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的經典美文
凡有演出的地方就少不了觀眾,凡有觀眾的地方就少不了演員。就如魚離不開水一樣,一次完整卻未必完美的政革,觀眾必不可少。只是,觀眾不啻為觀眾,觀眾的價值有時可由我們自身定義。只要我們不是某種意義上的觀眾——嗔怒而視、不思御宇的終南之眾。
許多情節的開端就是一個因果。就像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一個雄心勃勃的政客,在競選中初露鋒芒。
作為一個政客,他有著驚人的口才,十足的熱情。善良的人會主動幫助別人,他也會幫助他人,但些許有些區別。在他看來,什么樣的人生來是需要被尊重的,什么樣的人就該主宰全部。因此,對他而言,最大的鼓勵莫過于觀眾贊賞的目光。
世人對這類人的評價褒貶不一,這可能是因為觀眾類別的不同。明亮的月下總少不了一款狹長的光帶,他和他的世界也是如此。那份傲氣,被有利可圖的觀眾們捧起。
試想一只飛蛾,撲火有多么荒謬;試想一只刺猬,傷人又多么簡單。而他,比飛蛾好些,刺猬差些,傷了自己,也傷了別人。
可是不管怎么說,光明面的橫沖直撞和陰暗面的深思熟慮還是領著他沖上了政壇,臺下追隨者紛至沓來。渴望卻也習慣,萬人之上的演講,他的心隨著觀眾的目光搖擺。
然而,當冰與火的對比可以用來形容他走上舞臺前后的人生時,可以理解一位日益保守的政客,為自己座位的溫度發愁。友人教導他:觀眾拆下臺的,不是我,而是我也批判的言論;而每當觀眾捧上天的,不是我批判的言論,卻是我。只要能多一位觀眾,我愿意少一個自己。呵呵,貌似毫無破綻的決策,卻抵不住冰與火的摩擦。巨響過后,是另一個世界。
當災難不是突如其來的狂風,而是蓄謀已久的人工降水時,一個和自己當年一樣完美的致命一擊結束了叱咤風云的歲月。抱恨還是執著已不重要,他已經失去了包括自己在內的全部觀眾。
沒有聽懂報幕員的最后一席話,他很快走向了陰暗的角落。陰暗的角落并不是沒有陽光,而是有人為了觀影,用大幕遮住了她。
盡管他當初從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別人的觀眾,卻也慢慢適應了新的生活:他愛上了鼓掌,覺得這可以帶來快樂;他開始崇尚道教思想,認為中庸可以釋懷一切;他熱衷于站隊,只是與我們購物時的選擇有些不同。“我沒有實力。”他說,“因此也不必承擔太多”。
在這個故事快結束時,我想提提他的一位被大家忽視的摯友,一位沒有因他而嶄露頭角,也沒有因他而銷聲匿跡的知心朋友。只有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在自己朋友因爭權而殘害他人時流過一滴眼淚;只有他,在虛張昏惑的長夜發出過長嘆;只有他,在觀眾圍集的人流中訴出了最渺茫的微光!
受無數限制,他,只能選擇保全,只能在觀眾席的某個角落,做著不該是觀眾做的夢。坦白說,他整個人生的價值都無法與那位政客的任何一個階段相比。可是,他因為稀少,而顯得彌足珍貴;因為態度,而永存歷史轉角。當他看到落魄的朋友時所說的話,大概是一句能讓做了一輩子觀眾的人聽不懂的訴說。
“我回來了......”“其實你從未離開過”。
喪失本心的觀眾,即是看客;再回不去的原點,便是人生。
一個再也無法崛起的政客帶著殘墨漸漸遠離了我們的視線。謝幕了,此起彼伏的掌聲。我和他們一樣在鼓掌,掌聲把我扯回現實。那場還在上演的戲劇中,戴著不同臉譜的三類小丑還在臺上臺下雀躍。我呢,跟著掌聲,笑著,又在心里把它踩得粉碎。觀眾席雖然一直有人進出,卻仍擠滿了人,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都是,可至少我不是這種程度上的觀眾——袖手旁觀、趨炎附勢的烏合之眾。
【觀眾的經典美文】相關文章:
何必活得那么操心,畢竟你沒有那么多的觀眾的經典美文03-25
當觀眾時作文04-24
觀眾邀請函03-04
那一次,我是觀眾作文04-09
小剛一語救觀眾的勵志故事04-09
感動了觀眾感動了中國說明文04-23
唯美文苑經典美文12-09
經典的美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