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觀宏村的優美散文
站在離旅館不遠的古老石橋上,面對腳下的清水溪,目視被四周環繞的黑白的馬頭墻,還有一片群嵐的環擁。我的心情似乎在逐漸明朗,人也逐漸變得清爽。
導游或許是本地人,用一口濃厚的鄉音給我們一一介紹路邊的建筑。我隨著人流走過了梧桐樹映襯的石路,走過了那個架在清澈河面上的拱形石橋 ,走過了幽深的陰涼的狹窄小巷。
依稀還記得一兩個有名的大住宅——汪家祠堂,承志堂。在簡短的介紹中,我略品其精髓。隨著時間的消磨,我記憶的電波時常被短路,只是偶爾對幾個鮮明的詞記憶猶新。“清正廉明”是我對汪家祠堂的一個整體印象,其間也透露出一股正義和大氣的豪爽。這里是一代汪室世家的'祖籍,高堂上擺設著許多汪室的名家之第。“吞云吐霧”,“金屋藏嬌”是游完承志堂后我腦海中的遺留的印象。從字面意思看,無言以對的顯示了富貴中的揮霍,和享受中的萎靡。這是當時典型的地主豪宅,看著那些遺留的古跡,宅里的許多裝飾用黃金渡過。此時,我想起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或許,我有點理解那些亂民處于饑荒的時代。
為何我這兩座大宅的印象如此深刻?難道是兩個極端的記憶在互相挑撥?所以才會被鏗鏘有力的砸于我的心中?
安徽的名族服飾特色很是吸引游客,這是我第一天來到此處的另一個重大發現。
我對這里的竹器具極具好感,因為它的工藝帶有雅韻的氣節。竹簡上刻出了悠久文化的字體,也雕出了山水相依的自然畫。竹枝編制的裝飾品花樣多藝,也有實用的農家竹筐。直徑較大竹子則被削制成大茶杯,盛裝茶水時,還可以嗅到一股清淡的竹香。如果,當你細膩的貫徹土居居民的生活,你會發現他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被竹完整的熏陶過,竹香飄逸的穿過每條小巷。
除了這片竹青風景線,我還發現了各種色彩斑斕的綢緞,它們也依戀的繚繞在這片墨染的村落。不同顏色的染印,不同花紋的交織,不同款式的搭配。在這片灰色調子的建筑群中,偶爾展示幾道鮮麗色彩的綢緞也屬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觀光中,我看見許多的游客穿戴著這些花錦,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或許,這里的色彩不僅僅代表著一種美麗,更展示了一段佳話的延續。
我想,這絢爛的民藝足足可以讓我回憶幾個春秋!
【 略觀宏村的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2.安徽宏村作文
3.琳霄觀優美散文
5.游毛樓村優美散文
6.村優美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