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國藩格言語錄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曾國藩格言語錄大全(精選100句)
有過人之行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而心不自居,乃為君子自厚之道。——《曾國藩家書》。下面這篇文章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曾國藩格言語錄,歡迎閱讀。
1、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2、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3、居心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操。
4、善人固可親,未能知,不可急合。惡人固可疏,未能遠,不可急去。
5、譽望一損,遠近滋疑。
6、短不可護,護則終短。長不可矝,矝則不長。尤人不如尤己,如圓不如好方。用晦則天下莫與汝爭智,謙則天下莫與汝爭強。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納者仲尼所臧。妄動有悔,何如靜而勿動?太剛則折,何如柔而勿剛。吾見進而不己者敗,未見退而自足者亡。為善則游君子之域,為惡則入小人之鄉。
7、打仗要不慌不忙,先求得穩當,再來講求變化;做事要無聲無息,既要精明老到,又要簡單便捷。
8、紀澤盡管身體薄弱,但保養的方法,也只有在慎重對待飲食,節制嗜好欲望上,絕對不在服藥上。
9、我們今天倘若有所發現,又想作傳之久遠的打算,能不早早地預備堅實的車子嗎?
10、肝氣抑郁最容易傷害人。
11、舍掉性命報效國家,戒慎恐懼修煉德行。
12、完全沒有靜字功夫,想要做到心的凝定,能達到嗎?
13、要常常讓精神處于飽滿狀態,辦起事來則氣力充沛而心思不散漫。
14、總是必須腳踏實地,能勤于做好小事,才可能日日有起色而見功效。
15、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端,自然隨之。——《曾國藩書信》。
16、敬則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余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曾國藩書信》。
17、用兵之道,全軍為上,保城池次之。——《曾國藩書信》。
18、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多用輕兵,少用重兵。進退開合,變化不測,活兵也;屯宿一處,師老人頑,呆兵也。——《曾國藩書信》。
19、攻城最忌蠻攻。兵法日:"將不勝其忿而蚊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罪也。"以蠻攻為戒。——《曾國藩書信》。
20、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弛緩,弛緩則治人不嚴,而趣功不敏,一處遲則百處懈矣。——《曾國藩家書》
21、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星。——《曾國藩家書》
22、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曾國藩家書》
23、主敬則身強。內而專靜純一,外而整齊嚴肅,敬之工夫也;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氣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驗也。——《曾國藩家書》
24、吾人為學最要虛心。——《曾圍藩家書》
25、作文有崢嶸雄快之氣,則業進矣。——《曾國藩家書》
26、善養人然后能服天下。——《曾國藩家書》
27、孝友為家庭之祥瑞。凡所稱因果報應,他事或不盡驗,獨孝友則立獲吉慶,反是則立獲殃禍,無不驗者。——《曾國藩家書》
28、凡諸弟及吾妻子吾諸女侄女輩,概愿儉于自奉,不可倚勢驕人。古人謂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曾國落家書》
29、凡親族鄰里來家,無不恭敬款按,有急必周濟之,有訟必排解之,有喜必慶賀之,有疾必問,有喪必用。——《曾國藩家書》
30、凡他人所束手無策、計無復之者,得祖父善為調停,旋乾轉坤,無不立即解危。——《曾國藩家書》
31、兒女聯姻,但求勤儉孝友之家,不愿與宦家結契聯婚,不使子弟長奢惰之習。——《曾國藩家書》
32、衣冠之族,以清白遺世為本,務要恬穆省事,凡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與之相接。——《曾國藩家書》
33、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曾國藩自箴聯》。
34、柔靡不能成一事。——《曾國藩家書》。
35、凡與人交際,當求其誠信之素孚;求其協助,當量其力量所能為。——《曾國藩家書》。
36、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國藩日記》。
37、越自尊大,越見器小。——《曾國藩家書》。
38、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曾國藩家書》。
39、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則不屈于物,忍劇則不擾于事,忍撓則不折于勢,忍窮則不茍于進,故曰,必有忍乃有濟。 ——曾國藩
40、爵祿可以榮其身,而不可以榮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曾國藩
41、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曾國藩
42、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曾國藩
43、人皆有愛生惡死之心,人皆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曾國藩
44、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和。寡合則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責己,小人責人。德有余而為不足者謙,財有余而為不足者鄙。——曾國藩
45、"人初做事,如雞伏卵,不舍而生氣漸充;如燕營巢,不息而結構漸牢;如滋培之木,不見其長,有時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勿揚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曾國藩
46、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曾國藩
47、凡人無不可為圣賢,絕不系乎讀書之多寡。——曾國藩
48、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49、靜坐然后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費間;閉戶然后知平日之交濫;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50、務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餒也。 ——曾國藩
