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之濟南印象散文
記得那是一個冬季,哪一天我是記不起了,在好友秦華國、李忠和王曉寧的陪同下,我懷揣著喜悅,親吻著嬌媚的陽光,手牽著有些冰涼的細風,徜徉在濟南的大街小巷,護城河邊以及大明湖畔。
初識濟南,心里感覺有些新鮮,眼睛跟隨著腳步的移動四處游曳著。那一天,有好幾個地方被烙在了心里,我恐隨著時光的消逝,漸漸淡忘,便用手機留下了一些圖片,以供日后在閑暇時,泡上一壺茶,回味細品……。
一、解放閣
我是個路盲,只會讓腳步跟著心走,而心隨著眼睛走。突然間,我看見遠遠的路邊廣場上有一座閣樓,煞是雄偉。四周車水馬龍,每一個人的臉上寫滿了祥和安寧,濟南人的生活是如此的舒緩與恬靜,與閣樓相互映襯,相得益彰,便欲一探究竟。
我慢慢的接近它,仰望著它時,但見閣樓頂端中央有一橫匾,上書“解放閣”三個燙金大字。順著閣基拾級而上,在閣基中部平臺石壁處,石壁上鑲鉗著一塊黑色大理石橫碑。目視著大理石橫碑,“解放閣”三個大字發出耀眼的光茫,似乎在向世人展示它的豐功偉績。仔細一看,原來是陳毅元帥所題。我的心隨著字的光茫被無限放大,仿佛穿越在濟南戰役中馳騁沖殺,硝煙中,整個濟南被染成一片紅色。硝煙褪去,眼前的濟南紅墻碧瓦,麗日高掛,即便是現在這樣的隆冬,滿街穿流不息的人們,臉上依然寫滿了笑意。
二、護城河
輕輕的,漫步到了護城河邊。原以為,我會領略到白雪的風韻。睜大眼睛,并沒有尋到雪的芳蹤。在一座不知名的小橋上,清風拂柳,任長長的柳條輕撫著我的面龐,欣賞著柳條隨風搖曳出婀娜的舞姿;清澈的河水緩緩流趟,遇到河中裸露的奇石,便象老情人似的來一個激情的擁抱;陽光打在長長的河面上,激起一串串金色的漣漪。看著這一切,我早忘了與雪兒的約會。
越過小橋,順著河岸前行,整個河道時不時的盛開出一朵朵溫馨的白花,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沉在水中,有的浮出水面,有的被用峨卵石圈起來,供人們飲用和觀賞。在附近居住的男女老少,有的有的挑著桶,有的拎著水壺,有的托著盆前來汲取飲用。遠來的游客們則紛汾把手上的礦泉水倒掉,去汲取這天然的甘露品償。空著手的,當地人便會用汲水的杯子舀一杯給你償鮮。
我啜了一口,那感覺,如同戀愛時的初吻,今生是忘不了了。 又經過一座小橋時,岸邊一字兒排開的,是長長的一列花船。花船兩岸是一望無際的垂楊柳,柳枝上柳葉兒很少,有的柳梢上還附著幾片的新綠。但柳枝上綴滿了苞,似乎在與冬寒抗爭。河面上籠起一層裊裊的水氣,如夢如幻。濟南人如同這座美麗的城市,溫馨、和諧。明天的濟南,如同枯柳爭春一樣,會更加朝氣勃勃和蒸蒸日上。
三、趵突泉
不觀趵突泉,遺憾留濟南。想起朋友對我說的話,我從護城河岸走到文化廣場后,穿過廣場,便看到趵突泉公園了。
公園看起來不是很大,但很別致。小橋流水,典雅生輝;亭樓樹柳,倒影亂睛;燈籠高掛,喜氣盈盈。在途經趵突泉的路邊有一池,池中有一對海豹在穿梭。我驚嘆于海里的生物怎么能在淡水里存活。我不禁尋思著,作為人類的我們在各種環境下都應該快樂的生存。我們應該象海豹那樣,不能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怨天尤人。這或許就是生命的`真諦吧!
走過海豹池,映入眼簾的,是一排小巧玲瓏的亭廊,亭廓下站滿了人,我擠進人群,只見碧波輕漾,霧氣騰騰,紅色的鯉魚成群結隊,翩翩起舞。在池的中央,一字排列著三朵雪白的水花,水花大如行軍鍋,如白蓮盛開,不停的綻放著……。
我終于見著了這聞名中外的趵突泉。在趵突泉的身后,左右各有一碑刻,左邊石碑上刻的是“趵突泉”三字,右石碑刻的是“天下第一泉”。心隨著目光不息的激顫著,只見清澈見底的水被樹和山印染成一塊巨大的碧玉,碧玉上鑲鉗著三朵璨璨的白蓮花,紅色的魚穿梭其中,這亂眼生輝景象,簡直就是傳說中的雞血玉發出的光芒。
我從未見過這樣清亮透明的水,也從未見過如此璀璨的泉。據說,濟南的泉很多,比較有名的多達七十二個。其中最為有名的當數這趵突泉了。濟南氣候宜人,在這寒泠的季節競然感覺不到一絲寒意。濟南人為人敦厚友善,熱情好客。如同地底蘊藏的溫泉,熱情、溫暖、奔放!
