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解知足常樂經典散文
人常說,知足常樂!在我看來,不盡然!
我覺得這句老話本來就是來源于矛盾的人生,換句話說,活在現代的人本來就是矛盾的!
倘若將知足理解為對已經得到的生活或者愿望感到滿足,而知足常樂就是客觀地認識和準確地判斷已經實現的目標和愿望,更為通俗的來講就是基于對目前物質實現的一種認可!
在我看來,但凡有種想法或說這番話的人,大概都有這么個狀況的存在。或者是在物質層面有了一定的基礎,亦或是無遠慮、無近憂。
細細品味著這句話,知足常樂?否!
知足常樂四個字看似如一幅塞外畫卷:藍天、白云、青青牧草、牛羊成群。和諧?
知足常樂四個字想似如江南美景:云淡風輕、煦陽照人、鶯歌燕舞、風拂楊柳。淡然?
我以為,知足常樂是矛盾的關系;是常量與變量的反比關系;如報表中的柱狀體。說它是矛盾的,是因為我們認定它是基于對目前物質實現的認可。僅僅是對物質的滿足。在這里往往凸顯了一個問題,一個說知足常樂的人,其實在更多的方面并不是知足的.。他其實是想將物質的轉化為更為物質的,將物質的轉化為思想層面的。物質是一切生存的基礎,追求物質時可能失去了很多很多,青春、閑情逸致等等!在你喊出知足常樂這個口號的時候,你只是給了自己一個平衡得失的理由!青春、閑情逸致這些元素上會體現你更為不知足的一方面!你說是這樣嗎?人生本來是個變量,你若知足了,它由變量轉變為常量。那么代表你人生的那根主柱體沒有了上升的動力,而青春、閑情逸致的參照柱狀顯示為上升狀態。一停一升中無不體現著人生的有得有失,始終逃脫不了這種平衡關系。
活在這個現實而又矛盾的環境里,我們以為自己很淡泊,舍得放棄。說著這句知足常樂,欺人也自欺,好似玩著隱身的游戲,欲蓋彌彰。殊不知,冥冥中早有定數,任你來去折騰,你得到的,放棄的就這么多,倘若你想在得失中求得平衡只能是生活的另一種境界,而不要說知足常樂。
【曲解知足常樂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2.知足常樂經典語錄
5.曲解“鐵杵成針”
6.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