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布情的抒情散文
一看到粗布,我的耳畔便會立刻想起那嘈雜的哐嘰哐嘰的織布聲,眼前立刻浮現出一架粗老笨重的織布機和織布機上橫放著的那個又粗又大的線輥子,以及母親或姐姐端坐在織布機上手腳并用忙碌織布的身影。
我是穿著粗布長大的。剛一出生,便在裝滿沙土的粗布土褲里度光陰,整個童年、少年都生活在用粗布裝點的世界里,及至成年,生活中也仿佛一時也沒有離開過粗布的影子。應該說,在改革開發之前,所有生活在農村的人都一律是在粗布里落生,又穿著粗布回到泥土中去。因此,不但是我,絕大多數的農村人都對粗布沒有太好的印象。這不僅是緣于它的顏色單一,更重要的是緣于粗布的那種土氣和那種穿在身上又粗又糙、又劃又剌的感覺。用這種布做成的衣服,無論怎么看、怎么說都無法與美、漂亮、瀟灑等一類形容詞聯系起來。衣服穿在身上,硬邦邦的,非浣洗幾水過后而不得舒適。而那時,衣服的顏色因燃料的問題圖案、花紋早已模糊成一片了。
清楚地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每逢冬天,母親就會把紡車搬到火炕靠近窗臺的地方,就著窗外射進來的光線開始了一冬艱辛而又漫長的紡線。在那吱呦吱呦的`紡車聲中,一根根棉線被抽了出來纏繞在紡車的錠桿上,錠桿上的棉線漸漸變粗變大,最后凝結成一個碩大的線穗子。夜晚放學回家后,我便就著那盞昏黃的燈光完成老師布置下的作業。而每逢此時,母親總是用針將燈草挑大一點,盡量使燈火明亮一些。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夜里,常常是我一覺醒來時,母親仍坐在那里不知疲倦地紡線。來年開春,母親便將用包袱包裹好的一個個線穗子拿到太陽地里去涼曬一番,之后再請會唰機手藝的人來家唰機。從此,織布機的嘈雜聲便不絕于耳了。一尺尺的粗布便在這簡單、機械的重復聲中誕生了。母親對于織布應該說不是行家里手,我家織布的活通常是由大姐和三姐輪流完成的。織布是一個極其辛苦、極其無聊的活,耐不住性子的人根本織不出好布來。織布又是一個極具技術性、靈巧性的活,看似簡單的一個踏板、一個推杼動作,非異常熟練而不得要領。生手織出的布往往接頭紛呈、疏密不一。那時,我總會聽到兩個姐姐剛開始織布時說梭子磨得手疼的聲音,也總會看到姐姐們的手指頭肚被那光滑的梭子磨得似乎要出血的樣子。
農家女兒似乎在這時就已經懂得了生活的艱辛,磨練出了堅忍不拔的頑強毅力。鄉村里,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不管是正直花季的少女還是健壯的小伙,都一律穿著粗布衣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連參加婚喪嫁娶這樣的大事,甚至是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這樣的重要場合,也無一例外地穿著粗布衣服。應該說,那時鄉村的禮儀、男人的尊嚴、女人的美麗、孩子的快樂以及生活的滋味實際上是建立在一幫心靈手巧的女人們所織就的一匹匹粗布的基礎上。
也清楚地記得,年少的我,曾經為穿上一個桃紅顏色的腈綸背心而豪無怨言地犧牲一個暑假玩的時光,起早貪黑地穿梭在黃河灘里那成片的柳林里劈柳條賣錢的情景;更清楚地記得在縣城上高中時,剛一穿上那尼龍針織白色上衣和藍瓦鞋時那種心滿意足的高興勁。可憐,那時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們愛美的夢想,竟然與早日擺脫粗布衣物的糾纏而糾葛不清。
八五年秋天到濟南上大學時,母親給我準備的行囊里邊,不但有粗布床單、粗布枕頭、粗布單子,而且還有兩床粗布被子,棉絮也足有三指厚。那時,有四大火爐之稱的濟南的冬天似乎特別冷。同宿舍里一個家是浙江的同學顯然對濟南冬天的寒冷估計不足,只帶了一條軍用毛毯御寒。看到夜晚他凍得瑟瑟發抖的樣子,我便將閑置在壁櫥里的嶄新的粗布被子拿出來給他蓋上。我說只要你不嫌粗糙,整個冬天你都蓋著就行。八七年畢業時,浙江的同學在我的同學留言本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個在我寒冷的時候給我溫暖的人。”
就這樣,我帶著在學校時的行囊來到了現在工作的單位。幾年后,我的一個忘年交朋友到我的單身宿舍中玩,發現我的被褥確實該換洗一下了,不由分說便將被褥全部弄到了他家里,讓他家屬給我重新做一下。等他再給我弄回來時,粗布被面已被換成了嶄新的絲綢被面,粗布里子已被換成了雪白的洋布。見我那難為情的樣子,老朋友笑著說,你的那套我留下了,粗布單子鋪在身子底下既透氣又解汗,既柔軟又舒服。現在,我就是想找這樣的粗布還找不著呢。
等我結婚時,妻子娘家所做的被褥也全部是清一色的絲綢和洋布,床單也是帶有印花圖案的非常流行的機織成品。從此,粗布仿佛一下子退出了我生活的空間。
這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大大改善,退出歷史舞臺的粗布又君臨天下一般地回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些粗布加工廠也如雨后春筍般茁壯地在農村、城市生長壯大起來。且花樣繁多,品種齊全。夏有替代涼席的口袋布,冬有既保暖又密實的厚粗布,就連睡衣和襯衣也成了粗布制品,只是那種又劃又剌的感覺早已不復存在了。而且顏色也越來越鮮艷,式樣也越來越好看了。
于是,我就想,鄉村粗布的發展進程,實際上濃縮了人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個意識形態領域的發展變化。粗布的發展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鮮活的農村手工業經濟發展史。
粗布,那來自農村、帶著濃郁鄉村風情的粗布,用它那數不清的絲線把城里人的思想牢牢地拽回了那方滋養過他生命乃至靈魂的蒼天厚土,把個無盡的鄉愁、鄉思、鄉趣、鄉樂演繹得催人淚下、生動活潑。難怪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粗布、依戀粗布,甚至是把它作為一種文化來傳承。
粗布,那承載著濃濃鄉土氣息、母愛情懷的粗布,今天已經成為帶著濃郁地方特色的產品,堂而皇之地當作貴重的禮物走向了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或許,在不遠的將來,鄉村粗布這道靚麗的風景線真的會成為鄉村文明、鄉村文化的一大代言品牌而風靡全世界。
【粗布情的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1.情的抒情散文
3.那段情抒情散文
4.同學情抒情散文
5.冬情抒情散文
6.酒情抒情散文
7.落葉情抒情散文
8.秋情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