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樹下的女孩散文隨筆
去合肥“非物質(zhì)文化遺園”看櫻花,車子在路上飛奔,太陽從云層里鉆出鉆進,濕濕的空氣充滿了春天的氣息;依著窗戶看著外面忽忽而過的風(fēng)景,總是喜歡這種漸行漸遠的感覺,流動的風(fēng)景,散落的村莊,一襲水洼,一脈山川。.沿途草木那淺淺的枯,淡淡的綠,粉粉的花,春意在悄悄的泛濫,抵不住的風(fēng)情,看不完的新蕊,興奮,激動,期盼之余,卻涌來淡淡的惆悵,櫻花之美,美不過一場傷感的記憶;曾經(jīng)有個人,就如那場寂寞的櫻花雨,慢慢消失在時光的深處,留下了永恒的記憶。
思緒悄然飛到了20年前的春天,我在某大學(xué)參加美術(shù)培訓(xùn)班,午后坐在櫻花樹下,落英繽紛,閉上眼,花瓣拂過臉頰癢癢的感覺,那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遠處隱約飄來毛寧的那首《等你在老地方》,迷糊入睡間,卻驟然聽得雷響,在驚醒的一瞬間,看到一個大男孩留著散漫的長發(fā),戴著厚厚的眼鏡,一件紫紅的夾克和灰灰的牛仔褲 ,全身上下多的就是口袋,衣服上點點滴滴沾滿了各色水粉顏料,一看就是一個充滿藝術(shù)氣息的“另類生”,他盯著我一邊看一邊在畫夾上飛速的畫著,看到我慌張的要起身,他把畫夾轉(zhuǎn)向我,用誠懇而又略帶乞求的眼神示意我別動。我看到身上落了一層的花瓣,還有地上那無數(shù)的落紅,確實是一幅極美的景致,只好保持剛才的姿勢,。
后來,他天天下課就到培訓(xùn)班來,一開始不好意思,站在離我不遠的.地方注視著我,雖沒說話,一個眼神,心仿佛就在溝通 ;后來就干脆站在我旁邊給我講解點,線,面,比例,輪廓,打底,明暗交界線。慢慢的那些石膏,靜物,人物頭像在我的筆下也開始“活”了起來;他又把他曾經(jīng)用過的那本《素描基礎(chǔ)知識練習(xí)》送給了我,我的畫技進步很快,我也知道了他有一個好聽又好記還有點特別的名字:“檀香山的檀,曹沖的沖”。
兩個月,我們儼然是戀人卻又不是戀人,是師生卻又不是師生,櫻花開了,櫻花也落了,可是我們卻經(jīng)常在那片櫻花樹下不期而遇。
今天來看櫻花,我莫名的就把那本書翻了出來,書已經(jīng)陳舊不堪,散發(fā)出淡淡的霉味;書的封面已脫落卻用膠布粘連著;翻開書從中散落了幾頁,我竟然無從安插,看著那似曾熟悉卻又忘記的內(nèi)容,還有那早已發(fā)黃發(fā)霉粘連在書頁里的櫻花花瓣,心里涌起了一絲失落。
青春如同一本新版的書,在初次閱讀的時候會被圈圈點點,還寫下注釋,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無論時間過去了多久,書頁如何殘破,也許我們會忘了書的內(nèi)容,那印記卻依然存在,依然清晰。恰同學(xué)少年,風(fēng)華正茂,以畫交友,以書傳情的往事都已過去了,也許書的主人早已經(jīng)忘了曾經(jīng)有過此書,也忘了曾經(jīng)贈與書的人,而由此衍生的一段純真而又青澀的校園情懷卻深藏在記憶的深處;那些熟悉的石膏,靜物,人物的寫生圖像,一幅幅又漂出書本浮現(xiàn)在眼前,往事卻已如煙矣。
到了“非物質(zhì)文化遺園”的大門口,看到大幅的宣傳畫:絢爛的櫻花,繁花似錦,如云似霞,美得讓人眩目。就在我們準(zhǔn)備買票的時候,旁邊有個戴眼鏡的中年男子手里拿著買好的門票,還有一個卷起來的畫卷,巴巴的向我們走來:“請問,你是紅雨吧?”我驚訝的抬眼看去,那厚厚的眼鏡片,那大大的眼睛,還有中年男人的儒雅氣質(zhì)!澳,檀沖?”他忙不迭的回答:“是,是,是檀沖!謝謝你還記得我!”他顯得很激動和手足無措。
驚訝之余我們一行幾人進了園,邊看櫻花邊聊這些年的過往,才知道那年我高考以后,他找了我很多年,他想如果我還記著他,就一定會來看櫻花的,他只是不相信那棵櫻花樹下發(fā)生的只是一場夢或一個錯覺;當(dāng)他打開了那年他畫的那幅《櫻花樹下的女孩》,我心里涌起絲絲的酸澀,眼里霧蒙蒙仿佛飛進了雨點。
【櫻花樹下的女孩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1.松樹下散文隨筆
2.愛情樹下散文隨筆
4.寂寞櫻花散文隨筆
5.櫻花雨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