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菜園抒情散文
父親和母親都已七十多歲,母親去年患了一場病,身體非常虛弱,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家里做些家務活。父親想繼續種那三四畝大田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為此事我曾跟父親作過商討,我說,把地租給本家叔或弟種,每畝地收點錢就行了,你和母親這么大歲數了,就享享清福吧。我話未說完立即遭到父親的否定: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
不種地怎么行?種地,政府不收稅,還有補貼。平時花錢方便多了。更主要的是不種地,在家閑久了會生病的。做過二十多年村支書的父親擺出他不種地的幾條理由。看來父親對土地還是懷有很深的感情的,就像騎士對戰馬,射手對良弓的感情,父親不愿拋棄作為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他不愿享清閑。既然種不了,無能為力。把運河南岸,離家教遠的一畝讓本家弟弟種了,運河北的二畝讓本家叔叔種了,最后只留下一畝半地。
父親把這一畝半地分兩部分種,一畝地種農作物,一年種兩季,一季夏季作物,一季冬季作物。這種農作物的種和收都是有時間的,另外半畝地是在運河北堤岸上,父親全部開辟為菜園。一年四季都可種植。
父親守著這一小片菜園,日子過得充實有序,覺得有一種平淡的幸福味道。
父親總跟我說,看著自己種的蔬菜長得嫩嫩綠綠的,過日子的感覺就濃了,覺得安詳而自足。
父親看不慣別人的打牌,搓麻將,或聚在一起窮侃閑聊。此時,他騎著電瓶車,帶著種菜工具,一頭扎進菜園里,先撒上土雜肥,再深挖細作,清除出石塊、爛草根。又把菜園分成若干小區,根據需要打成堰梗,便于澆水。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父親的菜園出產著各種新鮮時令菜疏。
韭菜、菠菜、萵苣、土豆、辣椒、西紅柿、豆角、豌豆、芹菜、苦瓜、洋蔥、黃瓜、大白菜、勺頭小青菜、芫荽、蒜苗、紅白蘿卜等一茬接一茬茬不斷產出。紅燈籠似的西紅柿,翡翠般的黃瓜,煞是喜人。
守著菜園的日子,父親覺得多了些情趣,少了一些孤寂,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菜園里。辛勤的付出得來的是回報隨著季節的變化,各種各樣的蔬菜,一茬接著一兒成熟了。自此,飯桌就多了許多豐富的內容,生活中就多了一些愉悅和歡笑!父親對菜園子照顧得更加傾心了。早上一起來,他就一頭扎進菜園里每天都忙到天黑依依不舍地才回到家里。有的時候,父親蹲在菜園子邊吸煙目不轉睛地欣賞著園子里五顏六色的蔬菜,仿佛一位畫師在欣賞自己剛剛完成的作品一樣,臉上堆滿了滿足、欣慰、愜意的微笑------
每次回老家,父親都忙不迭的到菜園里去采摘新鮮的菜疏讓我帶著,并說:“放心吃,沒上化肥,沒打農藥,是無公害綠色產品。”有時是父親親自給我送來,不得閑就托人捎來,
這不,前幾日父親托本家三叔順便捎來一大包豌豆角,一包小青菜,妻剝了豌豆粒煮飯吃,贊不絕口。吃在嘴里,濃濃的父愛在心頭。油綠的青菜經清洗更加清碧,青菜燉豆腐,味道鮮美,妻說:“老爸捎來的`新鮮青菜,就是為我們送來健康,要多吃。”我和妻把一大碗“青菜燉豆腐”中的脆生生的青菜吃個精光。
如今,年邁的父親依然天天勞作在他的菜園子里,家中依然有吃不完的新鮮蔬菜,我每次回老家都會去菜園。日子長了,我理解了父親,父親種的不僅僅是一塊菜地,種的是一種心情、一種樂趣。每當看到那些掛滿架子的黃瓜,低垂的茄子,長長的豆角等成熟的果實,父親笑了,笑得滿臉皺紋如菊,精神燦爛。
菜園豐收了,又吃不了,父親摘了菜,整理好,拉到集市上賣掉,換些錢。父親告訴我:一年來,這半畝菜園的收入不比種農作物差。種園是忙了些,但心情舒坦了,感覺身體也比以前硬朗多了。前些日子,又花了近三千元購買了澆園設備:小型汽油發電機及噴灌機。遭到老母親的反對:這么大歲數了,還能再活六十年?哪來那么大的勁頭。可父親不這么想,菜種上了,長得挺可愛,總不能看著嫩嫩綠綠的菜苗旱死吧。
我的老父親,只要您老人家能從種菜過程中獲得幸福,快樂,作為兒子,打內心里是高興的,永遠支持您。
【父親的菜園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2.菜園小記抒情散文
5.父親的菜園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