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餃子日記優選(7篇)
一天就要結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包餃子日記8篇,歡迎大家分享。
包餃子日記 篇1
上午,爸媽都在包餃子,我在一旁看著,心里急得慌,最終耐不住性子,問母親:“母親,我能不能也參加?”母親聽后,笑著說:“你也會包餃子?”我很不服氣地說:“你可別小看我。現在的小孩兒可都是后生可畏的啊。”母親聽后,笑著點了點頭,答應了我的請求。
我立刻洗好手,拿來搟面杖,興致勃勃地參與到這次全家包餃子活動中來。我拿來一小塊面團,使勁兒地搟了起來。可搟完后才發現,我搟出來的面皮,圓不像圓,方不像方,奇形怪狀。我沒了興趣,正準備退出活動。父親見了,忙說:“別灰心嘛,失敗乃成功之母,你應該一邊搟,一邊轉動面團,我來給你做示范。”只見父親像說的那樣邊轉邊搟,很快就搟好了5個,每個都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圓!我也學著父親的樣子動手做了起來。雖然我搟的'沒有父親搟得那么圓,但至少有點像樣兒了。搟完面皮,接著就是包餡了。這可是“包餃子”的最后一個步驟了。我想:這有什么難的,不就是裝好餡再把餃子封口嗎?我舀了一大匙餡,放在面皮中間,然后將面皮對折,最后用右手捏住餃子邊,哎,大功告成啦!正當我得意洋洋時,突然感覺左手濕漉漉的,定眼一看:原來是餡從左邊的縫里冒了出來,我很生氣便用左手用勁一捏,餡又從右邊冒了出來,這對我來說分明就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我干脆用兩只手一起捏,結果撐破了餃子的肚皮。沒辦法我只好再次向老爸請教。父親說:“你放的餡太多了,應該少放一點啊!”我聽了父親的勸告,終于成功地包好了第一個餃子。當餃子成型的那一刻,我激動地大叫一聲:“耶!”喊聲在房間里回蕩了許久。為了吃這個餃子,我在上面還做了個小記號。
過了一會兒,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了餐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并很快找到了那個帶有記號的餃子,細細地品嘗著,我終于體會到自己的勞動換來的成果有多快樂。
包餃子日記 篇2
今天,奶奶早早地起來買好面粉、肉、白菜。
我起來以后,看見媽媽和奶奶正在包餃子。我說:“我也要包。媽媽說:”好。奶奶把面搟好,就放在一邊。我和媽媽包餃子。可是,我不會包。媽媽對我說:“沒事兒,你看我怎么包的,你就怎么包。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我拿著搟好的面,拿著勺子盛一勺餡,放在面上,試著包。第一個餃子包成。我又試著包第二個餃子,第二個也包成。就這樣,我和媽媽包一鍋。爺爺把餃子煮熟,我們就開始吃餃子。奶奶說:”餃子真好吃。
今天,我終于學會包餃子。
包餃子日記 篇3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們全家都在一起包餃子,可有趣了!
當爺爺和奶奶拿著包餃子的材料從廚房走了過來。我激動不已。一切準備就緒之后,便開始包餃子了。我輕輕地拿著餃子皮,把它平鋪在手掌心上,然后用筷子夾適量的餡放在餃子皮中間,再把餃子皮的兩邊對折,就開始捏,怎么捏餃子的兩邊也重合不了。這時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兒子,要用水粘餃子皮的兩邊,這樣才會粘好,我又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用手指點了一些水,均勻地涂在餃子的'兩邊上,并對折,用力一捏,但餃子餡竟然露了出來,唉!都怪我笨手笨腳的。然后我把餃子餡弄走了一些,再捏好,不一會兒,就成功了。為了讓餃子凹凸有致,我小心翼翼地把餃子擠了又擠,這時,我的餃子已經是一個健壯的青年了。
最后,奶奶把一家人做的餃子逐漸扔進了鍋。過一會兒,終于可以品嘗美味的餃子了。爸爸媽媽做的餃子形態各異,有的好像一個鳥兒,有的好像一只公雞,還有的好像一朵朵小花。
餃子不僅漂亮,而且好吃。我們一家人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著美味餃子,真有趣啊!
包餃子日記 篇4
暑假的時候,媽媽教我包餃子。
媽媽先拿出面粉、水、搟面棍、盆子還有和好的餃子餡。
媽媽先把面粉倒在盆子里,然后把水倒一點兒在盆子里。開始和面了,我瞪大了眼睛,長大了嘴巴看著。媽媽東捏捏,西揉揉。漸漸地、漸漸地,柔軟的面粉一點一點的變成圓形的'面團。
我把我的手指伸進面團,像媽媽一樣和面,感覺軟軟的,黏黏的。我想把手拿出來,費了好大的力氣,手上還粘滿了面粉,手指像一個個雪人。
開始包餃子了,我把餡放進餃子皮里,我捏這邊那邊破了,我捏那邊這邊又破了,我兩只手一起捏,可惜中間破了。我心里很難過。這時,媽媽對我說:“包餃子一定要有耐心,我來教你。”媽媽拿起一張餃子皮,把不多不少肉餡放在中間,然后把餃子皮對折,用手從兩邊往中間輕輕捏,不一會兒,一個餃子包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認真地包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餃子也包好了。
我把餃子放在桌子上,雖然餃子很丑,但我也很開心,因為我明白了勞動的快樂!
