玩,如果正在海邊的,我們要迅速回家,保證安全第一。
世界氣象組織把臺風劃分為6個等級,專業上臺風指中心附近平均風力達到12-13級的熱帶氣旋,平時所說的.臺風包括了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等。
二、臺風的危害
臺風主要有三大危害:強風、暴雨和風暴潮。
1.強風:吹毀房屋、建筑及高空設施,壓死壓傷人員。刮斷電力和通訊線路。吹翻車輛、船只、行人,吹毀農作物,吹倒甚至拔起大樹。
2.暴雨:造成平原洪澇,使城鎮、村莊、農田受淹,城市內澇積水。引發山洪、地質災害,沖毀房屋、建筑、道路、橋梁,甚至吞噬整個村莊。導致水庫垮壩,防堤決口或漫頂。
3.風暴潮:掀翻海上船只,沖垮碼頭、養殖場以及各類設施,沖走海邊人員。造成海堤潰決,海水倒灌,沖毀房屋、建筑,淹沒村鎮、農田等。
三、防臺常識
臺風的預警可以分為紅、橙、黃、藍四個等級。
臺風預警
臺風來臨前,氣象臺會發布臺風消息或臺風警報,大家一定要提早做好自我防范和保護,避免人身傷害,做到安全第一,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準備食品物品。準備必要的食物、飲用水、藥品和日用品,以及蠟燭、應急燈、手電筒等應急用具。
2.搬移易墜物品。將陽臺、窗臺、屋頂等處的花盆、雜物等易被大風刮落的物品,及時搬移到室內或其他安全地方。
3.加固易倒設施。加固室外懸空、高空設施以及簡易、臨時建筑物,必要時拆除;
4.物品防淹防浸。將低洼地段、江邊河邊等易澇房屋內的家具、電器、物資等,及時轉移到高處。
5.取消出行計劃。不要到臺風可能影響的區域游玩,正在臺風可能影響區域旅游的應提前返回。
6.做好轉移準備。居住在危險區域的人員,應及早準備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隨時準備轉移。老、弱、病、
臺風知識:行進的一般路徑
臺風移動的方向和速度取決于作用于臺風的動力。動力分內力和外力兩種。內力是臺風范圍內因南北緯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轉偏向力差異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臺風范圍愈大,風速愈強,內力愈大。外力是臺風外圍環境流場對臺風渦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南側基本氣流東風帶的引導力。內力主要在臺風初生成時起作用,外力則是操縱臺風移動的.主導作用力,因而臺風基本上自東向西移動。由于副高的形狀、位置、強度變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響,致臺風移動路徑并非規律一致而變得多種多樣。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區臺風移動路徑為例,其移動路徑大體有三條:
①西進型臺風自菲律賓以東一直向西移動,經過南海最后在中國海南島或越南北部地區登陸,這種路線多發生在10-11月,2006年就是典型的例子;
②登陸型:臺風向西北方向移動,穿過臺灣海峽,在中國廣東、福建、浙江沿海登陸,并逐漸減弱為低氣壓。這類臺風對中國的影響最大。近年來對江蘇影響最大的“9015”和“9711”號兩次臺風,都屬此類型,7-8月基本都是此類路徑;
、蹝佄锞型:臺風先向西北方向移動,當接近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時,不登陸而轉向東北,向日本附近轉去,路徑呈拋物線形狀,這種路徑多發生在5-6月和9-11月。
臺風形成后,一般會移出源地并經過發展、減弱和消亡的演變過程。一個發展成熟的臺風,圓形渦旋半徑一般為5OOkm~1000km,高度可達15km~20km,臺風由外圍區、最大風速區和臺風眼三部分組成。外圍區的風速從外向內增加,有螺旋狀云帶和陣性降水;最強烈的降水產生在最大風速區,平均寬8km~19km,它與臺風眼之間有環形云墻;臺風眼位于臺風中心區,最常見的臺風眼呈圓形或橢圓形狀,直徑約10km~70km不等,平均約45km,臺風眼的天氣表現為無風、少云和干暖。
臺風知識:預防和自救宣傳知識
一、臺風引發災害:
1、暴雨災害。
臺風暴雨具有來勢猛,強度大,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的特點,極易造成澇災。短時間高強度的降水可引起嚴重地質災害,江湖泛濫、水庫崩潰,沖毀道路,造成交通的中斷、水電供應中斷,工廠、民居損毀和人員傷亡等。臺風暴雨及其造成的滑坡、泥石流是臺風造成較多人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狂風災害
臺風挾帶狂風不僅來勢兇猛,且持續時間較長,造成破壞力極大。臺風大風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萬噸巨輪拋向半空,攔腰折斷,也可把巨輪推入內陸;在陸上臺風可拔樹倒屋,引起巨災。
