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老家的蠶豆優美散文

時間:2018-12-19 16:10:16 優美散文 我要投稿

老家的蠶豆優美散文

  老家的冬天,沒有象北國雪花紛飛銀妝素裹那樣的嬌嬈,也沒有象海南溫暖如春瓜果飄香這樣的嫵媚;它只是介于南北之間那四季中的一個寒冷的季節。來海南工作已三十多年,農時二十四“節”已不甚記得了。但是,當日歷上翻到“立冬”,我就會想起老家冬天里收獲的曾經幫助我們度過缺糧難關的蠶豆來。

老家的蠶豆優美散文

  我的老家在人多地不多的粵北山區,早年,只靠一年兩造的水稻根本無法解決吃飯問題。“民以食為天”。人們為了解決這個“天”大的問題,就設法在冬季里再種些雜糧來彌補糧食的不足,這就是種“小冬”的由來。“小冬”的作物主要是蠶豆、小麥和番薯。蠶豆的淀粉含量高,好吃;也是加工粉絲的上好原料;它的植株有“根瘤”,很省肥;豆苗又是優質有機肥。相比之下,小麥“吃”肥多,番薯不耐寒。所以,農民種“小冬”多數還是蠶豆為主,其他種得少些。

  農諺云:“寒露過三朝,涉水要尋橋”。過“立冬”交“小雪”,天氣已經很冷了。辛苦了大半年的農民,還沒有好好地休息一下,又不得不迎著凜冽的北風赤著腳泡在寒冷刺骨的泥水里,種下一畦畦、一壟壟的蠶豆和小麥.看著他們那因凍裂皮膚而流血的手腳,我才真正懂得:我們碗里的一粥一飯,千真萬確是農民用血汗換來的啊!

  蠶豆似乎很理解農民的疾苦,它們長得很快,也少見有蟲害。但對來自北方的寒流,還是要用“熏煙”的辦法來抵御。當聽到縣里的有線廣播傳來“寒流消息”和防寒“通知”時,人們就在豆田的周圍燒起一堆堆稻草,火堆生出的濃煙就象給大地鋪蓋上一團團白色的棉絮.在濃煙中,任憑寒流大施淫威,而“小冬”作物卻安然無恙。

  “冬至”前后,蠶豆開花,小麥孕穗。蠶豆花又多又好看,尺來高的豆苗上,每個節間都有對生的兩朵花;拇指大小的花瓣中間有一塊黑斑,就象是一雙雙明亮的眼睛。站在高處一看,白色、紫色的蠶豆花與金黃色的油菜花共繪出一幅絢麗多姿姹紫嫣紅的彩色畫卷。使人完全忘記了此時此地還是數九寒天的冬季。蠶豆的花大多數都能成為豆夾。“大寒”過后,成熟的豆夾粗細長短跟大人的手中指差不多。每個豆夾里有三、四粒小手指節大小的豆兒。人們把豆夾都摘回來曬在場上,用扁擔敲出豆兒,曬干后大部分交到國家的糧站,換回“荒月”可購買大米的“糧卡”。我上初中讀書的時候,恰逢國家連續三年遭受自然災害,糧食緊張得很。當時每人每天的口糧不足二兩大米,外加一些蠶豆和番薯絲。國家為了保護下一代,想盡千方百計讓讀初中和高中的學生每天吃夠六兩大米。這就把那些用蠶豆換來的“糧卡”發給我們。在學校,我們每年有三四個月是用這些“糧卡”買米吃的。現在回想起那段餓得兩眼冒黑圈的艱苦日子,心里還是很難受的!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業的建設。老家的'農民們在“科技興農”英明決策的指引下,科學種田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在農科所的專家們的悉心指導下,大家認真精耕細作,經于實現了畝產噸糧的奮斗目標。加上通過落實計劃生育措施,人口自然增長得到有數的控制,到八十年代后期,老家的人們終于解決了溫飽問題。

  前兩年,曾托摯友回老家探親順便捎些蠶豆來嘗嘗。他回來后大發感慨:春節前就托了九里十八村的親戚和朋友,頗費周折才弄到三四斤蠶豆。原來俯拾即是的蠶豆,現在已很少人種了。是啊!現在農民的大米都吃不完了,當然不再會去種換糧食的蠶豆和小麥。他們要種其他更有經濟效益更適合市場需求的作物,以使生活盡快地富裕起來。現在,已經很久沒有吃到老家出產的蠶豆了。雖然每逢冬天來臨時,都很難抹去纏繞在心頭的對蠶豆的眷戀之情。

【老家的蠶豆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1.老家的味道優美散文

2.回老家的散文

3.老家的三棵梧桐樹優美散文

4.老家深秋的鄉野散文

5.老家抒情散文

6.遠去的老家抒情散文

7.經典散文:老家的疙瘩湯

8.我那老家的媽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