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愛情中的選擇美文
為對方付出太多好比是一種感情挾持,感情債越積越多,有一天他承受不了只能逃。半年以前,我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我和小雪被周圍的朋友一致選為:“最讓人羨慕的情侶。”
第一次看到小雪,我就對自己說:“小子,這就是你要娶的人。”隨之展開追求,說實話我的條件還不錯,長得帥、性格不錯、工作也穩定。小雪在“鮮花加柔情蜜語”的攻勢下成為我的女朋友,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她穿著婚紗站在我面前的樣子。
我很愛小雪,這種愛不僅在語言上,更多是在行動上。每天都接送她,甚至幫她送下午的點心,幫她的表哥表弟找工作;她崇拜的明星要來開演唱會,我托人幫她弄來第一排的票……我所有的人生決定都是圍繞她制定的,我把小雪當成了生命的全部。小雪也和我說過:“你比以前任何一個男友對我都好。”
我把她介紹給我所有的朋友,叫他們都要待她好,接下來我也打算認識她所有的朋友。再帶她去見我父母,最后見她父母,這樣差不多就能塵埃落定了吧。
可我萬萬沒有想到,小雪對我的做法充滿敵意和抗拒,她不愿意帶我去見朋友,至于去見我父母這件事情,她更是抗拒,用各種借口推脫,而見她父母那更是遙遙無期了……有一天我們吵起來了,小雪怒斥我:“我不要你自以為是的付出,你有想過我的感受嗎?”我那么費心費力地愛著她,她還不滿足、不接受。
兩個人談戀愛,就像兩個裝了水的紙杯,你倒給我點,我倒給你點,是相互滋潤的游戲。如果你把自己杯里的水都倒給對方,他那杯裝滿了,你這杯卻空了,再沒得可倒,你們的游戲也就宣告結束。
這就是男孩“自我犧牲”的行為模式,他把愛都倒給女友,為她做了很多,每天接送、照顧她的家人、滿足她的興趣,幾乎把所有資源都壓在愛情上,連人生規劃都要以女友為標準……在他心里似乎有個“公式”:做得越多,獲得的愛情也就越多。可是面對他的付出和犧牲,小雪卻并沒有領情。其實小雪不是不愛他,只是她“喝不下這么多水”。
一個人的自我犧牲,對另一個人并不是好事,有時候那看起來更像是一種“情感挾持”。她什么都沒付出,而你做盡一切,讓她欠你的“情感債”,要用今后漫長的感情來償還,這是不是一種很大的壓力呢?所以小雪才會認為男友的付出是“自以為是”的。
精神分析認為,人們對他人的自我犧牲,并不完全是無私的。表面上是愛的付出,實則是內心恨的表達,我要愛你愛得讓你透不過氣;我什么都替你做讓你失去做任何事的能力,以后就只能依靠我;我要為你犧牲讓你下半生都活在內疚里……這對他人的確是一種強加的愛。所以,那個公式應該修改一下:做得越多愛情反而消失得越早。
對于自我犧牲者來說,做得越多,也是對自己越多的傷害。拼了命地愛對方,連自己的人生都壓上,怎么肯輕易輸了這場賭局?付出的越多,就越想得到。就像男孩要求女友像自己一樣帶他進入她的圈子,要求女友見他的父母……可一旦被對方拒絕,就會充滿委屈,覺得自己一腔熱血都白費了。此時不僅會傷心,還會變得非常敏感,試著在對方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態度里去找平衡……可也始終無法把水再填回自己的杯子。
表面上看,自我犧牲者似乎是委屈的一方,為別人做這么多,卻被拒絕。可實際上,自我犧牲者做的事,都不是負責和擔當,而是把自己丟給別人。我把我的人生交給你了,為你做牛做馬,所以你要對我負責。
如此自傷與自失,怎么可能享受得到愛情的甜蜜呢?對另一個人好,給她愛,往往是要給予符合她需求、符合她接受能力的愛。這時候,我們自己就需要控制這股愛情的能量,需要忍耐,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換得她人的接納,是一種委曲求全。尊重彼此的需求,公平的付出,才能營造健康的愛情關系。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自尊來保護愛的能力,正常的人際交往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互換而來,而不是由一方不斷地退讓、犧牲來保全的。因這樣的自我放棄,而破壞了公平的親密關系。
愛情有時候做得越多,消失得越早,越是不顧一切地投入,越是為對方做盡一切,越是要面臨終結。因為在這樣的愛情里,愛的人失去了自我。沒有了自我,為對方改變,全心配合對方的需要,成為附屬品。你自己消失了,愛自己的理由便消失了,緊跟著,別人愛你的理由也就消失了。
在愛情中,并非你選擇對方,對方就要選擇你。在男孩排除萬難去把對方當做結婚對象時,他已經表現出了“舍去自己,占有對方”的氣勢。面臨這樣的氣勢,女孩怎不會害怕得跑掉呢?每個人都需要保有自我,即使在愛情面前,也是一樣。看上去是男孩在拼命地對她好,但實際上他開出了一份驚人的交換條件。放棄自我來要女孩的自我,男孩用徹底的好來讓她許給你一份永遠。這壓力太大,女孩受不了……
【在愛情中的選擇美文】相關文章:
選擇的經典美文11-30
選擇經典美文12-01
愛情美文:記憶中的美好12-07
記憶中的美好愛情美文12-09
關于選擇的經典美文12-03
選擇寧靜的經典美文12-08
選擇的美文欣賞12-01
我很傻,所以選擇了永久聯絡的關系愛情美文03-10
為了你,我愿意選擇堅強自己愛情美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