3、風暴潮災害
臺風登陸如遇農歷月初或月中兩次天文大潮,會造成比暴雨和狂風更為嚴重的風暴潮災害,它可淹沒島嶼、沖毀堤防、涌入內陸,可使數十萬人瞬息之間慘遭滅頂之災。
二、防臺要點:
1、臺風來臨前
(1)要弄清楚自己所處的區域是否是臺風要襲擊的危險區域。
(2)要了解安全撤離的路徑;以及政府提供的避風場所。
(3)要準備充足且不易腐壞的食品和水、手電筒、藥品、蠟燭、防裂膠帶等。
2、臺風到來時
(1)要經常收聽電臺、電視以了解最新的熱帶氣旋動態。
(2)提醒家長保養好家用交通工具,加足燃料(以備緊急轉移)。
(3)提醒家長檢查并牢固活動房屋的固定物;檢查并且準備關好門窗。
(4)如果你家居住在移動房、海岸線上、小山上、山坡上容易被洪水(或泥石流)沖的房屋里,你要時刻準備著撤離該地。
3、臺風襲擊時
(1)聽從當地政府部門的安排。
(2)如需離開住所,盡快到避災安置場所,并且盡量和朋友、家人在一起。
(3)無論如何都要離開移動房屋、危房、簡易棚、鐵皮屋;不能靠在圍墻旁避風,以免圍墻被臺風刮倒引致人員傷亡。
(4)千萬別為了趕時間而冒險趟過湍急的河溝。
4、臺風信號解除后
(1)要堅持收聽電臺廣播、收看電視,當撤離的地區被宣布安全時,你才可以返回該地區。
(2)如果你遇到路障或者是被洪水淹沒的道路,要切記繞道而行!要避免走不堅固的橋;不要開車進入洪水爆發區域,留在地面堅固的.地方。
(3)那些靜止的水域很有可能因為地下電纜或者是垂下來的電線而具有導電性。
(4)要仔細檢查煤氣、水、以及電線線路的安全性。
三、防臺錦囊
1、未雨綢繆。在家拉筑“安全網”。住在樓房中的居民,在臺風到來前應檢查一下門窗是否牢固,并及時關好窗戶,取下懸掛物,收起陽臺上的東西,尤其是花盆等重物,加固室外易被吹動的物體。此外還要留意媒體發布的臺風消息,采取預防措施。檢查電路、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臺風來臨前應準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等,以備急需。如果家中有病患,還要準備好必需的藥品,如常用的抗菌藥物,感冒藥和皮膚病、眼病及外科常用藥等。特別是家中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病人,應準備好相應藥品。
2、主動避險。當臺風來臨時,大部分市民會安靜地待在家里。對一些因各種原因留在單位或外出辦事的人來說,臺風天里,更要注意安全。很多意外都發生在剎那間,所以我們的第二個小錦囊專門針對這些臺風天里外出的人。
3、危險地帶莫逗留。臺風襲來時,切勿在玻璃門窗、危棚簡屋、臨時工棚附近及廣告牌、霓虹燈等高空建筑物下面逗留,每年臺風中被砸傷的案例都有發生。此外,盡量避免在靠河、湖、海的路堤和橋上行走,以免被風吹倒或吹落水中。
3、及時撤退保安全。臺風來前,住在低洼地段部分居民就會轉移。轉移時除了要保管好家里的貴重物品外,還要帶上隨身的日用品,多準備點衣物和干糧很有必要,免得不夠用重新返回家中,發生危險。如果家里地勢較低,轉移之前還要墊高柜子、床等家具,把大米、蔬菜等放在高處。
4、防疫救災。臺風過境后,并不等于危險完全解除。這時,很多人因為掉以輕心而導致危險發生,特別是在一些地質災害易發地段。還有,災后的食品安全也不可忽視。第3個安全小錦囊,就是提醒市民注意災后安全的。
5、地質災害點莫去。臺風過境,常常會帶來大暴雨,暴雨容易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如果你家住在地質災害易發地區或已發生大暴雨地區,就要更加注意了。災后出門,特別是去山區,一定要事先了解路段情況,如遇到溪谷水量暴漲而沖斷橋梁、或因塌方而不能通行的,一定要等危險解除以后再前進,千萬不要貿然進山。
6、不要擅自返家園。當臺風信號解除以后,要在撤離地區被宣布為安全以后才可返回;丶乙院,發現家里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不要慌張,更不要隨意使用煤氣、自來水、電線線路等,并隨時準備在危險發生時向有關部門求救。
7、災后消毒很重要。臺風過后,防疫防病、消毒殺菌工作要及時跟上。市民一定要喝經過消毒處理的水,不要用未經消毒的水漱口、洗瓜果和碗筷,不吃生冷變質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飯前便后要洗手。及時清除垃圾、人畜糞便和動物尸體,對受淹的住房和公共場所要及時作好消毒和衛生處理。
【臺風防范措施】相關文章:
美國地震防范措施05-09
煤礦地震防范措施05-09
商場火災防范措施05-09
家庭火災防范措施05-09
臺風的作文(經典)12-03
臺風的作文11-03
自然災害防范措施05-09
自然災害防范措施05-09
學生的地震應急防范措施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