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小孩上學經典散文
八十年代初,我們那里的孩子們都是八歲開始上一年級,F在的孩子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六歲就開始上學了,是孩子們變聰明了呢?還是發育變早了?再或者,其實我們那時候人家城市里的孩子就是六歲上學,只是我不知道罷了。
七歲那年,我試著上了上學,那時候,不像現在要求這么嚴格,不要戶口本呀什么的,只要你自己說,夠年齡了,就可以了。母親說,你跟小伙伴們一塊兒去試試唄,反正你玩也是玩。這樣,我就去了。
那時候,老師們檢測一個孩子智力發育水平,就是讓你數數兒,從一數到五十的,就算是通過了,能數到一百的,就算高智商了。好多孩子只能數到十,再往上就不會了。那時候的家長,哪里有什么閑工夫來給你早教,一早打開門,你就瘋跑去吧,反正那時候也沒什么汽車、人販子之類的。一到吃飯的點兒,大人們就紛紛在房前屋后高喊:“#¥%,回來吃飯嘍!”所以孩子們會玩的把戲一大堆,文化知識卻都近乎為零。
我也一樣沒有人教,卻不知道為什么能輕松地數到一百,并且還能很順溜兒的再從一百倒著數回來。那時候,鄰居家已經上了高小的孩子們,經常在我們這些沒開竅的小土豆們面前顯擺他們的知識。那時候他們經常背的一段是:1+1=2、2+2=4、4+4=8、8+8=16、16+16=32,依次類推,越加數越大。其它的小土豆們,大約只能數到8,一般過了10,就蒙圈了,可我不知道為什么,能輕松地加到一千多,甚至比上了高小的還要厲害。面試的老師說,你一看就小,你必須數到一百才行啊。于是我就飛快地數到了。見老師還猶豫,我就說,我還能倒著數。老師說是嗎,那數數看。于是我又飛快地倒著數完了。就這樣,我在七歲的時候,上了一回小學。
我的這次上學,時間很短。開學幾天后,因為我偷偷拿了一截小粉筆頭,被同學給告了老師,老師把我給罵了,那個男老師很兇的,讓我在外面罰站,我就自己哭著回家了。母親一見我哭,大怒,沖到學校,把那個男老師罵了個天昏地暗,然后扛起我的小凳子就回家了,就這樣,我的第一次上學,就這么夭折了。其實母親不是那么不講理的人,也不是那么的潑。只是,當時我們家的情況特殊,父親沒了,母親自己帶著我們,她非常怕我們在外面受委屈,所以,她不自覺地讓自己變得強悍起來,張開翅膀,護著我們。
然后八歲那年,我正式開始了上學。僅僅一年,我變得很懂事了。一年,在大人們來說沒什么區別,可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卻會成長很多很多。
開學那天,是大姐送我去的,我記的非常清楚。
大姐是我們那里名人,因為那時候,村里能考出去的孩子,很少很少,而大姐就是其中一個。并且大姐一年級一直到考上中專,那么多年,考試一直都是全校第一,所以老師們都認識她。大姐那時候已經上了班,是專門趕回來送我上學的。我記得當我們分好座位坐好之后,我透過窗戶,看到大姐正在教室的外面低著頭,用腳尖在踩一個什么東西。大姐梳著兩根麻花辮,陽光照在她的身上,她低著頭。那個畫面,我記憶深刻。后來跟大姐說起,她自己都不記得了。
就著大姐的盛名,我順利地當上了班長。并且,我也在以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老師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八年后,我也是我們那一批孩子中,惟一一個考上中專的,盡管再后來中專學歷一文不值,可我們也是拼了全力去考取的,有些事只能說造化弄人。
一年級的時候,有的同學是真的不開竅啊,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好笑。有個叫小英的女孩,學習非常差。有一次語文課上,徐師讓大家提出課文中不懂的詞語,老師給大家解釋。那篇課文是《太陽、地球、月亮》,大意是地球繞著太陽跑,月亮繞著地球跑。小英同學站起來,說老師,那個“球繞”是什么意思?徐師被弄蒙了,說什么“求饒”?小英同學說,就是“地球繞著太陽跑”,這里面的球繞,什么意思?