包餃子日記 篇5
昨天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工廠停產,爸爸和媽媽都沒有去上班。媽媽就讓爸爸去菜店買了韭菜,說包餃子吃。我心想:這一回我也有機會能練一練我的手藝了。
一開始,擇菜、洗菜、切菜、和面,略而不談,先從拌餡說起。
其實餃子的味道取決于拌餡,而拌餡一直是媽媽的絕活兒。只見媽媽一會兒就炒熟了雞蛋,它又鮮又嫩、是鵝黃色的。我的眼睛全神貫注地追隨著媽媽靈巧的雙手炒雞蛋,簡直有點眼花繚亂了。再看爸爸,他把幾片浸泡過的墨黑的木耳,切成了碎末。在一個菜盆中,媽媽把韭菜、雞蛋、木耳、蝦皮、油、鹽等材料攪拌均勻,餡調好了。這些前期準備工作中,我只能袖手旁觀,因為這都是技術活,也是舞刀弄火的危險活。
媽媽又把面團搓成圓柱狀,再轉著切成大小均勻的小面塊,我用手掌壓成面餅。我左手捏面餅右手握搟面杖,左手轉右手搟。媽媽說,餃子皮要搟得中間厚邊緣薄,餃子皮才不會露餡。開始我搟的幾個面片中間要么中間很薄,要么不圓,后來反復練習才搟得像樣了。一會兒,我的`手腕和胳膊就有點酸疼了,媽媽說我動作太僵硬,唉,學點手藝可真是不容易呀。
后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餃子,用左手托著餃子皮,右手用小木匙挖出餡放到皮上,雙手捧著,把大拇指和食指并攏,像老虎鉗子一樣一捏,一個個餃子就成形了。開始我包的餃子要么餡少,樣子像淘氣的孩子撅起的小嘴巴;要么餡多得粘不住沿兒,樣子像貪吃鬼粘滿餃子餡兒的大嘴;再仔細觀察:我包的餃子像餓肚子的瘦老鼠,媽媽包的餃子像大肚彌勒佛,爸爸包的餃子像又肥又壯的小豬。
最后,餃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個,真是皮軟餡鮮,咸淡可口,美中不足的是有的皮開肉綻,五臟六腑已漂浮水面了,那肯定是我的嘍啰小卒了。
餃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逢年過節,千家萬戶包餃子,這個習俗象征著吉祥、團圓、幸福。通過學包餃子這件事,我還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在人生道路上,無論學什么,都有技巧,都要有細心、耐心和恒心,只有勤學多練,才會熟能生巧。
指導教師:佘令堯
包餃子日記 篇6
過新年,噼里啪啦放鞭炮,過年真是太熱鬧了,過年不僅熱鬧,而且還有許多風俗,比如:吃年夜飯,貼春聯,包水餃,對了,我今天要說的就是包水餃。
除夕的中午,媽媽就開始“乒乒乓乓”的剁肉,搞得我震耳欲聾,直到肉剁成糊狀為止,然后給肉配上佐料,我迫不及待的想包水餃,催著媽媽“快點,快點!”這快中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我想快點包水餃;第二層是我想快點吃到水餃。
一切準備就緒,“奧啦啦!”終于可以包水餃了,只見媽媽左手拿餃皮,右手用筷子夾了一塊肉餡放入餃子皮中,右手沾了一點水涂在餃子皮邊,涂半圈就可以了,再把餃子一捏,一個完美無缺的餃子就出現了,看著都讓人流口水。我也不甘示弱,心想:“這有什么難的,我顧吉磊也可以。”說著,就學著媽媽的.模樣包了起來。結果,我包了個大大的“枕頭”,“ 我的媽呀,這是什么情況?”全家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有什么了不起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再來一次,經過我無數次的失敗,我終于嘗到了成功的甜蜜,當我包成功的時候,全家人又笑了。我知道,這是全家人祝賀的笑聲。
新年新氣象,我也學了新的手藝,祝大家也有新的收獲。
包餃子日記 篇7
今天是母親節,我參加了邢周報小記者活動,感恩媽媽。
媽媽帶我來到港龍大酒店的大廳,里面已經坐了許多小記者,中間的兩排桌子上放著一個個小案板、搟面杖、一些餃子餡、餃子皮。洗過手后,我和其他小記者們迫不及待的戴上一次性手套、帽子和口罩,穿上紅色的小圍裙開始學包餃子嘍!
我們隆重的請出焦阿姨,一位有30多年經驗的面點師。隨后,焦阿姨開始教我們包餃子。先把面團揉圓,再用左手捏住面團,右手拿著搟面杖,左手還要不停地轉動餃子皮,接著把餃子餡放入餃子皮中再對折,捏緊,最后再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交叉用力一擠,就大功告成了。
這只是普通的元寶型餃子,還有更好看的麥穗型餃子呢!第二種餃子非常好看,跟元寶餃子一樣,先把餡放進餃子皮里,對折,捏緊,捏出一個小褶,再捏出一個小褶,這樣一個褶壓著一個褶,一個一個往前推捏一周就行了。這種餃子包出來像麥穗一樣,所以叫麥穗餃子。
包完餃子后,我們欣賞了小記者的才藝表演,尤其是范千晟小記者給媽媽的一封信,讓我很感動。之后我們所有小記者一齊唱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感恩母親,并擁抱了媽媽。
這次,我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母親節,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
【包餃子日記】相關文章:
包餃子日記02-10
實用的包餃子日記08-13
【薦】包餃子日記08-21
(推薦)包餃子日記08-28
寒假包餃子日記05-02
(優)包餃子日記07-10
包餃子寒假日記05-01
包餃子寒假日記06-21
包餃子日記4篇【精選】08-17
寒假里包餃子日記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