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母親節經典散文

時間:2024-09-30 15:29:16 母親節 我要投稿

母親節經典散文

母親節經典散文1

  今天是母親節,幾天前就計劃著回家看望年事已高的父母。

母親節經典散文

  早上八點許便到了家,本想趕早去菜場買些時令蔬菜,可一進門母親便拉住我說:“兒啊,我和你爸已經把菜買回來了,還買了你愛吃的財魚,我看菜已經足夠啦……”

  聽了母親溫馨的話語,我徑直來到廚房,菜的確很多,那條鮮活的財魚正在水池中為生命作最后吟唱。看著魚兒,我自言自語道:“我為何一定要吃掉你呢?”母親拍著我的肩膀輕聲說:“這就叫生物鏈,也許只有融入生物鏈才能真正體現生命的價值。”

  我知道母親是在安慰我。母親對我很寬容,當然,母親的寬容也是有原則的。正是在這種寬嚴相濟的母愛中,我才逐步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

  午餐是我做的,整個烹飪過程我執拗地不讓父母動一下手,吃飯時父母一再夸我烹飪水平有長足進步。我非常興奮,可我清楚,父母的表揚只是為了滿足我的虛榮心,我也深知,很多時候,很多情況下,我的很多虛榮心,只有在父母跟前才能得到滿足。

  我和父親都喝了一些酒,父親提議第一杯酒一定要敬我的母親,父親對我說:“你給你母親送了一束康乃馨,這是你今天做得最棒的'一件事!”接著父親告訴我,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他自己也想送一束康乃馨給我母親。

  下午,我試著為父母做了做按摩,推、拿、按、摩、捏、揉,每個動作我都十分小心認真。父母說我的按摩讓他們感到非常舒服,我明白自己的按摩功夫很一般,效果也不可能有父母所說的那么好,但是,當人的孝心得以釋放時,心情也舒服到了極點。

  母親下午就一直催我回去,我堅持陪父母吃了晚飯才離開。

  路上,父母臉上慈祥的笑容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父母的教誨總是那樣純樸,父母的臂彎總是那樣堅實,父母的關愛總是充盈著溫暖……在父母的視野里,真的不需要自己這看似日益豐滿的羽翼了。

  在歲月長河中,人生是多么渺小與短暫。我告誡自己,不僅僅是在母親節,而應該在平時用更多的時間來陪父母享受那份寧靜與安逸。

  多想撫平父母額前條條皺紋,多想染青父母頭上絲絲銀發……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節經典散文2

  媽媽,明天就是母親節了,母親們會得到兒女們一聲聲發至內心的親切的問候,真摯的祝福。花店里的生意一定非常的火,紅色的康乃馨也一定再一次的倍受兒女們的親睞。明天,我也會出現在那里的,媽媽,我會更加用心的為您挑選一束紅色的康乃馨,送去我的心語。媽媽,你還記得嗎?在你離開我們那年的母親節,我送你的鮮花——那紅色的康乃馨嗎?

  媽媽,夜已經很深了,可是女兒卻沒有一點睡意,思念您的心就像這滿天的星斗,閃閃爍爍。我凝望著,尋覓著,希望在天際那最靜謐的地方,找到最亮的那顆星星,我堅信那就您,那一定是您——媽媽!

  媽媽,我知道您最疼愛您的女兒了,您是不忍心把她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這世上,讓她用那柔弱的肩膀來挑起太重的生活擔子的,您就是到了另一個世界,您的在天之靈也要守望著她!所以,媽媽那顆最亮的星星就一定是您。

  媽媽,我常常喜歡凝望那顆星,望到它就將你我母女的距離拉近了,仿佛您就在我的身邊,繼續傾聽女兒向您述說心雨。媽媽您在世的時候,您就是我的保護神,就是我遮雨的傘,是您為我撐起了一片生活的天空,生活中的歡樂有您和我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煩惱有您為我排解,您就是女兒生活中的參天大樹,您就是我生命中的燈塔。

  可是如今,媽媽,我們屬于兩個世界了,天隔一方。您老人家走的那么匆忙,匆忙的連一句話都沒有來的急留給我。媽媽,我知道您有太多的'舍不得,您有太多的不放心,可是,死神卻好不留情地將您從女兒的生活中掠走了。現在您的女兒有了高興的事情,煩惱的事情,還一樣習慣的,第一個想到您,想告訴您,媽媽!每每這個時候,我就凝望天空那顆最明,最大,離我最近的星星,默默地傾訴我的心聲。您一定能聽的到,因為您在不斷的閃爍著,我懂,那是您對我的回應。

  媽媽,您在世的時候,常常教育我做個堅強的女孩,不要流淚。是的,我做是很好,很少有眼淚的。可是今夜我凝望著那顆星,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只好任意的讓它流淌了,媽媽您不要笑話您女兒軟弱,我實在是太想您了——媽媽。就是在著萬籟俱寂的深夜,我都想好無顧及的仰天大叫幾聲——媽媽!媽媽!媽媽!