我們班里還有個留級生,姓盧。盧同學看起來很聰明,猴兒精猴兒精的,不知道為什么會留級。盧同學以為他能當上班長,所以對我很不屑一顧,凡事都要壓我一頭。有一次,徐老師心血來潮,說,今天這堂課,你們把所有的生字都抄寫一遍,誰寫得又快又好,就是班里的尖子生。一般來說,這個桂冠都是盧同學的,因為他比我們大一歲,又都學過了這些東西。可那天,我耍了個小心眼兒,就是課本明明翻到了第十課,實際卻是在寫著第十五課的生字,每當盧同學低頭的時候,我就趕緊翻看后面的,然后在他抬頭前,把書翻到前面。盧同學一看我速度那么慢,就很得意,也放慢了速度。所以最后當他還有兩課沒寫完的時候,我已經站起身來,去交作業了。徐老師表揚了我,說我是最尖的尖子生。盧同學抹著眼淚坐在下面看著我,他心里一定在說,這個騙子,這個騙子。
二年級的時候,一個叫俊霞的女孩的故事,讓我記憶深刻?∠际莻很愛傳舌的女孩,有一天上課,徐老師一進屋就直接把俊霞叫到了前面,問她下課的時候在女廁所里說什么了?∠急粐槈牧耍f不出話。徐老師大發雷霆,暴怒得像頭獅子?∠家痪湓捯舱f不出,只是不停地哭。徐老師還不解恨,又讓俊霞站到了高高的講桌上,面對著大家,讓她自己說,剛才說了什么話。徐老師在下面連珠炮似的說了什么,我記不得了,但我記憶深刻地是,俊霞同學站在講桌上,渾身顫抖,她哭得非常厲害,她的短發凌亂的遮住了臉,并且完全被眼淚鼻涕和汗水給打濕了。我們都被嚇壞了,全班鴉雀無聲。就那樣,俊霞同學一直站在講桌上哭,徐老師一直在下面咆哮,整整一節課。下課后,徐老師還不讓她下來,于是很多別的班的學生圍在我們教室窗口門口看。我們是村里的小學,老師也都是本村人,所以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老師們都了解。當時俊霞同學的爸爸常年在外面工作,家里只有一個老實本分的母親。所以后來我想,這也是徐老師膽敢那么囂張的一個原因。換作是我,抑或別的家里大人很剽悍的孩子,她肯定是不敢的。
三年級的時候,我們終于跟全校有名的“徐大哥”同班了。徐大哥全校無人不知,連老師們都這么叫他。這是因為他實在是太大了,大,一個是他個頭高,再一個就是他留級,他的三年級整整上了四年,以至于他最后輟學,終生的學歷都是——小學三年級。徐大哥比我們都高出一頭多,他每天俯
視我們,面帶微笑。是的,他總是面帶微笑,即使不停地留級,也從不煩惱。他明顯并不傻,他跟我們做游戲,跟我們開玩笑,跟我們賽跑,就好像我們原本就是他的同齡人一樣。他家里窮,買不起本子,連五分錢一大張的白紙也買不起,那時候我們大多數孩子都是買那種紙,然后自己裁開來訂本子?伤I不起,他只能買更便宜的草紙,就是用來給死去的人當紙錢的那種黑草紙。他用那種紙訂本子,并且在上面認真的寫字,一年又一年。長大后,我一直懷疑老師們是故意發壞,否則為什么不讓他往上升呢?讓一個孩子在三年級讀四年,一直到他輟學,這根本不可思議。我無意中傷母校,可是,這真的讓人難以理解。奇怪的是,他的家里人,對此也習以為常,難不成,他們也當他是傻子?
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跟我的同桌打架。同桌是個非常漂亮的小男孩,家境非常好,穿著跟我完全不一樣的衣服,徐老師非常喜歡他。盡管四年來,我一直都是徐老師班里的班長,可我知道,她不喜歡我。我覺得,就是因為我家里很窮。我總是穿著班里最舊的衣服,背著最舊的書包。盡管母親為我洗得干干凈凈的,可是,它們確實很舊。徐老師是個年輕的姑娘,她喜歡那些穿著非常時髦的衣服的孩子,哪怕他們學習成績不好。我的同桌就是那樣,家里有錢,他整天穿著在農村很少見的小背帶褲子,兩條黑色的背帶特別刺眼。我們倆打架,徐老師讓他坐下,卻罰我站著。我站了一會兒,實在氣不過,就一下坐了下來。徐老師直直地盯著我,說你站起來!我說我就不站起來!她說你為什么不站起來?我說因為你不公平!她說看你那樣,也知道你長大沒出息!我說我沒說我有什么出息,用不著你在這說!她說看你那樣,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呢是吧?我說我沒什么了不起,可也用不著家里給學校蓋房子然后才能當老師!徐老師的爸爸有些錢,給學校蓋了一間教室,學校就讓她當代課老師了,這是我們學校公開的秘密,也是徐老師最聽不得的話。徐老師被我氣蒙了,過來扯我的胳膊,讓我出去,我把小胳膊一輪,把她甩開,說你再動我,我就叫我娘來!