四、大明湖
如果說趵突泉是濟南最閃亮的明珠,那么,大明湖則是濟南最華麗的名片。從趵突泉公園出來后,伴著夕陽又到了大明湖。
進入大明湖,首先入眼的,是一座非常俊秀的閣樓。閣樓直插云天,底部橫匾上書“超然樓”,樓的中部橫匾上書“湖光山色”,在樓的頂部亦有一橫匾,上書“超然致遠”。
我豈能放棄登高攬勝的機遇,便與華國扶梯而上。在樓頂端走廊,環樓輕繞,涼風習習,但卻掀不起一絲涼意,或許是遠山橫亙在城北阻擋了入城西風的緣故。
環眼觀望,整個濟南城盡入眼底。天已經被夕陽染上了紅,正在慢慢擴張;遠處的枯柳已輕輕的穿上了紅色的晚妝,宛如濟南嬌媚的少女即將會見情人時臉上漾起的羞色;天空已被撕成幾片紅色的綢,隨風飄落在大明湖中,把大明湖平靜的湖水燒得通紅。我差點誤以為是誰家的玩皮兒在湖里放火。這紅紅火火壯景,如同新春慶典燃放的焰火。這不正是濟南人性格和生活的真實寫照嗎?
古老的濟南城和溫柔的大明湖相互輝映,正在用火一樣的熱情創建和和美美的新生活。我不禁想起“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詩句來。雖然我沒有見到荷花,但大明湖這張明片已被深深的鎖在心里。
下了超然樓,我并不滿足于眼里的收獲,還想沿湖細細的咀嚼。一路走來,但見小橋垂柳倒影如畫;老翁沿岸垂釣如詩。悄悄的,月亮也從暮色的遠山輪廓爬了出來,垂掛在柳梢上;暮空中的星星也睜開了眼,眨巴著的眸子向你不停的放電。湖岸邊濟南城的霓虹燈也散發出醉人的誘惑。
夜風輕送,湖里蕩起的是一個個五彩的夢幻......。留連往返的我今夜恐怕又將失眠抑或多夢。
五、漱玉堂和老舍紀念館
漱玉堂是一代詞人李清照的主館,建在趵突泉公園內,供游客的瞻仰。進入漱玉堂,一尊清麗脫俗的石膏像閃入眼前,這便是詞國皇后李清照的塑像。我讀她的詞不多,但我知道她是中國歷史上 最為有名的女詞人。
我恭恭敬敬的給這位女文學巨匠鞠了三個躬。心想,要是自己也能在文學上有她一點皮毛就好了。看了她筒介,我也禁不住輕聲吟到:
詞國皇后章丘女,不但才高貌亦嬌。
一代詞人青史載 ,千年文著世間抄。
青春安定歌盛世,晚景飄零舞筆刀。
笑傲巾幗懷遠志,即便男子亦彎腰。
老舍紀念館位于大明湖畔,環境清幽,湖光山色相映。準確的說,這里是老舍的故居,這座四合院是老舍先生于1950年買下并在此居住了十六年。后由其子舒乙掛牌成立紀念館,以供游客贍仰。
我對老舍先生的了解,是從中學學習《駱駝祥子》、《茶館》開始的,后來還學過《濟南的冬天》,其它的我就不甚了解了。雖然胸無點墨,但我對文化人還是很崇拜的。
據同行的華國說,濟南有很多歷史名人,在市中心建有文化長廊,但我能說得出名字的,只有儒家的孔子和兵家的孫賓了。如果喜愛中國文化的朋友,在濟南來體驗中國的歷史文化底蘊,定能有不一樣的收獲。
我是很想前去瞻仰文化長廊的,只是因為時間的緣故,而把這個遺憾留待以后去彌補了。希望朋友們來到濟南,不要再帶走任何遺憾了。
六,濟南印象
“多少詩人生歷下,泉城自古是詩城。”婉約動人的李清照和鐵板銅琶的辛棄疾,奠定了這座城市的風雅傳統。
雖然近年有不少人對濟南的整體印象發出一些批評的聲音,諸如保守,不思進取,經濟發展與省會城市不符,魯萊沒落等……。但我卻對它有不一樣的印象。
在濟南居住才感覺真的是家,山色,泉水,湖光,垂柳,靜美迷人。人生活在這里要有相當的靜寂,這里不大受社會變化的風暴搖撼。但是,一個喜歡思索的人,顯然在這種環境是有助于思索的。它是能幫助人消化一切有益的精神營養,從而使一個人生命更有光輝的。
這正如我的朋友秦華國所說,“大明湖是我家的后花園,工作之余,我要么在大明湖邊漫步,要么站在我家陽臺上,倚窗而望,歲歲月月日日……”。
【冬日之濟南印象散文】相關文章:
1.冬日觀海散文
2.冬日陽光散文
3.冬日荷塘散文
4.印象封開散文
6.冬日的隨筆散文
7.冬日隨想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