  因為,媽媽這個我最喜歡,最親密,也最習慣的稱呼,已經有好幾年沒叫了,我的生命里沒有了這個稱謂,我只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喊。

  突然,有一顆流星,劃破夜空,拖著長長的美麗的光束,墜落了。我的心一震,忙緊張地注視我的那顆星,還好,還在的。流星雖然美麗但不永恒,所以不希望是您。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您外出,很晚了還沒有回來,我固執的守在門口就是不回家,非要等您回來,鄰居大叔逗我說:“你媽媽不要你了,去找你爸爸了啊!”我偏個腦袋說:“你騙人,媽媽不會不要我的,媽媽最喜歡我了!”可是等的久了我還是哭了,當您回來的時候,馬上破涕微笑。那時我天真的認為我與媽媽是永遠在一起的,是不會分開的。然而,20xx年農歷的5月13日,這個讓我痛不欲生的日子,您真的走了,離開了我,真的不要我了,永遠的。那天我哭的撕心裂肺的,可沒了破涕為笑的時候了。媽媽,您走了,真的,走出了我的視線,走出了我的生活。再也聽不到那熟悉的聲音,摸不到那慈祥的臉,感受不到您的呵護了。因為是永遠,怎么能讓我不想念那!

  媽媽,您走了以后,我不喜歡陰天,不喜歡下雨了。一是心情沉悶,傷感,二是看不到星星,也就看不到您了,我非常的失落,不愿意讓烏云遮住您的光環,我喜歡明朗的夜空,看著我的那顆星星,如數家珍地數著她周圍的小星星,想象您在天堂也同您在世一樣,與人和善,極好相處,一定不寂寞,這樣我很欣慰。

  媽媽,您安息吧!來世我還做您的女兒,您一定還是我的媽媽。

母親節經典散文3

  母親節來了,我是從朋友圈里感人的祭文里想起的,媽走了七年了,心疼了三年,后來便淡然了,節日是別人的了,沒有媽,節日便只是手里攥著的斷了風箏的線。母親走了,心里空落落的,現在有時間給媽過節了,媽卻不在了,看到微信里同學孟彩蟬率老公兒子兒媳圓坐一桌,給母親獻花的照片,為同學高興,自已個心里凄然,愧然。

  母親是在零六年從西安藍田老家來攀枝花的,來時帶了一包袱換洗衣服,打算投奔小兒子。我很高興,然半年后,母親便有些憂郁,語言不通,口味不同,習慣不同,母親心里隱隱有一絲不快,抹窗臺拖地板擔心弄黑了新裝的墻磚,做吃的又不合妻女的口味,坐了一天的屋子沒了天空,也不再明亮。媽聽得出勸自已多休息少干活話中有其它的擔心,媽下樓走走害怕走遠了回不來,時間慢了下來,抽去了快樂的時間,就像媽蓋了幾十年的老棉絮,冬天里沒有了溫暖。

  我那時很忙,常常周未值班,還有許多的應酬,我一回來,便陪媽說話,從破墻舊屋里翻出老家雞毛蒜皮的故事反復敘說,媽的臉便放晴了,不太說話的媽便成了話嘮,我從不戳破媽有些話說了多遍,當聽新鮮事一樣聽,媽便很快樂,可惜那樣的日子太少了。

  我有時牽著媽的手,在炳三區轉悠,媽不讓我牽,嫌害羞,媽從來都不覺得自己老,媽年輕吃了很多苦,從苦里拉扯六個孩子,從苦里找到過快樂,媽在冬天的灞河里篩沙子石子沒覺得苦,媽和大哥把石子用鐵鍬一鍬一鍬裝上七噸的大車沒覺得苦,媽把腳踩進冬天的河水沒覺得苦,媽覺得只要踩在地上就沒有苦。媽和我或并排或緊跟著我。那時候,炳三區僅有一條從機場路到仁和的路,還正在修,我和媽走在卡車碾過的土路上,媽的老布鞋上落滿了灰塵,我指給媽看遠處的推土機,告訴媽以后這里會蓋一大片一大片的樓房,媽想象著推平山頭建起的城市該多么雄偉,媽就笑了,媽說這得花多少錢,城市里真有錢。

  我有時和媽坐在炳東新居后的小山包上看夕陽西下黃亮的天空,看金黃的太陽徐徐落下,有時我們什么話也不說,只要我挨著媽,她心里就踏實。有一天我們看到有推土機上了對面的山頭,媽問我堆土機是怎么上山的,媽問我在半山要修什么,我不知道,后來聽說要修一座大橋,那兒在澆鑄橋墩,我和媽便坐在山包上看橋墩慢慢長高。山包下面的屠宰廠己搬遷,山腳下被推成了個倒“n”型,直修到三中門口,我和媽坐在炳東新居后的山坡上,太陽的余暉把媽的心情照得亮亮堂堂,我現在看到太陽的'余暉就感覺到了媽的體溫。

