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崮后一日游經典游記散文
秋,早晨的空氣清涼微甜,陽光不緊不慢,灑在臉上背上,松而軟。車輪輕快,載得動,許多悠閑。
山,近了;斑駁的樹,近了;俏麗的野菊,近了;我們,來了。一道一道的山梁,似碩大群魚的脊背,背著一道一道暖暖的色,這是季節之手,在嫻熟地涂繪。
楊樹的純粹的黃,楓葉的透徹的紅,柿子的誘人的橙,都在層層疊疊深深淺淺的綠波里起伏,艷麗分明。
陽光停駐,耀亮了這秀美山巒,看彩色歲月漫延。平整水泥的路,默默伸向寧靜的山谷深處。
路邊偶現人家,門口掛一塊陳舊的硬紙殼,隨意上書“大鍋全羊”,泛黃的紙,灰黑的字,看不到華美的張揚與刻意的標榜,它只是在告訴路人,如果你餓了,這里有吃的,僅此而已。
停車進得屋來,桌上放著一大盆剛出鍋的羊肉,熱氣騰騰,鮮香撲個滿懷。
夾間里粗大的爐灶上置一口大鍋,灶膛內歡快的火苗紅亮,鍋內羊湯正咕咕沸騰,銀白的鍋蓋關不住誘人的香,正隨了那縷縷熱氣裊裊升騰,鉆進我們的口鼻與腸胃。
捧著敞口的大碗,抓著爛熟的羊肉,于清秋的早晨,坐在溫暖的山間農舍,這是怎樣奢侈的時光。
一路走,一路賞,一路風光。上崮后,三十幾戶的小村,錯落散闊,皆是石砌的小屋,依地勢而造,高高低低,朝向隨意。
村風淳厚質樸,家家出門不懂落鎖,人人目光清澈,面容祥和,皆良善溫存。一彎彎梯田由下而上,白的紅的石塊密密地壘砌,綠的黃的莊稼便錯落有致。
恰是地瓜成熟時節,個大皮紅,光滑油亮,村民們用筐挑,一擔擔把它們搬回家,上上下下,來來回回,不嫌繁累。
汗水里裹著開心的笑,這就是日子,又怎么會嫌。高大的皂角樹身上開滿了朵朵刺花,繁茂的枝葉擋住了歲月的光陰,飲不夠大自然的風霜雨露,看不夠遍山野的美景佳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歲月悠長。山楂、柿子、軟棗、銀杏,全都安然熟在枝頭,又自在落于樹下,沒有誰來著急它們的成長,也沒有誰來催促它們的味道。
牛羊像野菊一樣的遍布山野,慢騰騰地走路與覓食,偶有主人訓話,說它啃了麥苗,隔了林子,聽得到慚愧的臉紅與垂首的懺悔。
清泉澄澈,緩緩滑過,忍不住想要掬水而飲。
炊煙裊裊,在屋頂上方飄展氤氳。
雞鵝慵懶踱步,時而歡歌,時而起舞,時而聚堆閑談亦或發呆。
農婦安祥地坐在墻跟剝玉米,黃金的圓粒鋪滿四周,偶有迸射,于空氣里劃一道金線。
陽光靜靜,塵世原是如此安穩。
貧困戶老A,老實巴交,正接受著原野(民政局干部)的幫扶,挑了滿滿兩筐玉米從崎嶇的更高處走來。
他像一匹老馬抖著鬃毛,“噠噠”地邁著步子,遠遠看到原野,立時手忙腳亂地扔了筐,急不可待撲上前來。眾人皆驚,幾欲逃散,只原野坦然。
卻見他一邊伸出兩只粗糙大手一邊急速沖到原野面前,緊緊握住他的手不放,激動不已地連連叫到:“握個手!握個手!”
原來是他感恩至深的舉動。
這樣原始的反應才配得上是真誠,純粹的就像那碗不摻任何作料的羊肉湯,是貨真價實的溫暖與感動。
村支書憨厚謙和,沒有冗談,笑著埋怨原野帶來太多的飯菜,黑紅的臉膛滿溢羞澀的感激,俱是與這清純山村相配的悅目。
熱情好客的村人用最好的山珍來招待我們。甜而面的果木蟲,香而脆的蚱蜢和螳螂,還有油亮的幼蟬和松軟的`大青蟲。鮮紅的小河蝦與釅黃的雞蛋,色彩明艷,相互映襯,口感柔嫩順滑。
山里人的生活亦可以如此的色香味俱佳。
午后的陽光暖暖,藍天遼闊高遠,我們向更高更遠處進發。
卻始終是梯田、梯田、梯田,層層高過我們的頭頂延展,一牙牙,一片片,一彎彎,零碎而又規整地點染著這個清秋的山谷,少了寂寥的荒野之味,有親切的煙火氣。
想他們輪番播種收獲,肩挑日月。
想他們沐風櫛雨耕作,手轉乾坤。
安之若素。
不由羨慕這份累,這份艱辛,這份簡,這份淡然。
抬頭即見朗月繁星,低首便得流泉翠影。
想那歷代名人遠離塵囂,歸隱山林,只為得一清靜,洗目凈心。端著手機拍照,拍那黃的苦菜紅的花椒,拍那斑駁的紅巖無畏的枳實,還有叫不上名的紫果爬滕、遠樹彩菌,就好像能把這氣息帶回去似的,我們愛惜不已,不知該怎樣才好。站在高處,目光像水一樣流淌,沿著斑斕的樹叢流向谷底,又向上爬,慢慢超越山頂極目,心里便懷了一個空幽的浩蕩,生出無限的遠意來。
天闊地厚,時光簡慢悠長,忘了所有。
身輕如燕,伴清風放歌,在這隔世的人間。
【上崮后一日游經典游記散文】相關文章:
2.騎行游記經典散文
7.上贏經典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