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年味濃又醇優美散文
作為華夏民族,從虞舜時期就已經開始的春節,是每年必須舉行的最為隆重的節慶活動,迄今已逾4000余年,因而過年不僅成為每個人繞不過去的情結,并且越來越莊重,越來越來隆烈了。而一個遠離故鄉,久居外地的人,若能回到家鄉過春節,那感覺將別有一番韻味。唐?王建《十五夜望月》說: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在武漢連著過了好幾個春節,這思鄉想家的情愫,特別是希望體驗一下家鄉現時過春節的感覺,便覺格外的強烈。不過話又說回來,若僅僅單純是為了過春節而回家鄉,則又似乎完全沒有必要。花冤枉交通錢不說,這來回的折騰,而且還得什么都得重新購置,又將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剛好因為太多的事情,急切需要回去處理。我也因而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再也沒有了花冤枉錢的心理負擔,心情舒暢地返回到我工作、我生活多少年的家鄉。也因此,在家鄉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
當我回到闊別多年的老家時,變化可真是大得不得了,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自從江西遷居而來的這個已有200余年的老垸子,如今東倒西歪的垮了不少,有的已變成殘垣斷壁,弟弟的老房子雖在,但也是風雨飄搖的危房。鄉親們全都搬離了這里,全都住進了新建的樓房。令人稱奇的是,再也看不到一間平房了,全都是越建越漂亮的樓房,有條件早建的房子如今有不少又更換成新式的。我的童年時代就是在這里度過的,屋后還有兩邊的山林,房前的竹林還是池塘,自然留下了太多的回憶,又因為母親去世過早,父親后來也走了,那些酸楚的、苦澀的、甜美的往事,填滿了我的胸臆。
讓我欣慰的是,弟弟因為建房子、嫁女兒,背了一身債。自打工從北京回來后,那么多債務他一次兌付完畢,可以說無債一身輕了。弟弟說,難得回家一趟,就在這兒吃飯吧,咱們可得好好地聊聊。弟媳趕緊走過來說,你弟弟立了大功,可我在家也沒閑著,田里地里的農活沒丟,因為風調雨順,糧食收成創了記錄;另外還打了零工,也掙了一些。她還開玩笑,借吉人天象,你一回來家里可就不一樣啦。該有的東西也全都買了回來,你倆個有了孩子的侄女都來這里過年,到時你一家人怎么也要來這湊個熱鬧吧。
多年未見的新知舊友,還有一起工作過的同事,除了出自于內心的.問候、關切,要說的話就像扯不完的棉紗,永遠沒個完了。除了需要處理的事情以外,今天去這家聊聊,明天去那家說說,便成為當下最主要的事情。張繼承、張家林、陳金斗、張濤、伍理松……,一個個問起了在外的情形,每每也都要求務必吃過了飯再走。還有老干李志奇、謝建訓、陳銀秀,也都給予了熱情的問候。
骨頭斷了還連著筋的親戚,多少年了未見面,自然今天這個來明天又是那個到,還有今天去這家走走這家明天去那家看看,舅老表、內兄內弟、妻妹……,一見面驅寒問暖的那個熱情勁頭甭提有多熱烈。特別是妻侄訂婚的喜慶場面,更有多年未曾見面的遠親近鄰在這里終于會面了,需要說的講的太多了,竟不知從哪兒說起,因而那個親熱呀友誼呀歡樂呀甭提有多熱烈。
逝者如斯。一天緊接著一天,就在首尾相銜的這種狀態中度過了20來天。淺略一思忖,可依然還晃如昨日。來不及思考,來不及回味,歸期就到了,因為那邊的事不能再拖,我只得帶著些許的惆悵返回新的居地。
【家鄉的年味濃又醇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1.龍濃的年味散文
7.俗味優美散文
8.淡的真味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