  按老家的規矩,老人在世時,就應該備辦好棺板老衣,不然過世時準備就來不及,就很尷尬沒面子,大哥在世時媽和大的棺板就備齊了,是買了楊木,一解為二,父母各一付,父親走的早,用了厚一些的一付,媽的要簿些,媽也不嫌棄,我和媽有時也說說老衣的事。冬天來了,三個姐也輕閑一些了,我便打電話商量媽的老衣的事情,問了幾次,媽也聽到了,便不作聲。有一陣子,媽的臉色臘黃,胃口也不好,我要帶媽去醫院看看,媽堅決不去,說以前遇到過,過幾天就好了。媽和我說說閑話,便堅決要求回老家,我怎么也勸不住,我只好給老家打電話,三姐把媽接回老家了。

  后來我才知道,三姐把媽接回家,媽以為自己得癌癥了,我又和幾個姐打電話商量老衣,媽更加堅信自己得了癌癥,結果到縣醫院一檢查,媽喉嚨發炎,醫生說吃幾片藥就沒事了,媽一出醫院門,在館子里吃了兩大碗面,沒事了。我把媽嚇到了,媽瞼色又紅潤了。

  后來幾年媽病了,三個姐便輪流照顧媽,逢年過節,媽就要姐打通我的電話,問我啥時候回家。再后來,媽耳朵不好了,電話接通,媽就說一句,“媽啥都好,甭操心,把娃看好”,媽就把電話給姐,說,我聽不見,你自己打。

  七年前的七月二十三日,我回到老家,媽得的老年癡呆癥,我多年不在家,媽從記憶里找到我像從柜子里尋找給我存下的好吃的,輕車熟路,媽掙扎著從記憶深處刨出我,便把手放在我的手心里,生怕我又遠走高飛了。七月二十七日,媽靠在三姐的懷里,拉著我的手,臉上的血色漸漸退去,一陣清風吹過媽的臉龐,像一陣風吹閉了一扇古老的大門,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陰陽兩界僅隔著一絲風的距離。

  媽走了,我和姐商量,給媽陪葬個手機,媽生前給我打電話說,給我也買個耳機子(媽把手機叫耳機子),我好聽你打電話。

  今天是母親節,媽,你聽得到我打的電話嗎?

  五月十三早草成

母親節經典散文4

  又一個母親節來臨,朋友圈鋪天蓋地給母親送祝福的也開始了。國人在每一個或大或小、或正式或不正式的節日都會表現出特別強的集體抒發感情熱潮,歷來如此,大約是又一中國特色吧。我卻屬于另類,雖然也轉發過有關于母親的文章,也給朋友轉發的此類文章點贊,可真真切切跟風表達對母親的祝福卻是沒有。我的母親還在世,我也是一位母親,在這個節日里我只想提筆寫下關于母親無私無怨無悔的點點滴滴。

  非常慶幸年過古稀的母親還在,可母親的在卻是每多在一天就是與病魔戰爭后勝利的一天。長期被類風濕關節炎病痛折磨,母親的胃已是千瘡百孔。全身所有關節都腫大變形,就連身體里最小的關節也沒有被疼痛放過,運動機能日漸退化。除去這些,母親的神志清楚、視力和聽力也好。骨骼軟化導致母親行動艱難,就連久坐也會疲憊痛苦不堪。雖然相隔近百公里,我每月都要去看母親一到兩次。日常隔不了兩天就會打電話像母親問安。每次撥通電話,還沒等得及那頭的母親說話,我已哽咽。總是慢那么幾秒才能喊出一聲“媽媽”,母親一直把這情況誤認為是我感冒了,總會問:“是不是感冒啦?怎么聽著嗓子啞呀?”只有我知道,自己只是想到被病痛折磨的形銷骨立的母親努力地堅強樂觀地與病魔抗爭,心里難過不已。本不想提及,可還是忍不住要問一句:“媽媽這幾天疼得厲害嗎?”每次這話一出口,就覺得自己又在增加母親的疼痛似的,自責不已。母親總會回答:好著呢。輕描淡寫地,繼而轉移話題問我最近有沒有好好吃飯。我對飲食挑剔一直成了她的一種掛念,總是會督促我好好吃飯。雖然母親在電話里強顏歡笑故作輕松,可我還是能感覺到,我也清楚她只是不愿孩子們牽掛她。當孩子們到她當面,無法掩飾的時候,她會如實說那幾日疼得厲害,這幾天好多了。搪塞也罷、避重就輕也罷,母親只是在向我們傳達一種積極的,不屈不撓的生活態度。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冬天特別冷,生活不寬裕缺吃少穿,母親親手縫制的一件長及腳踝的黑色條絨棉襖就是我冬天最好的御寒衣物。天那么冷,放學回家是總能看見遠遠出小橋上等候迎接的母親。等到跟前,母親總是張開雙臂擁著她的三個睫毛掛著冰碴的小人兒,快速地回家。進屋后催著趕緊上到焐好被子的熱炕上,等我們手腳熱乎過來,母親熱乎乎的飯也做好端了過來。那時候母親的身體多好呀!白天在生產隊上工,下班后還要忙乎養豬喂雞和其他一大堆家里的營生,晚上還要就著昏暗的油燈為一家人縫縫補補。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頭,清苦的日子讓母親伺弄的活色生香。

