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者上的感人文章
每一次的邂逅,用著我們的幸運,這每一場幸運的邂逅,都是一場心靈的旅行。下面就有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讀者上的感人文章的相關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讀者上的感人文章篇(一)
一凡是我最難忘的朋友,只是,在她28歲的時候,上天就把她從我們身邊帶走了。
如果你認識她,或許會和我一樣喜歡她。
她是個既安靜又開朗的姑娘,言語恰到好處,有她在,既不會覺得聒噪,也不會感到冷場。她周到地照顧著每個人的情緒,也能委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她散發著溫和的光彩,從不灼痛別人的世界。
就是這么一個姑娘,28歲之前,她都是幸運的。
從重點小學、初中、高中畢業,順利考上重點大學;大學里和高高帥帥的學長戀愛,畢業后嫁給他;工作地點距離父母的住所只有20分鐘步行路程,中午可以悠閑地回到從小生活的地方吃飯、午休;生了個好看的女兒,被外公外婆視若珍寶搶著帶,自己也沒有變成臃腫的新手媽媽;工作體面平順,按部就班地晉升,由于處事大方得體,同事關系也融洽,是個被領導器重的中層干部。
生活如果看起來美好得像假的,那十有八九就是假的,或者,命運會在最出其不意的時候來個反轉,唰唰存在感。
我還記得那是某個夏天的傍晚,一凡頭一回沒有事先打電話就直接到我的辦公室,我忙著手里的活,她坐在我身邊的椅子上呆呆地咬著指甲,等我忙完,她慘淡地笑著,眼神愣愣地說:“筱懿,我得癌癥了。”
卵巢惡性腫瘤。
這是一種早期很難被發現的女性重癥,除了遺傳性卵巢癌之外,沒有多少可行的預防措施,只能早診早治,爭取早期發現病變。
可是,一凡發現的時候,已經不早了。
我懷疑上天預先知道她的人生結局,才安排了好得不真實的這28年,然后海嘯般吞噬一切,只留下光禿禿的沙灘,像是對她幸運人生的最大嘲諷。
那天,我和我認識了20年的姑娘——我的發小一凡,在我們走過了無數次的林蔭路上來來回回地踱步,我拉著她冰冷的手,努力不在她面前流淚。
突然,她停下來,輕聲對我說:“別告訴任何人,我已經這樣了,我父母、老公、女兒還得繼續生活,讓我想想,怎么安頓好他們。”
她抱抱我,轉身回家。第一次,她沒有嘻嘻哈哈地揮手向我告別,而是頭也不回地走遠。我看著她的背影完全消失,才蹲在地上放聲大哭。
每天,我都裝作若無其事地給她打個電話,她的語氣日漸輕松。半個月后,她在電話里說:“我解決好了,咱們中午一起吃飯吧。”
在她最喜歡的菜館,她小口地喝著冬瓜薏米煲龍骨湯,我不催,她愿意說什么,愿意什么時候說,隨她。
“我先和老公說的。我給他看了病歷,對他說,老公啊,我陪不了你一輩子啦,你以后可得找個人接替我好好疼你呦。
“女兒太小,你父母年紀大,又在外地,今后你獨自帶著小姑娘,大人小孩都受罪。我父母年紀適中,女兒又是他們一手帶大的,你要是同意,今后還讓他們帶著,老人有個伴兒,你也不至于負擔太重,能勻出精力工作、生活。
“咱們兩套房子,我想趁我還能動,把現在住的這套過戶給我父母:一來,給他們養老;二來,如果他們用不上就算提前給女兒的嫁妝。如果你不介意,把我那一半存款存到女兒戶頭上,算她的教育基金。另外那套新房子,你留著今后結婚用,你肯定能找個比我更好的姑娘,得住在和過去沒有半點關系的新房子里才對得住人家。”
我問:“他怎么說?”
