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散文隨筆
對中國古典詩詞偏愛有加,但對其詞句的合轍押韻一直存著敬畏之心,究其原因,是現在寫這方面文章的人越來越少了,也包括我,這讓我的內心感到糾結,特別是今天,浮躁的社會,思想文化觀念的新舊沖撞,讀詩詞的人會感到落寞。當王振鳳老先生雙手顫抖著將整理得很四致的《夕陽紅詩詞》放在案前,我的眼前一亮。
學生時,曾有一段時期,我們瘋狂的熱愛著中國古典詩詞。記憶中詞句的凄美與傷感莫名其妙的總讓人浮想聯翩。那時,望見窗外散淡的云朵,看著片片楓葉飄落也許會輕吟上幾句,然后自我陶醉其間不知所終,充其量屬于自娛自樂范疇,直待歲數漸長,才感到一種缺失如影隨形。
讀王振鳳老先生的詩詞,可以比較坦然比較隨意的去讀,印象中老先生的音容相貌很清晰,也很自鳴得意,恍惚間,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給了你一片寧靜,一片向上的空間,我想,在這位75歲老人的筆下,我們潛意識中正在一點點缺失的東西漸漸凸顯出輪廓或者說一露端倪。
王振鳳老先生年輕時也許不怎么愛好詩詞,但當時工作需要或者說政治需要,讓他拿起了筆,去謳歌他生長和耕耘的土地,在他的世界里,你可以讀懂屬于他的那份熱愛和期盼,然后,這么多年過去,試著去想想,愉悅、感悟甚至喜不自禁,老先生的詩詞或多或少的會帶給你無窮盡的樂趣。因此王振鳳老先生的詩詞,見出了傳統與古典藝術相互嵌入的情懷,見出了那個年代的烙印,更貼切的說也許會看見一圈圈風蝕的年輪里生命的體驗。
承鋼是王振鳳老先生生長和工作的地方,承鋼也是中國釩鈦磁鐵礦綜合開發利用技術的發祥地。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冶煉釩鈦磁鐵礦的高爐巍然屹立,曾讓多少風華已逝的耄耋老人心潮澎湃,他們退休后,拿起筆去抒發自己的情懷,去贊美自己的企業,那是一種怎樣的熱愛,讓人想起來禁不住自豪和感慨。在王振鳳老先生的詩中:鋼鐵工人意志堅,千難萬苦只等閑。紅鋼烤流胸前汗,風吹背后刺骨寒……鑼鼓響,歡樂聲,廣闊體場人海興,紅妝銀發秧歌扭,勁搖花扇卷春風……等等詩句比比皆是,其實,這應該是鋼鐵工人生產和生活中的真實寫照,遠望藍藍近看清,晚霞映水明彩燈。寒冬賦滿北國情,皚皚白雪吻晶冰---詞句中的描寫有的大氣磅礴,有的形象逼真,有的詼諧幽默,讓人浮想聯翩,從中可以看出王振鳳老先生扎實深厚的功底,特別是一些詩詞中流露出思想性、教育性強,對當前斥責歪風邪氣,弘揚正氣,構建和諧社會,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引導青少年茁壯成長具有指導意義。王振鳳老先生詩詞中給予我們的,我想更多的是真情流露,是體猶健,鬢已霜,精神爽,人雖暮年,雄心不老,笑對夕陽,也似乎喧囂的鬧市中,見到的那一捧綠地,一種驚詫和欣喜溢于言表。
同朋友相聚時,也或多或少的`說起過詩詞,但絕不是附庸風雅,大家所說的最多的莫過于蘇東坡,那些通俗易懂又能引起共鳴的篇章,讓人回味,而我覺得要是自己下筆去寫身邊的、工作中的一些感悟,那一份感動和想法,未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以前讀詩詞,并沒有給我太多的感觸,所以我現在常覺得,太容易太經常提起的東西反而是最容易忽略的東西。乃至讀了王振鳳老先生的詩詞,詼諧幽默,甚至是順口溜,打油詩,便開始對瀟灑樂觀的老先生感起興趣來。
我們應該感謝詩歌,是詩歌帶給一代人豐厚的精神食糧,是詩歌陪伴著一代人心靈的成長,她讓我們隨時代進步與時俱進,她讓我們找到了重新審視生活的視覺,去思考,去撫慰那顆浮躁的心靈。
對詩詞的熱愛,似乎正成為王振鳳老先生的精神田園,特別是談到自己的詩詞,那種自豪,那種飄逸。也讓我們看見了退休后老年人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我想,不管生活無常的變化還是跌宕起伏,這影響不了一位老人用真心抒發對黨的熱愛及內心情感的點滴開懷,特別是當詩歌真正成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時,我們會對那份美好的憧憬肅然起敬。
時常想起那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那是大境界,大情懷,那是操勞一生的老年人的一種感悟,我在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只有認識到生活的美好,他才會進入到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1.收之桑榆成語故事
3.淚滿天
4.伊人如霞
5.涼月滿天
6.滿天的星星
7.繁星滿天作文
8.為愛放手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