  還記得,在我小學畢業前,母親似乎一年四季都在納鞋底。看著長長的麻線隨著母親胳膊的揮動在千層布鞋底上翻飛,總覺新奇,這也許是母親潛移默化中教會我的第一種女工吧。我會纏著母親教我,然后笨拙地戳上幾針,再拿去到鄰居嬸子們那里顯擺換的幾聲夸獎。雖然幼稚、雖然因為不會使用頂針常常手指被扎出血來,可想想都是幸福快樂。

  不記得母親患病的具體年份了,只是記得很長很長。一開始是手腳關節腫大變形,慢慢波及全身關節,發展到現在部分關節錯位。期間看過了很多醫生,總不見成效。現在醫生的結論就是此類病只可緩解,是無法根治的。母親有時候會在我們跟前調侃自己得的是不死的癌癥,每每聽到這話我總會流淚一次。隨著年歲漸高,母親總是不聽我們醫療技術發達、不用擔心費用這些勸說,決絕介入手術治療,她寧愿每天靠著成把的藥物維持著她快速老去的身體。母親是老了,我的老母親真的病了。每天除了蹣跚著短距離挪動到莊門外面和村里的奶奶嬸子們拉拉家常(其實我們是知道的,這些奶奶嬸子都是自發自愿過來陪母親,替她消除寂寞的,真心謝謝她們的良苦用心)剩余的時間只能躺在那一方土炕上。那些奶奶嬸子偷偷告訴我,在門口聊天時,母親總是向著孩子們回家的方向張望,總是盤算那個孩子該回來了。我知道她是多么希望像年青時那樣張開臂膀迎接自己的孩子,可是......現在的母親只能是嘴上說說,這些,她已經無法做到了。

  每次回家,給母親洗洗頭發是她做喜歡的。她總說除了我和她孫兒,別人幫她洗頭發都覺得很疼。一邊洗著一邊也會想起我們小時候兄妹三個排成一排趴在炕沿上等母親給我們洗頭的場景。三個小腦袋順從地任由母親撫弄,可現在我的母親卻像個小孩子一般,順從地按照我的指揮抬頭、低頭、擦干、梳理。殘酷的.歲月啊,祈求你放過我的母親吧!好讓我們有更長的時光陪在母親身邊。記得去年一次回家忘了給媽媽洗頭,責備自己的事情。城里有朋友催促,走得急,臨出家門都一直覺得好像有什么事情沒有辦似的。直到車子行駛在高速上,先生說回家讓我給他理理頭發,才猛然想起說好了這次回去是要給母親洗頭的呀!回來后,給母親打電話報平安時我哭了,為自己忘記了最不該忘記的事情而哭。雖然母親在電話里說沒事,這次讓你爹爹洗洗吧,下次來了你再給媽媽洗。可是我依舊不能原諒自己,下次、下次......母親能等得及幾個下次,還有幾個下次的時間留給我去忘記啊!

  每當夜深人靜,就想著母親被病痛折磨了一個白天,現在安睡了嗎?睡著了是不是就沒有那么疼了?想啊,想啊,所有的想都無能為力,恨不得當即就打電話過去。瘋長的思念讓一個又一個夜晚變得暗淡漫長。有時候也會猜想,母親這會兒又疼了睡不著的時候在想什么呢?她會不會想到自己往昔如月光般清秀的面龐,會不會想到如星星般明亮的目光,會不會想到拿給能給孩子任何庇護的有力的臂膀。

  母親老了,日漸沉默,和孩子們相聚除去叮囑孩子們愛惜身體好好過日子之外,更多的只是默默地將慈祥的目光一遍又一遍留在孩子們身上。每次離開,母親都不會刻意挽留,她知道那是徒勞。孩子們長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可是那無助和不舍卻深深地、滾燙地烙在孩子的脊背上。每次回去都是興高采烈,每次離開又總是淚眼婆娑。離開時,我總把淚強忍住停留在眼眶里,怕母親看到了又該扯心。

  過節了,千萬句節日祝福千萬元紅包有用嗎?這些能讓母親的病軀不在疼痛嗎?能讓母親丟開拐杖輕快地行走嗎?能讓母親毫不猶豫答應乘我的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嗎?母親節,我要回家去。哪怕是看著母親刻滿滄桑的臉龐、看著母親渾濁無光的眼睛、看著母親絲絲如雪的白發,我要在母親身邊過節。因為我知道孩子們才是母親最期盼的明媚陽光。

  母親節,惟愿天下所有的母親安康!