一凡放下湯勺:“他沒聽完就快瘋了,說我胡扯,讓我先去把病看好。可是我知道根本看不好。
“我想讓老公沒有負擔地開始新生活,他那么年輕,不能也不值得沉沒在我這段生活里;我想給女兒有愛和保障的未來,不想她爸爸凄凄慘慘地帶著她,也不想讓她面臨父親再婚和繼母關系的考驗,那樣既難為孩子也難為她爸爸;我還想給父母老有所依的晚年,他們只有我一個女兒,倆人還不到60歲,帶著外孫女好歹有個寄托,他們還算是有知識的老人,孩子的教育我不擔心。
“我不想為難人性,更不想用最親愛的人今后的命運去考驗愛情的忠貞,或者親情的濃稠。我只希望在我活著的時候,在我力所能及的條件下,把每個我愛的人安置妥當。生活是用來享受的,而不是拿來考驗的。
“我和老公講道理,他最后同意了,他明天送我去住院,然后,我們一起把這事兒告訴我父母,這是我們小家庭商量后的決定。”
一凡半年后去世了。
就像她生前安排的那樣,女兒在外公外婆家附近上幼兒園,維持著原先的生活環境,老公每天晚上回岳父岳母家看女兒,也常常在那兒住。他們的關系不像女婿和岳父母,倒像兒子和父母親。
兩年以后,她的老公戀愛了,對方是個善良知禮的姑娘,另外那套房子成為他們的新居,婚禮上,除了男方女方的父母,一凡的父母和女兒也受邀出席。
因為無須在一起近距離生活,所以大家幾乎沒有矛盾,女兒也喜歡漂亮的新媽媽,每年清明,大家一起給一凡送花兒。
在一個原本凄慘的故事里,每個人都有了最好的歸宿。
每個人都因為一凡的愛而幸福安好,這才是真正的愛情,以及親情——不只有激情,不僅是索取,不光為自己,還有對他人的善意與安置。
曾經,我以為愛情里最重要的事是“愛”本身,一凡讓我明白,“愛”本身不難,難的是許對方一個看得見的未來,愛情里最重要的事,是我知道自己會離去,卻依舊要照顧好你,給你一個妥帖的未來。
這才是一個女人柔韌的堅強、寬闊的善良,以及無私的愛。
讀者上的感人文章篇(二)
莫非,母愛,真的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辜負?
是本閑書,隨手一翻,蹦出一句“母愛,是一場又一場的辜負”。
刺目,傷心。掩卷,潸然淚下。
是的,掏心掏肺的付出,不等轉身就被辜負。不變的,是依舊執著的付出,即便轉身落淚,還是笑著付出。這個一直被傷害的固執的人就是那個被稱作“母親”的人。
三十七八年前,大門口一溜坐著三個小不點,就那么眼巴巴地等著巷子東頭出現一個身影:拎著籠或者背個包,遠遠地就沖著我們揮手。
——除了外婆還會有誰?我們等的是籠里包里的好吃的。
記憶里,只要進了我家的門,外婆從不歇息。給我們裁剪縫制衣服,一張一張地貼袼褙,一雙一雙地納鞋,一匹一匹地織布……外婆滿眼都是活兒。也是后來我才知道,因為老給我家拿東西,舅媽一直跟外婆鬧別扭,甚至吵架。因為老跑我家幫襯母親,連舅舅也不給外婆好臉色。可外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腿腳,老往我家跑。外婆家頓頓都是麥面饃饃,我家連紅薯饃玉米糕都吃不飽,那時的我就是想不通,外婆咋不愛吃好的?
記憶里,沒見過母親照顧外婆,只有外婆忙不迭地為了我們吃飽穿暖而忙活的身影。我們長大了,事兒自然就更多了,母親也就更忙活了。
外婆病重時,趕上哥哥遇上車禍,母親陪著他;外婆病危時,趕上姐姐在醫院準備生產,母親陪著她。是的,母親牽著掛著永遠放心不下的,總是她的孩子們:哪怕自己已蒼顏白發,孩子們正身強力壯!
——母親只能涕淚橫流地拍打著外婆的靈柩,無法原諒自己的自私!
十多年前,我也做母親了。貧血,又是剖腹產。
母親不讓我抱兒子,怕累著我;不讓兒子跟我一起住,怕吵著我;甚至霸道到喂奶粉給他吃,說她女兒干瘦干瘦的,那小家伙咂的不是奶而是她女兒的血!
我跟母親的戰爭就此拉開了序幕:我說,你多嫌我兒子;她說,你兒子累了我女兒。我說,我娃不要你管;她說,我才懶得管你娃我只想管好我娃。我說,好東西我娃吃了就行了;她說,你娃是娃我娃也是娃……
戰爭的結局只有一種——
我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痛訴著母親不疼愛我兒子的“斑斑劣跡”,而母親只是小心地賠著笑不停地向我道歉,說“我錯了還不行”,說“月子里不敢生氣不敢哭,對身體不好……”
那家伙在省兒童醫院住院時,已經半身不遂的母親竟然雇了輛小車從鄉下趕到省城。只是為了當面說句“我娃甭怕,有媽哩”,遞給我她攢的三千塊錢。
母親病危時,我陪著那家伙輸液,放心不下不忍走開。
昏迷了三天,母親走了。我趕到時,母親已經徹徹底底地走了。
拍打著母親的靈柩,我不能原諒自己。就是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跪在外婆靈柩前的母親——我們何以自私得如此相似?
