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之行散文隨筆
山城重慶,未去之前,想象的是群山環繞,城市繞山巒建起,霧蒙蒙的,熱烘烘的,繁華、熱鬧,氣勢龐大。置身其中,感覺到的是山的氣魄,水的溫婉,高樓大廈立于山之婀娜的胴體之上,吊腳樓將裙擺點綴的古色古香。輕軌游走于水之上、山之中、山水之間,是城市中最為清晰的脈絡。在這里,地平線的隱秘,百度地圖的無奈,讓人覺得困惑神秘,來不及探究,我們在有限的時間挑揀著奔向他的聞名。
三吃火鍋
下車,拖著一臉的'疲憊,橫穿商業中心,一睹解放碑風采后便奔著火鍋去了,跟莊進了一家裝修普通陳舊,食客滿座的店里,服務員是為四十多歲的當地大姐,身材矮小,相貌普通,動作干練,說話簡潔,菜上齊,每人一瓶香油便可以開吃了。啊~~,這火鍋也真是不客氣,一口下去,五官麻木,面紅耳赤,看旁邊人吃的神清氣爽,我們卻是擠眼扇舌,滿頭大汗,想著過后看見火鍋應是望而生畏,沒想到出門便覺得意猶未盡、念念不忘。二次吃火鍋在一家古色古香的院子里,這次更有了氣氛,外面是滂沱大雨,我們也沒了一次吃火鍋的矜持,辣到口舌麻木,依然堅持滿筷子往嘴里送,最后竟也酣暢淋漓,辣的過癮;重慶人多數吃的都是麻辣鍋底,大概覺得三鮮鍋不夠味、不帶勁,我們卻覺得口感醇厚、味道鮮美。鴛鴦鍋中,紅湯火熱、清湯淡雅,應該都給點個贊的。三次吃火鍋是同事在當地的朋友請客,地方選在久聞的火鍋一條街,整條街看起來普普通通,裝飾構造都是很久以前的了,甚至有些破破爛爛,沒有半點講究有排場的意思,但店里店外,食客滿座,熱鬧非凡,這次的火鍋沒了前兩次的野性,口感柔和,辣的平和,我們也終于吃的氣淡神輕,細細品味了每樣菜品的滑爽與脆香,彌補了前兩次的遺憾,再看看當地人,多的是兩桌一拼,兩大鍋并立,提一壺自家釀的白酒,吃的酣暢,喝得盡興,與富麗堂皇中矯揉高雅相比,這里的重慶人吃的是實在,圖的是自在。
夜游朝天門
華燈初上,夜幕降臨,熱浪漸漸退去,重慶人的生活才剛剛開始,吃、喝、打、吼,熱鬧非凡,漫步江邊,觀洪崖滴翠,看落日余暉映于江面直至沉沒,兩岸火樹銀花,街市如晝,游吊腳群樓、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感受重慶人的熱情、激情,體驗這座城市的熱鬧、繁華。
于兩江之上溫重慶之夜,那種燈火輝煌、流光溢彩不同于他方,霓虹燈千姿百態,神采飛揚,讓這座立體都市盡顯妖嬈,于“一代天驕”游船之上看這人間的燈火圣境,想象此刻若有人推杯換盞,定是不醉不歸。這里盡管燈火連天,璀璨華麗,光芒盡放,使人熱情洋溢,卻沒有燈紅酒綠,鶯歌燕舞的奢華萎靡之感。延朝天門向兩側放眼望去,重慶像一只展開翅磅,立于兩江河畔的鳳凰,最美麗動人,使人流連忘返。碧水蕩蕩,山巒逶迤,又猶如盛裝出嫁的新娘炫彩奪目,于清清碧水旁整裝描容。盛裝打扮的游船,來來去去,似乎忙碌著節日的隆重慶祝。我們于繁華盛時歸去,未曾見華麗漸漸褪去,留下點點爍爍、恬靜優雅的重慶,想象當墨黛漸現,萬物沉寂之時,這座城市也應累了、倦了、沉睡了。。。
觀三峽風采
游三峽,就不得不說三峽工程,有驚嘆、有惋惜,感嘆三峽大壩恩澤于民的巨大功勞,惋惜一帶千古絕唱的美景氣韻寥寥。車到夔門,我們終究是沒有勇氣登上白帝城,去一覽夔門天下雄之風姿,想象即使依舊朝霞如錦、彩云繚繞,畢竟少了四分之三的風骨體魄,能有多少氣韻猶存。不過北方人對水很是翹首以盼,而三峽最讓人向往的就是山水相依。在碼頭遙望夔門今日景象后,便登船休息,船于半夜兩點起航,微波蕩漾,黛山墨水緩緩而過,與以往旅行不同的是多了份寧靜安心。瞿塘峽在深夜于睡夢中穿過,醒來便到了巫峽,盡收眼底的是神女溪的美景,碧水如綢、綠樹蔥蔥。換乘小船向神女峰游進,峰巒婉轉婀娜,整個是柔柔順順、潤滑清涼之感,船到神女峰便返回。想象若真正能到了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處,定是世外桃源,或是置身山中,與當地藥農采一回巫山三寶,應比這遠觀神游更愜意。這里,相傳美麗的神女仰面而躺,是等待愛人的歸來,雖說故事結局給人遐想,但憑著這優雅綽約的風姿,寧靜安詳的神韻,能把她周圍熏染的水靈地精,集靜、清、綠三絕于一身,不是仙境、勝似仙境,那結局定是王子歸來、歲月靜好。
順江而上,河道漸寬,西陵峽也沒了往日江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的景象,相比之下,原來的三峽是帥氣硬朗的漢子,如今的三峽更像是嫵媚嬌羞的小女人,各有風姿,也就不用相比惋惜了。
腳步匆匆,印象漸淡,但我記得這座城市她美的干凈、美的水靈,期待楓花盛開之時,我能再一覽芳容!
【重慶之行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2.西安之行散文隨筆
3.重慶散文隨筆
5.湖南之行隨筆
6.北京之行散文
7.后山之行作文
8.靜夜之行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