母親節經典散文5

  昨天是母親節,是全世界獻給偉大母親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讓每一個做兒女的為母親獻上一份愛,回報母親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反哺母親那最無私、最無怨無悔的博大的愛,確實是一件能夠最令母親開心釋懷的事情。想一想有多少文學和影視作品、多少歌曲和戲劇,都對偉大的母親進行贊頌和謳歌,但是卻總覺得,這些作品在圣潔厚重的母愛面前,都顯得有些蒼白和寡淡,正可謂蘸盡三江五湖水,寫滿華夏九州地,也說不盡母親對子女的.慈愛之心,也報不完母親對后輩的哺育之情。

  循著我們自己成長的足跡去體會和感受母親的愛,就會深深地感到,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圣潔的,母愛是博大的。母親育兒成長、盼兒成才、望子成龍,可是又有哪個母親會真正期盼子女對他們的回報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既使做子女的真心孝敬母親,可是又怎么能夠因為抵得上母親對我們那巨大的、無私的付出呢?

  感知天下慈母心,含辛茹苦育兒孫。

  熬煉青絲結白發,蹉跎歲月刻皺紋。

  厚澤勝過三江水,思盼牽繞五更魂。

  儕輩藉此明祖訓,成才須要報深恩。

母親節經典散文6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想起這首詩,我不禁想起我的母親。

  5月13日是母親節。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位母親,我也不例外。我的母親是一位平凡的家庭婦女,長的很漂亮,長長的披肩發,瘦瘦的身材,眼睛水汪汪的,象一泓深不可測的深潭;黑黑的眸子,象綴著的兩顆黑寶石。她愛笑,一笑就會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眼睛笑起來好象兩汪彎彎的`月亮,好看極了。

  別看母親愛笑,她對我平時可嚴格了,我一旦犯錯,她絕不饒過我,當然,她并不是打我,而是用深刻的道理感化和教育我,我很尊敬我的母親。

  今天是母親節,我要給母親一個驚喜,送一個大大的“禮物”給她。送什么呢?我思前想后,搜腸刮肚,都不知道該送什么東西給她。喔!對啦,要送就送一張精美的賀卡給她,當然嘍,這張卡必須由自己制作,寫上為母親祝福的話,然后神不知鬼不覺地放在她的枕頭下,讓爸爸提醒她。

  想到這,我不由得興奮起來,“心動不如行動”。我馬上找來我所需要的一切東西,帶著愉悅的心情,哼著小調,就著這些材料我精心地為母親制作了一張精美的賀卡,最后一步,這是該寫點什么,寫點什么呢?我的眼前浮現出母親為我每天洗衣做飯的情景,浮現出母親晚上輔導我學習的情景,浮現出我病中母親守在床頭為我喂藥的情景,還有母親為我雨中送傘、嚴寒中送毛衣、風雨中等待我放學的情景……哦,母親,你是天空,兒子就是你天空下的云彩;你是大樹,兒子就是你遮蔽下的小草;你是花園,兒子就是你花園中的一朵。

  我想到了,于是欣然拿起筆,在賀卡上寫下:母親,您辛苦了,我永遠永遠都愛您!祝母親節日快樂,天天開心!

  晚上,母親拿著我的賀卡,一邊讀一邊輕聲流淚,她沾滿淚水的眼睛靜靜地看著我,是那么親切、那么柔和,充滿著慈愛和溫暖,雖然我睡著了,但我感覺得到那淚是滾燙的。

母親節經典散文7

  母親節到了,到的很突然,到的讓你毫無準備,到的讓你措手不及。

  你還在忙什么呢?你工作停下來的時候,你是否在母親身旁?你知道母親老了嗎?你知道她體弱多病嗎?沒有?是嗎?你可能捶胸頓足,也可能沉默不語,有一點可以肯定,你一定是愧疚的。

  去年的去年,你曾暗暗許下諾言,一定要好好照顧一回母親,一定要好好孝敬母親,或一定要給母親一個驚喜,但你是否早已忘記?

  你或許做到了,卻發現并不如意。更多的人發現自己是個說謊者,食言的人。為什么小小心愿無法實現?為什么小小諾言付之東流。沒關系,母親節給你了機會,然而,你卻木訥了,你一籌莫展,這又是為什么?

  我們啊我們,總有一百個理由,一千個理由,搪塞過去,敷衍過去。什么時候,在母親面前,我們變成了表演家,我們變成了偽善者?