莫非,母愛,真的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辜負?
我捂住了自己的臉,可倔強憋屈的淚還是從手指間滑落……
讀者上的感人文章篇(三)
在任何一種生活里都能找到幸福
做母親時我是個最平常的女人,我對孩子們的期望也只是他們能夠像平常人家的孩子一樣,快樂、健康,以后能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雖然他們的媽媽有點特殊,但我希望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就能學會用平常心看待世界,能與人真誠交流,從最普通的生活里看到最真實的美好。
我經常在與普通人的交流中得到快樂。我不會用我的光環罩著你,你也不用迎合我。所以我跟騎三輪車的大爺、看a門的保安、打掃衛生的阿姨關系都很好。每次帶著孩子碰見他們,我總會熱情地打招呼,孩子們看在眼里,就知道該怎么尊重別人。
搬家之前,我特別喜歡逛家附近的一間小店,里面賣的都是一兩百元的花裙子。由于常買常穿,和老板娘也熟了,拉拉家常,討價還價,最后開開心心地做成了買賣。如果孩子們在身邊,他們會看到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媽媽雖然也會去旗艦店買名牌衣服,用來出席一些重要場合,但生活里更常去的是這樣的街邊小店,你來我往,買賣間更有人情在。
陜西南路路口,晚上經常會有一對安徽小夫妻,他們擺著一個炒米粉小攤,過去我們是那里的常客,他們做的東西既干凈又好吃。認識他們有六七年了,他們剛有孩子的時候,我就把我們家老三的衣服全打包送給他們。我說:“別嫌棄啊,都是些穿不了的,扔了怪可惜的。”他們接過衣服,特別感激。但從不見他們四處說和我很熟,也不會因此不收我們吃米粉的錢,該怎樣還是怎樣,大家心里都特別踏實。許久不見了,他們會關心一下我最近是不是太忙,讓我別太累。有一年新年,我把小兩口請到我們家的院子里來,那晚所有的客人都吃上了他們做的炒面、炒飯、餛飩,客人們都說好吃。我看著這小兩口,到上海謀生,從沒孩子到有孩子,一直本本分分地生活,這成為我在上海最重要的記憶和風景。我經常帶著孩子們去那里,就算現在搬家后離得遠些,每個月也會特地跑過去吃點東西。人與人之間這種真實平等的關系真美,我想讓孩子們從小就能理解這種美。
有一天,我在錄節目,收到老公的短信:“我跟你講個故事。”那天老公帶著嘟嘟去一個弄堂里修大衣拉鏈,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在那里擺攤,老太太給老頭兒打下手,那老頭很嫻熟地就把拉鏈修好了。老兩口的生活極其簡樸,卻充滿對生活的熱情,還帶著一輩子的手藝在繼續為別人服務,這個畫面把嘟嘟感動壞了。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跟他爸爸念叨:“那對老夫妻太幸福了,爸爸,你看到了嗎,他們真是太幸福了!”這種幸福感染了我兒子,也感染了我老公,他們急著要和我分享這種幸福。
我有能力的時候,會盡力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優越的成長環境。但世事無常,我不能保證這樣的物質基礎會一直存在。如果有一天,我突然住不起大房子,也沒有那么多人認識我了,我就想讓孩子們明白,就算回到一個最普通的生活層面,我們一樣可以過得很好。他們已經在別的地方看到了那種最平常的幸福,不是住在高樓大廈里,不是西裝革履,而是在最簡單的生活和最豐富的心靈里。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生活方式,命運將你推向任何一種層面都別奇怪,別怨天尤人,它并沒有剝奪你幸福的權利,在任何一種生活里,我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讀者上的感人文章】相關文章:
讀者中感人的文章04-02
讀者中的短篇感人文章04-02
讀者中最感人的一篇文章04-02
讀者優秀文章04-02
讀者精選文章04-02
讀者情感文章04-02
讀者文章摘抄04-02
讀者文章加點評04-02
朗讀者勵志文章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