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小人書的年代經典散文
七十年代,是物質、精神極為貧困的年代,那個時候,人們精神生活的最高享受,有三件事:一是按時聆聽家家戶戶安裝的有線廣播,革命樣板戲百聽不煩,《智取威虎山》楊子榮的“穿林海”那女老少都會哼幾句,《紅會赤衛隊》韓英的演唱,讓人熱淚盈眶。第二件事就是傍晚十里八里的攆去看露天電影,老式的“三戰”電影——《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一次又一次的攆著看,百看不厭。第三件事就是看小人書了,那個時候,對于我們無課外書看的學生來說,擁有一本小人書看,簡直就是饑餓中得到的一份漢堡包,叫人幸福不已。
那時候小人書十分盛行,便宜,五分錢也可以買到一本小人書的,我們沒有錢購買,一本《真假猴王》是一角五分錢,相當于一天的勞動日的價值,買不起就千方百計的借書看,擁有小人書的人很是珍惜書,沒有特殊的過硬關系,人家是不會借給你的。
根問和我是“鐵哥們”,他父親有兩本小人書:一本是《三打白骨精》,一本是《真假猴王》,他父親是鎖在箱子里的,一般情況下難以得手,一次他表現好,他父親高興,打開箱子,取出兩本書,答應他看半天后歸還。根問如獲至寶,揣在懷里,第一時間跑來和我分享,看著滿頭大汗的他,我把他緊緊地摟在懷里。
在故鄉村前的那個竹林里,在鳥聲的伴奏下,我們孜孜不倦的閱讀小人書,讀讀文字,看看畫面;看看畫面,在讀讀文字,有時候凝望畫面,久久不忍心翻過。我們崇拜孫悟空,仰慕孫悟空,他騰云駕霧、變化多端、斬妖除魔,最羨慕的是他的金箍棒,可大可小、可粗可細、可高可矮,讓我們浮想聯翩。我們交換著看,一遍又一遍的看,文字和畫面幾乎都可以背下來,不覺的日頭已落,根問這才急急忙忙朝回跑,生怕耽誤了歸還的'時辰。
久久的我們,沉浸在那兩本書中,多少次在夢里,孫悟空和我們在一起。
隔好長時間,我還想看那兩本書,就死磨活磨纏根穩,偷取那兩本書,終于在他父親走親戚的那一次,我們得手了,根問用楔子小心把鎖扣撬開,拿出來那兩本書,我們在小河邊的柳樹下享受,正當我們沉浸在書里哈哈大笑的時候,“啪”的一聲脆響,一根鞭梢重重落在根問的身上,跟問的父親如同一個兇煞的妖精,惡狠狠的站在我們面前,根問嚇哭了,準備逃跑,“敢跑?我就打斷你的腿。走,和我回去。”根問抱起兩本書,乖乖地和他父親回去了,我深深知道,根問免不了他父親的一頓毒打。我尷尬的站在柳樹下,傷心極了。
第二天的黃昏,垂頭喪氣的根問和我一起,相邀在家鄉的最高峰——尖尖嶺上,看著他滿身的血印子,我們抱在一起哭了,久久的,久久的哭了,然后,靜靜地坐下來,看西天燃燒的晚霞,微溫的晚霞,輕輕舔著我們的臉,和臉上的淚珠。
【懷念小人書的年代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1.懷念父親經典散文
2.懷念母親經典散文
3.懷念昨天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