  母親并非愚昧,再愚昧的母親也是聰明的,因為母子連心。你想什么,她就知道什么,她想什么,你未必知道。但是她想的絕對比你簡單,她想的絕對比你長遠,這就是母親,偉大的母親。

  但母親是極其平凡的,平凡的讓你無動于衷,平凡的讓你司空見慣,平凡的讓你自以為是。

  你慢慢淡忘了母親的含辛茹苦,你慢慢淡忘了母親懷里的哺乳,你甚至慢慢淡忘了母親對你的祝福。這又是為什么呢?沒人可以解答,只有你心里最為清楚。

  你也懂得,在母親面前,不管你幾歲,我們都是小孩,這是我們的幸福,這種幸福是任何其他幸福不可替代的。但你就是想得到,卻做不到,好像這天底下,沒有比這孝敬更難。你完全曲解了母親,其實,母親是天底下最容易款待的人。

  她只需要你輕輕的問候,輕輕的安慰,輕輕的歸家,輕輕的擁抱。然而,這一切都被我們忽略了,好像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降生自然而然,母愛自然而然,祝福也是自然而然。

  而我的朋友XY,拼命對她小小的兒子叫喊:“一命賠一命!”,原來,她原本可以打掉胎里的這個兒子,她完全有理由,因為她的男友離他而去。我只能感嘆,又一偉大母親誕生。我也感嘆,我們都是可以被打掉的人,然而,我們卻生下來了,這就叫偉大。

  有的人有母親,有的.人卻從此沒有了母親。對此,說實在的,我有點嫉妒,你們還有媽媽,而我卻沒有了媽媽,如被人遺棄的孤兒。我是愚蠢的,我沒讓母親過上好日子,我將永遠不可能過上好日子,這是后來才懂的,但為時已晚。

  母親節來了,來的有點突然,你毫無準備,母親卻沒有任何責怪。只需你一個問候,一個短暫的團聚,或是陪她逛一次街,就如兒時,母親帶你去游玩,只需一次,一次就夠了。其實,母親根本不需這些,她最想的就是見到你看到你,見到你的平安歸來,摸摸你的手,摸摸你的頭,其他,什么都不需要。

  母親節是淡淡的日子,也是酸酸的日子。母親節到了,為何我們集體失語?為何我們的心總是酸酸的、沉沉的,有點茫然不知所措?

  因為我們的借口太多,因為我們的進化太快。我們為什么不配過這屬于你,但又不太屬于你的節日,無需捫心自問,只需拿出行動。

母親節經典散文8

  桃花含笑,梨花帶雨,又—個春意盎然的母親節來到我們面前。此時此刻,我多么思念我慈愛的母親,母親去世時我身居海外,家人怕影響我的學習和工作,沒把噩耗告訴我,我沒能為母親送終盡孝,是我終生的遺憾、每想到此情此景,我悲痛萬分…

  說來母親命苦,母親出生于富裕家庭,但十歲上父母雙亡,只有與妹妹相依為命,依靠過繼的兄嫂生活,家里家外的所有財產均歸過繼的哥哥所有,舊社會女兒是不能繼承父母遺產的。后來其兄托媒婆找人家把她姐妹先后嫁出門去。父親和母親結婚之前曾有過婚姻,母親嫁給爸爸叫“續賢”,沒爹娘的孩子沒人疼。

  母親生了我們五個孩子,我上邊有兩個姐姐,我是長子,下邊還有弟弟、妹妹各一人。母親嫁給爸爸后曾經有過幾年的好日子。爸爸把母親由家鄉接到北京來,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就十分不易了。因為農村家里有老奶奶、爺爺、奶奶、大伯、大媽……一大家子人,那時的習俗是父母健在就必須在一起過,就像《大宅門》和《四世同堂》那樣,農村俗稱“伙里過”。所以能讓你出來就真的太不容易了。母親在北京過了幾年的好日子,在北京生的我。但好景不長,沒幾年父親病故了。母親中年喪夫。父亡故后,母親回到老家。大伯一看我母親帶著五個孩子,沒有一個能干活出力的,都是張嘴吃飯的。所以提出分家。爺爺沒辦法同意把家分了。所謂分家,就是不再管我們飯吃了,就分給二畝地。母親死活不同意分家,沒人聽,還是把我們分出來了。母親為了我們五個孩子挑起了沉重地擔子。

