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端午節的記憶抒情散文

時間:2024-07-10 07:48:20 端午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端午節的記憶抒情散文

  春天的風越過甘肅甘南,吹綠了臨夏黃河兩岸,燕來了,柳綠了,艾草也竄出一米多高。站在高處,已經是滿眼綠色、青翠欲滴了。不知放羊的小伙伴們,誰喊了一聲:“端午節快到啦!”

端午節的記憶抒情散文

  端午節的前幾天,阿奶和媽媽們都相約到集市上購買端午節所需要的祈福用品,上小學的二姐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購置了五彩線,今年她要自己動手縫制荷包。

  荷包叫香包,也叫香囊,臨夏人稱呼為“絀絀”或“耍貨”。荷包的樣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叫“絀絀”把布和綢子剪成尕方塊,上下縫上兩塊不同顏色的三角綢子,由里到外翻過來,繡上各種圖案,填充上包有松香、白芷、雄黃、艾葉、熏草等香料的棉花,然后把兩面的角絀起來,兩面用針縫上絲線穗子,用一根線穿在頂上,這樣一個既簡單又好看的荷包就作成了。細看荷包有迷人的造型,細聞有淡淡的清香。

  還有手巧的阿奶和媽媽們,用布和綢子采用傳統的方法絀出尕貓、尕兔、尕豬頭等。端午的當天掛在尕娃衣服前襟的鈕扣上,各種小動物造型的荷包隨著孩子們的跳動,成了鄉村一條移動的動物園。不時有阿奶和媽媽們抓住玩耍的尕娃,相互攀比各家婆姨的手藝,評說今年誰家的婆姨做的荷包好看。

  更有手巧的阿奶和媽媽們,用布和綢子絀出兩個尕老虎,縫在尕娃衣服肩膀的兩側,孩子們順著街道到外亂跑,仿佛自己就是尕老虎,到處炫耀。

  還有更講究的阿奶和媽媽們先絀一個大虎頭,再絀出三瓣的胡椒、兩瓣的雞心、桃子、蘿卜、葫蘆等,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用一根線穿起來,分成三綹縫在大虎頭的下面,這就是西北特有的背負型荷包。大虎頭荷包在尕娃們后領子下面一綹一串的像風鈴一樣吊著,隨風飄舞,雖然沒有悅耳的鈴聲,但能聞到那撲鼻的芳香。

  放學后的二姐拿出事先購制的五彩線,她要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制作自己的荷包了。二姐制作的是最簡單的棕子荷包,她先找一塊質底稍硬一點的紙條,把它折疊成尕三角后展開,在里面放上裝有松香的棉花后折疊成棕子狀,然后在上面繞上各種顏色的彩線。二姐做針線活的手藝當時不是很靈巧,常常顧此失彼,一會線松了,一會繞錯線了,還分不清黃、白兩種顏色的線。我就幫她挑出黃線和白線,一縷一縷地遞給她。二組終于做成了大小不一的荷包。她把荷包按照由大到小的順序串起來,下面再吊上一綹長穗子,在荷包穗子中間穿有兩粒明亮尕珠子,一個晶瑩易透的荷包就做成了,真是漂亮極了。

  出于好奇,我也跟著二姐用彩線學著繞棕子荷包。剛開始繞出來的不是稠密不均就是稀疏不嚴,繞了兩個后就慢慢就變好了,我也掛上了自己親手做的荷包。

  端午節到了,大人們早早把楊柳枝插在自家大門上,還在楊柳枝上用繩子吊一顆紅蒜。說到吊紅蒜,自然有它的來歷。

  傳說,古時西北地區兵荒馬亂,在逃難的人群中,只見一個婦女身上背著一個大一些的尕娃,手里卻牽著一個尕尕娃在大路上奔跑。將軍覺得很奇怪,就命人把婦人抓來盤問,原來婦女背上的尕娃是她丈夫的前妻所生,現在孩子的親娘已經去世,牽在手里的尕娃是她親生的。婦人的丈夫出門在外,兩個尕娃由她撫養。

  婦人說:“我的尕娃萬一死了還能生養,要是我后背上的娃有個三長兩短,我怎么能對得起我的丈夫,又怎能讓他的親娘在九泉之下瞑目呢?”

  將軍聽了婦人的這一番話很受感動,他想在這個世道上哪還有把繼子背在自己身上,卻把親生的孩子牽在手里的后娘呢?

  將軍詳細地詢問了婦人所居住的村落后,就讓她放心地帶著兩個尕娃回家去,并告訴她:“明日一早,在你家大門門栓上插上一枝楊柳,再系上一顆紅蒜,官兵一見到,就不會進你家了!辈⒏嬲]她別把這事泄露給別人,并傳令三軍,凡看見門栓上插著楊柳枝并系著紅蒜的人家,一律不得入內,誰違反禁令,一律按軍法處置!

  心地善良的婦人回到莊上,把將軍叮囑她的話忘掉了,他把這個秘密告訴了鄉親,一傳十,十傳百,每家每戶都在自家的大門上插上了楊柳枝,并系上了紅蒜。

  第二天正好是端午節,官兵們一進莊子,就看到各家大門上都插著掛有紅蒜的楊柳枝,就悄悄地撤走了。

  正是這位不知名的婦人用她善良無私的愛感動了將軍,才使得將軍對她有了惻隱之心,她又用大愛無疆的善良救了全莊和鄰村的鄉親們。

  為了紀念這位普通農家婦女,從此以后,每年的端午節每家每戶的大門頂都要插上楊柳枝系上紅蒜,祖祖輩輩相傳至今。這不僅是風俗習慣,更重要的是善良的傳承。

  中午時分,孩子們會戴上大人們事先準備好的荷包,并在手腕上系一圈用各色絲線搓成的花線,還在耳朵門里抹上桔紅色的雄黃。母親會告訴孩子,不點雄黃蟲子會跑到鼻子和耳朵里去的,不纏五彩花線,蛇會纏住手腳的。

  端午節,這個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習俗,雖然過法各有不同,但是企盼平安、幸福、健康的愿望是一樣的。祛邪祈福,永遠是端午節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題。用荷包祈福未來,借助尕貓、尕兔、尕豬頭,表示生生不息;借助老虎的勇猛威武,祛除邪惡之氣,借助魚兒鉆蓮,寓意男女愛情;借助葫蘆石榴,期盼多子多福;借助大棗、桂圓、蓮子之名,諧音早生貴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回憶起老家的端午節,心里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那一個個快樂的場景又浮現在了眼前……

【端午節的記憶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又是一年端午節抒情散文12-05

記憶中的那個端午節散文03-10

記憶中的端午節小學作文650字11-29

描寫快樂的抒情散文11-22

畢業祝福的抒情散文11-26

生日祝福抒情散文12-02

生活感悟的抒情散文12-01

畢業祝福的初中抒情散文11-26

畢業祝福初中抒情散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