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回到原點隨筆
回到原點
初春,是萬物蘇醒的開始。寒冷的冬天過去了,新的季節也就此來臨。初春雖然不像冬天那樣冷,但偶爾還是會帶來絲絲寒意,那些耐寒能力較強的少男少女們已脫去了厚厚的棉衣,穿上了薄薄的毛衣和短裙,三三五兩的穿行在人流中,看上去是那么的灑脫和飄逸。喜歡春天,因為它毫不張揚,總是悄悄地、溫柔地走進我們的視野,帶著幾分羞澀、幾分嫵媚,用色彩和陽光扮靚城市和鄉村的每一個角落。美麗的春天,是一切事物的新起點,有了它,世界上又會響起和諧的音符;有了它,我們又可以向著新的目標邁進。
生命的原點在于個性的張揚,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圍。回到原點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裝;回到原點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點,而是以淡定而真實的姿態重新上路,
我想,再動人的臉容也經不起隨意的解讀和虛偽的擺弄。回到原點,雖不完美亦叫人親切;遠離原點,盡管精致但讓人生厭。回到生命的原點,是展現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軌跡上搏動著最和諧的節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繹著真善。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起點,卻可以決定自己的終點。
歲月窸窸窣窣的從身體流過,抽離的不只是蒼老,還有淚滴。到了某個年紀,想落淚,就變成一種奢侈,需要找個角落,找到適合的場景,才會肆意的滑下。小時候哭泣吶喊可以換到關注和憐惜,而長大了,在世間沉淪的越久越會明白:如果眼淚有用,誰會忍著不哭。如果乞求能富,誰還努力奮斗。如果哭了有用,誰會偽裝笑容,生活只相信汗水,不相信眼淚,所以,別輕易流淚,更別在人前落淚,只有忍住了眼淚,才能表現出無畏,只有咽下了淚水,才有微笑的機會!
人生就是一個哭笑不得的過程,所以無論怎樣我們都要學會獨自去面對。若想要高飛,就得像蒼鷹一樣不怕雷鳴,若想破繭成蝶,就要蝴蝶一樣不怕自縛。沒有經歷過磨難,就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沒有接受過考驗,就不知道自己有何潛能。所以,經歷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追求生活的美滿是每個人的心之所向,然而真正實現這個愿望,卻又何其之難!漫漫人生路得失與喜樂總是相伴而生。如果生活中沒有阻力,人的價值就體現不出來,如果旅途上沒有艱險,人生也就不會有精彩。
連續劇《歡樂頌》的安迪是紐約歸國的高級商業精英,投資公司高管。高挑美麗、氣質出眾的冷美人。特立獨行,精準如公式的言談舉止和海量的知識儲備令人印象深刻。對數字極為敏感,邏輯思維強大,高智商低情商的代表,外表冷淡不好接觸,實則是懷揣著身世之謎,隨時活在怕自己發瘋的高壓之下,所以一直不敢與人多做接觸,看上去外表強悍,可內心實則柔弱,那純真如嬰兒般的心始終都在童年的陰影中走不出來,而后經過與心靈長時間的抗爭終于回歸到原點。以淡定的心態重新上路,在揭開身世之謎的同時,也意外地收獲了友情與愛情。
如果不曾擁有過,如果在擁有時若有能力去照顧我們身邊的人,就不會有那么多的失去了。有時候,造化弄人,但又不得不面對曾經的某些失去。更要鼓足勇氣去應對那個最初。原點在哪里?在一貧如洗的時候,在滿腹空白的時候。我們是否真的有勇氣可以去相信,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回到原點。
不曾擁有過,所以可以安心的告訴自己,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回到最初,從頭來過。如果連自己給自己的底線都不能接受,那生命只怕是天天處于惶惑中。得到之后最害怕的是失去,那失去必是必然。
這個世間再冰涼,再寒凍,還是可以容得下一顆卑微而堅守的心。學會好好愛自己,要相信自己什么時候都可以承當得了最壞的結果,這樣在做決定的時候,也可以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勇氣。只有不放棄,努力的往前,執著于自己選擇的目標,終也可以站在頂點,看到最美的風景,心胸也會在經歷過之后變得更開闊、變得淡然,才配擁有那一刻的平和。
在心底給自己一個空間,用來安放空靈的靈魂。在心間筑一所小屋,安放所有的相信和美好。在心里留一個角落,用來在人群中保持中立。把遇見的每一個人給予的傷害,當成一種磨礪,只是為了不去記住他。把人海里每一次微笑,當成一種成長,只是為了溫暖和回憶。
人生就是人的生存,一切為了生存,更好的生存。人最根本的本性不是善與惡,而是追求快樂,回避痛苦。這是自然選擇,似乎沒有生物會是例外。 沒有快樂的支撐,生活就沒有情趣,就會沉浸在陰暗中,看不到光明。所以生一定是有快樂來支持的,有了這種支持,才會讓自己更加強大,更加有力。 但是快樂也不是自己快樂了就快樂了,自己幸福了就幸福了,介質的傳播,才是你快樂幸福的根源。只有使你周圍產生一種因為生,因為活著,而透析出來的一種快樂,一種幸福,你才會感覺到生命活著的意義,才會反射出生的快樂 。
版權作品,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回到原點隨筆】相關文章:
回到原點作文10-07
回到原點的作文12-09
回到原點作文03-30
回到原點初中作文12-07
回到原點作文(優)12-14
(優選)回到原點作文11-07
回到原點高中作文04-02
回到原點的生活感悟03-24
回到原點高中800字作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