  家里養了兩只雞,很難叫“養”,因為人還沒有吃的,那里有喂雞的飼料?農村的雞好養,早起把雞窩打開把雞放出去,這一天就甭管它了,它自已找食吃,晚上自己會跑回來,如晚了還沒回來,就放開嗓門大聲“咕”、“咕”幾聲就跑回來了。沒飼料喂的雞下蛋少,但也下蛋,到下蛋的時候就會跑回到下蛋的專用雞窩,下完蛋它“咯咯嗒”、“咯咯嗒”地叫幾聲告訴你下完蛋了。我從雞窩里把蛋撿出來,當手中握著熱乎乎的雞蛋,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會高聲叫嚷著“娘,雞下蛋了”,同時把雞蛋放到母親的手中,母親臉露笑容,趕快把雞蛋放進一個用麥桿編織成的筐子里。舍不得吃,那時我們家不知道雞蛋的味道。母親把雞蛋攢起來,攢夠十幾個的時候拿到集市上賣掉,換點錢好買點鹽和燈油。

  母親為了我們姐弟兄妹吃盡了苦,白天下地,晚上紡線織布。棉花是從別人扔掉的“落地花”撿拾的,撿回來先要把粘連在棉花上亂草一點點的收拾干凈,然后用壓花車把棉花籽壓擠出來,再用彈棉花的弓把棉花彈熟,搓成“布緝”(用一根像筷子一般粗細的木棍為軸把棉搓成有空芯的圓柱)。用“布緝”上紡車紡線,線紡成后要經過漿線、掏經、上弦,再一梭一梭地織成布。這些活多數是母親在夜里熬夜做的。布織好后拿到集市上賣掉,換點吃的'。

  盡管母親想盡各種辦法,辦法還是有限的。再再也沒辦法了,母親把剛十三、四歲的大姐叫到里屋關上門,我偷偷的把耳朵貼近門縫聽母親和姐姐的談話。“大妮,娘跟你說點事。”“娘,麻事?”“你看咱家這日子,娘想給你說個人家”,“娘,…”聽大姐哭了,一會,娘也哭了。“娘也舍不的你,可有什么辦法呢,你到人家也吃口飽飯,咱們家里也少張嘴。”

  大姐出嫁后,一點也沒減輕母親的負擔,由于家里年令最大的孩子嫁人,減少了一個重要幫手。母親更累了。家里的災難也接二連三。比我大一歲多點的二姐病倒了。二姐的病一開始母親沒有放在心上,窮人家里的孩子,沒吃少喝得病是常事。沒想到二姐的病一天比一天重,盡管病的不輕,還是沒的吃也沒有錢看病。后來發展降到臥床不起了!這時母親才關心起來。關心是關心,但仍然沒東西給她做點好吃的病號飯,也沒錢給她請醫生看病。母親聽人說那個“廟”里神顯靈、能治病保平安。母親就跑到廟里,燒香跪拜求神后包回一包“香灰”,回來給二姐沖水喝了。二姐的病不但沒有見好,而是一天比一天重了。一天傍晚,一直不愛說話的二姐開口叫了聲“娘”,“怎么樣,二妮?”二姐待了半天才很不情愿地說:“娘,我想吃碗面!”這是二姐第一次請求。母親知道二姐快不行了,滿面流淚,“二妮,等等,娘給你做去。”母親趕快到鄰里家借來半碗白面粉,還沒等母親把面條趕切完,我看到二姐口吐白沫、呼吸急劇,趕緊叫“娘,快點,二姐不行了!”母親看著二姐痛哭:“孩子,娘對不起你呀,你連碗面沒吃一口就走了。”

  二姐走后,母親在精神上受到沉重打擊。經常跑到二姐墳上痛哭,每次去她都是偷偷的,不讓我們知道。有幾次被鄰居發現勸說回來,有時我們不見母親了,就趕緊到二姐墳上去找,母子在二姐墳前痛哭一場。

  二姐的死讓母親蒼老了許多,也讓母親想了許多。有一天,母親把我叫到面前,對我說:“孩子,娘養活不了你啦,你出去逃命去吧!“”娘,我不離開你!”“咱們家德留個根呀!”。

  母親含辛茹苦把我扶養成人,對母親的恩永遠報不盡。真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兒子想念您老人家。

母親節經典散文9

  母親節一詞對國人來說,可以說是個“舶來品”。1906年5月9日,美國費城的安娜?賈薇絲因母親不幸去世悲痛萬分。在次年母親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組織了追思母親的活動,并鼓勵他人也以類似方式來表達對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處游說并向社會各界呼吁,號召設立母親節。她的呼吁獲得熱烈響應。1913年5月10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案,由威爾遜總統簽署公告,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至1948年安娜謝世時,已有43個國家設立了母親節,如今這一舉措引起世界各國紛紛仿效。

  國人的孝道始盛于西周,周人治理天下已將孝道作為其禮樂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孝“善于父母為孝”是處理血緣關系以及親親間基本內容,包括孝、慈、良、順、友悌等倫理道德范疇,是處理政治關系以尊尊為基本,內容包括忠、信、節等。社會最基本細胞是家庭,因忠孝二者相較,孝比忠更基本。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用筆尖贊美母親。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將一位普通母親的愛與偉大的革命相聯系,被世人所仰慕。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游子吟.孟郊;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等等等等……