現在想起這句話來,有幾分玩笑,可是我卻深深地感謝我的母親,是她,用她的方式,讓我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活的勇敢,活的有底氣,進而活的自尊。
初中時,我們的學校是就近幾個村子聯合起來辦的.一個中學,一共三排平房,我的初一初二,都是在那里上的。初中的老師,都是有教師資格的老師了,有公辦的,有民辦的?刹还苁裁崔k,老師們的工資都不高,所以,他們都有自己的第二職業。我們的語文老師,家里養雞,所以,他的身上,始終有股雞屎味兒。數學老師,是個木匠,他的衣服上頭發里,經常會有鋸末。英語老師是個泥瓦匠,鞋子上褲子上總是有水泥點點。歷史老師是難得的有城市戶口的,她的丈夫是學校附近農場的一個領導,所以,她總是一幅很滋潤清閑的模樣,穿著打扮也很是洋氣。她喜歡燙發,就是那種滿頭都是貼著頭皮的卷兒的發型,我想那時候大概不管什么發型,只要是你腦袋上有卷,就會增加很多自信。我們都叫她作“如來佛”,因為電視上的如來佛就是滿頭的小卷卷。我們的植物老師,是個很漂亮的姑娘,大概是那種村里考出來的師范畢業的老師,所以穿衣打扮總是土不土洋不洋。對她的記憶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一個是她冬天穿一件粉色的羽絨服,那時候那屬于很少見的奢飾品,可是她的羽絨服上面總是有很多堿花,一圈一圈的,那都是洗衣粉沒有漂洗干凈留下的。第二就是春天的時候,她偷偷從農場的果園里摘了蘋果花,插在水瓶里,放在講桌上,讓滿教室飄香。她說,先別管什么了,聞聞這花香吧。這句話充滿了詩意,深深的印在我少年的心里。
初二的時候,我們學校的一個副校長,聽說是要調到別的學校去當校長去了。副校長走的那天,很大的陣仗。新學校派來的小轎車專門迎接,那級別絕對高。我們全校的孩子都停課,被安排站在道路兩側歡送。當轎車開動的時候,副校長從車窗里探出頭來,跟大家揮別,于是,開始有人哭泣,有老師有同學。連我們這從來沒跟副校長講過話也不知道他姓什么的孩子,也被感染留下了眼淚。劇情的高潮是,當車開到校園一半的時候,一個副校長帶的班里的男孩,忽然從人群中沖出來,一路追著汽車,去拉副校長的手。副校長也盡量探出身子,深情的去拉那孩子的手。副校長跟那孩子都是滿臉的眼淚,場面相當的有戲劇感。那是個秋天,高大的白楊樹的葉子一直在不停地飄落著,令人記憶深刻。本來,故事進行到這里,一切都很完美,如果是在小說或電視里,就該劇終了?涩F實畢竟是現實,總是不那么完美,幾個月后,不知道為什么,那個副校長又回來了,重新在我們學校工作,于是,每次再見到他,都感覺怪怪的,覺得他真是多余。
當我該上初三的時候,正趕上我們學校的初三年級被取消,原因是教學質量太差,好多年了一個考上中專的學生也沒有。要知道,那個年代,衡量一所初中的好與壞,你每年有多少學生考上中專,是個很重要的標準。我們那批孩子被迫,去跟縣城里的孩子一起考試,去考縣城里的初三,可是我們這樣一群飼養員木匠泥瓦匠教出來的孩子,哪里能跟人家縣城里的孩子比啊,于是,我們那一屆初二,一百四十而個孩子,最終只有我們五個考上了縣里的初三,其余的,都輟學了。
去縣城的學校參加考試的經歷,也讓我至今難忘。那是我第一次自己去縣城,哥哥給我大體的畫了一個圖,告訴我大概怎么走,然后那天就讓我自己去了。因為,那時候哥哥的兩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一歲,母親跟哥嫂,既要做農活,又要看孩子,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去送我。老天爺也真是對我不好,那天,半夜里就刮起了非常大的風,下起了大雨。我騎著家里唯一的一輛破自行車,在村里的土路上,根本沒法騎,推也推不動,只能把車子扛起來。那是輛二八的大車子,而我那時候只有一米六,由于營養不良,非常的瘦弱,可沒辦法,也只能抗。好不容易走到了柏油馬路上,把車輪上的泥巴刮干凈了,能騎車了,卻又趕上馬路兩側很多大樹的樹枝被風刮斷,橫在路上,沒辦法又得不斷的扛起車子。再加上第一次去陌生的地方,就這樣,當我到達的時候,考試馬上就要開始了。而一路上由于不斷的抗車子、邁過樹枝,我的質量本就非常差的雨衣早已是破敗不堪,此時我的衣服、書包全都濕