51、圣賢成大事者,皆從戰戰兢兢之心來。 ——曾國藩
52、萬里關山睡夢中,今朝始洗眼朦朧。云頭齊擁劍門上,峰勢欲隨江水東。楚客初來詢物俗,蜀人從古足英雄。臥龍躍馬今安在?極目天邊意未窮。 ——曾國藩 《初入四川境喜晴》
53、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于搏謀,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樂莫樂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誠,明莫明于體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無常,短莫短于茍得,幽莫幽于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敗莫敗于多私。
54、府畏人言,仰畏天命,皆從磨練后得來。
55、心至苦,事至盛也。——曾國藩
56、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曾國藩
57、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寫字,凡事都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58、諺云吃一暫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
59、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第二要有識,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第三要有恒。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60、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曾國藩
61、吾不如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于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
62、家庭三致詳:"孝致祥,勤致詳,恕致詳"。"勤于邦,儉于家,言忠信,行篤敬"。
63、有一種人以姑息匪人市寬厚名,有一種人以毛舉細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寬,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無所容。
64、人遇逆境,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見識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學,借困衡為砥礪,不但順受而已。
65、五千里秦樹蜀山,我原過客;一萬頃荷花秋水,中有詩人。
66、漣水湘山俱有靈,其秀氣必鐘英哲;圣賢豪杰都無種,在儒生自識指歸。
67、大抵浮生若夢;姑從此地銷魂。
68、大筆高名海內外;君來我去天東南。
69、荷氣竹風宜永日;花光樓影倒晴天。
70、馮唐易老,雍齒且侯,三字故將軍,四馬短衣春射虎;左抱宜人,右弄孺子,孤山林處士,蘆簾紙閣夜談龍。
71、我在軍中多年,難道沒有一點可取,只因一個傲字,百無一成,所以諄諄教各位弟弟引以為戒。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72、常常提其朝氣為要。——曾國藩
73、居心不凈,動輒疑人。人自無心,我徒煩擾。——曾國藩
74、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可為之事,當盡力為之,此謂盡性;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知命。——曾國藩
75、將來不迎,當下不雜,過往不念。——曾國藩《戰天京》
76、既愛其才,宜略其小節。
77、人之制性,當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壞之易。若不顧其泛濫,一傾而不可復也。 ——曾國藩
78、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曾國藩
79、靜能生動,更能制動。 ——曾國藩
80、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曾國藩
81、知天地萬物于一體,則能愛矣。 ——曾國藩
82、君子事來而心始見,事去而心隨空。 ——曾國藩
83、嘗自慮執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礦不敢執一律求之。雖偏長薄善,敬其有裨于吾,示嘗不博取焉以自資益;其有以讜言急論陳于前者,既不必有當于吾,未嘗不深感其意,以為彼之所以愛我者,異于眾人泛然相遇情也。
8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敗。
85、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曾國藩名句
86、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曾國藩名言
87、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報,若市道,吾實恥之。——曾國藩名句
88、是好漢,打落牙齒和血吞。——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89、惟柔以制剛狠之氣,惟誠以化頑梗之民。
90、人生由立志開始, 志不立, 天下無可成之事, 若能立志, 圣賢豪杰, 無事不可為。
91、夫士處世,無為可議,勿期人譽,無為可怨,勿期人悅。
92、凡仁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則計較多,而出納吝矣;私心生則好惡偏,則輕重乖發。
93、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94、書蔬魚豬,一家之朝氣;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
95、忠信耿介,立品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96、省事是清心之法,念書是省事之法。
97、接觸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革;服務無聲無臭,既要精當,又要簡便。
98、常人無不行為圣賢,毫不系乎念書之多寡。
99、克己之學——反省本身。
100、講究清廉——"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欽,處處人皆恭順。""蓋凡帶勇之人,皆難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茍取,但求吾身不茍取。以此風示僚屬,即以此仰達圣主。"
【曾國藩格言語錄】相關文章:
關于曾國藩格言語錄大全60句01-21
有關曾國藩的勵志格言04-22
關于曾國藩勵志格言05-01
曾國藩名人格言語錄匯總(精選60句)03-16
關于曾國藩格言大全(精選90句)11-26
曾國藩格言句子大全70句精選10-22
關于曾國藩格言大全(通用50句)09-29
曾國藩格言說說大全60句精選04-06
曾國藩經典語錄大全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