  百事以孝為先,孝心沒有標準,他源自每個兒女對自己長輩的一種愛和尊重,是發自內心的愛。孝順孝順,孝和順是不一樣的,順是順從父母,做父母希望做的,而孝是做自己認為對父母好的,自己認為父母需要的,其實也就是尊敬老人,贍養老人,讓他們過更好的生活,在物質上精神上都盡可能的幸福。父母的愛發自內心的,無求回報最無私。

  可能記得兒時的頑皮,童年的快樂,成人的'幸福,為人父母的憧憬……同時也可曾記得母親孕的辛酸、養的艱苦、育的希望……。今母親節,無論你身在何方,別忘了給媽媽一句節日問候。在身邊的,為她做一頓簡單的飯菜或一個微笑或一個擁抱……,不在身邊的請拿起手中的電話,報一句問候,告訴她你平安、快樂……,感恩路上有你。讓牽掛成為安心。心與心交流,讓愛在相互間傳遞,溫暖彼此間。不要等“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成為悔恨。不要等隔著土堆時遺憾淚水,封口就再也無法開口,淚水連接不了陰陽兩世,錯過了終將后悔莫及。

母親節經典散文10

  母親節那天,在商場里轉了幾圈,姐妹們都為自己的媽媽找到了心儀的禮物,只有我,仍傻傻地跟在人家背后,兩手空空。“小蔣,你也給你媽媽買件禮物寄回去呀!”曹姐捧著一束美麗目的塑岸。

  媽媽是個老實本分的農村婦女,打從我記事起她就沒有空閑過,上山下田忙家務管孩子是她生活的全部內容。為了供我們上學,家里負債累累,媽媽省吃儉用,沒有穿過一件新衣服,還要遭到別人的冷眼與嘲諷。記憶最深的是我們幾姐妹同時上學的那些年,每到周末回家,總能看到媽媽眼里流露出的無奈與喜悅的目光。因為欠下的債越來越多,而且大多有借無還,媽媽再向人家借錢就很困難了。再后來,親友們都疏遠了媽媽。上門討債的越來越多,說的話越來越難聽。人家氣她有錢供我們讀書而沒錢還債。媽媽告訴他們:“你們不要著急,我借的錢都會還給你們的,我有四個小銀行。”二妹妹考上大學時鄰居和親友表面上來慶祝,私下里卻說風涼話:“如今的大學有什么稀奇,只要有錢想到哪里讀都可以。”“讀了有什么用,大學畢業又不包分配。”媽媽對二妹說:“管他分配不分配,只要自己發奮讀書,準有出息的一天。”在農村,一家只要有一個讀書的.,家里就被折騰得雞飛狗跳,我們家姐妹四個,除了我之外,都念了大學,媽媽說欠了債也值。

  如今,二妹已經考上了公務員,三妹也到深圳實習了,只有最小的妹妹還在讀大二,但我們三個可以負擔她的學雜費了。媽媽本來可以松一口氣了,可她還是把每一分錢看得很重。逢年過節我們回家若給她買一點什么她就不高興,責怪我們亂花錢。媽媽是個要強的人,她希望我們節省下每一分錢早點還掉家里欠下的債,讓她那被沉重的債務壓彎的腰桿早點挺直。媽媽說,給我買什么東西都等到還清債以后再說吧。而一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還清債。因此,哪怕是她的生日她都不接受我們給她買的衣服。去年過年時二妹給她買了一件180元的外套,怕她心疼故意騙她只要50元,沒過多久她居然把衣服50元轉手賣給別人。在城里,像媽媽這個年歲的人都在家休養身子了。每每看到大街上那些扭秧歌打腰鼓的婦女,我就忍不住在心中拿尺子丈量仍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的媽媽跟她們的距離,就深切感悟到鄉下母親的不易。

  還是給媽媽打個電話回去口頭祝賀一下吧!我拿起電話按下了那個熟悉的號碼。電話撥通之后我感覺嗓音有些發顫:“媽媽,今天是母親節,祝你節日快樂!”媽媽聽我解釋了半天才弄清這個節日的意義,她哈哈笑著說:“城里人就是名堂多,什么母親節呀,我們鄉下可聽都沒聽說過,反正哪一天我都是你們的母親!只要你們快樂,我天天都快樂!”

  眼淚如潮水般涌出我的眼眶。我在心里默默地為鄉下勞碌的母親祝福,也為天下所有沒有母親節的母親祝福。

【母親節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母親節的經典散文03-10

母親節散文03-10

快樂母親節散文08-19

母親節隨想散文03-10

母親節的溫暖散文11-21

母親節記憶散文11-21

母親節的禮物散文11-21

母親節優美散文03-10

母親節的回憶散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