透了。就那樣,我冷的打著哆嗦,開始了考試。到了中午,由于趕不回去,我拿出昨天哥哥給我買的餅干點心準備吃,可是一看才知道,用紙包著的餅干早就被雨水給濕透了,成了一灘爛泥?h城里的孩子們都回家了,即便是村里來考試的孩子,大多數也都有家長來送,此刻也都去吃飯了。我找了教室門口的臺階,坐下來,慢慢地把那灘點心泥,吃了下去。而那,就是我我那天全部的午餐,F在想起來,淚濕雙眼?僧敃r,卻真的是沒感覺有什么苦,我甚至吃完之后,在連口水都沒得喝的情況下,還饒有興趣的圍著那學校轉了一圈,想來,是從小到大一直在吃苦,已經不覺得了,習慣了,或者麻木了。
在縣城中學的學習開始了,從村中學里的姣姣者,一下淪為縣里中學的中下游孩子,我非常的不適應,開始的時候,曾經一度想退學。那種心理的壓抑,不親身經歷的人,是無法體會的。從吃飯穿衣到說話、習慣,等等等等,無處不感受到跟城里孩子們巨大的差別。記得剛開學沒幾天,班主任就在課堂上說,你們幾個農村來的學生,要交贊助費。看到我們幾個大眼瞪小眼,班主任說,這個學校是為城里的孩子建的,你們要上,得交錢的。這句話就像刀子,在我的心里劃了深深的一道痕。
像我這樣被合并到縣城里來的農村孩子,全校加起來有三十多個。由于離家遠,我們得住校,而學校只能提供二十八個床位,所謂床位就是大通鋪。男生十四個,女生十四個。于是,就讓我們通過考試,來決定誰有資格住校。我靠的還不錯,獲得了住校資格。而那些考不好的,就只能每天來回奔波了。
初三住校那一年,我吃光了自己家里所有的醬缸里的醬,所有咸菜缸里的咸菜,以及姥姥家里的、嫂子娘家的。那時候,學校要求我們每個月回家一次,其余時間都是吃住在學校。學校有一個小食堂,由一個老頭每天炒一個菜,熬一鍋粥,給大家吃?墒俏覀兗夷欠N情況,哪里有錢讓我來每天買菜吃啊,所以,我都是一回家就帶滿一個月的咸菜,母親用大大小小的罐頭瓶子裝了各種醬、蘿卜條、腌白菜、腌豆角,這就是我一個月的菜。那一年,我不僅吃光了家里所有的咸菜,也吃夠了我一生的咸菜,至今,不管超市里多么貴的、多么花哨的腌菜,我都不會再去吃,因為,一想起來,就覺得惡心。而主食就是饅頭,一個月的時間太長,不能自己帶饅頭,得帶著面粉,交給食堂,由那個老頭蒸了饅頭來給大家吃。我記不得每個月要帶多少面粉了,反正饅頭是中午、晚上每頓飯兩個,早晨一個。那個老頭心非常的黑,就我們這些命苦的孩子,他還要揩油。他蒸的饅頭,很小,我們根本就吃不飽。我們跟他反映情況,他就跟校長說,要我們再多交面粉。后來,校長大體算了算帳,覺得我們交的面粉已經不少了,就訓了老頭一頓。老頭記恨在心,就故意把饅頭蒸的不熟,一個個看上去挺白挺好,可是一摁下去,根本彈不起來。后來我們實在沒辦法,抬著一筐去了校長家里,讓校長吃吃看,校長大怒,把老頭換了,我們的生活才算好了些。
不管多苦,一年的初三生活終于也算熬過來了,我過五關斬六將,最終走進了中?荚嚨目紙。那時候,中專很吃香,很多城里的孩子也是第一目標先中專,考不上,再去上高中,考大學。而對于農村孩子來說,中專就更重要了,因為考上中專,就可以有城市戶口了,在那個年代,這可是天大的事兒。我們那一屆,初三六個班,一共有四百二十人,而最終經過三次篩選能走進中?紙龅模椭挥腥。而我,是惟一一個當初農村合并進來的孩子。很多老師都訝異,說那個學生是誰啊,怎么他能選上呢?即便在第三次篩選前的復習時,那些城里的老師對我還不屑一顧,記得我問一個化學女老師一個問題,她很惜字如金的說,不用問,不考這個?烧嬲荚嚨臅r候,真是考到了那道題,并且十五分,而我也很爭氣的在考場上,自己把它解答出來了。最終,我們只有七個人考上了中專,我是第七名。
在考試的前一天,我身上已經只剩下一塊錢了。學校規定,兩天考試,中午晚上學校管飯,早飯自己覺解決。第一天早晨,我用七毛錢買了一大海碗燴餅條,由于太香了,舍不得扔,我把湯也全都喝下去了,最后挺著肚子就進了考場。中午跟晚上,我吃的也是非常多,因為第二天一早我就沒錢吃飯了,我得提前吃出來。第二天上午,餓著肚子。中午,又吃了個肚兒圓,下午考完,就全部結束,回家了。所以,現在回想起中?荚噥,唯一能記起來的感覺,就是很撐。
【窮小孩上學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1.窮的名家散文
6.笨小孩情感散文
8.治貧扶窮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