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岳飛傳》讀后感范文650字
翻開《岳飛傳》這本書,我仿佛回到了宋朝那個金戈鐵馬的年代,滾滾塵埃四處飛揚。一個手持銀槍的戰將騎著馬,后面一片黑壓壓的軍隊。領軍之人,就是岳飛。
岳飛從小就沒有父愛,和母親生活在一起,九歲時拜周侗為師傅。學習兵法和槍法。青年時候便從軍抗金。他憑借著智慧和那出神入化的槍法,成為抗金大元帥,他建立的岳家軍所到之處,金兵總是節節敗退,正當宋軍將要殺向金國都城——黃龍府的時候,漢奸秦檜仗著皇上對他的信任,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并用“莫須有”罪名將岳飛父子害死在風波亭。對岳飛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同時又對秦檜的奸詐感到憤怒,深惡痛絕。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岳母在岳飛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字,于是“精忠報國”四字便永遠的留在岳飛的背上,更是滲入他的心里,成了岳飛的信念。每次打仗,孝順的岳飛都不會忘記母親對他的教誨,著使他在戰場上不畏生死,只求報孝祖國。他還組建了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就是這樣,他率領軍隊,收復了穎昌、蔡州、鄭州、陳州、朱仙鎮。所以,金國將領不禁感慨:“憾山易,憾岳家軍難!”
可是,在岳家軍距離黃龍府只剩下四十五里路時,卻被秦檜用十二道金牌將岳飛召回朝廷,這對于岳飛無疑是晴天霹靂,因為他之前三次拒絕詔書,所以這十二道金牌他不得不受命,而這次停戰肯定是放虎歸山,岳飛壯志未滿,惆悵之際,寫下千古絕唱《滿江紅》:“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這首詞體現了岳飛“精忠報國”英雄之志,表達了他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雖然我們也許不可能像岳飛一樣上戰場打仗,為國建功。不過我們也有報答祖國的方式,將來想為祖國做出貢獻,那么我們就應該像岳飛那樣從小就要樹立精忠報國的信念,擁有遠大理想和抱負。那么我們現在就應該認真讀書,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這樣將來才可以用自己的知識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建功立業,奉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成為國家的棟梁。
精忠報國不僅僅是一種愛國精神,更是一種信念。精忠報國,是岳飛的信念,為國之棟梁,這也是我們的目標。
【《岳飛傳》讀后感650字】相關文章:
《岳飛傳》的讀書筆記12-07
《岳飛傳》讀后感12-07
岳飛傳讀后感11-22
《岳飛傳》讀后感04-29
岳飛傳的讀后感03-31
岳飛傳讀后感04-06
《岳飛傳》讀后感作文12-09
《岳飛傳》讀后感范文12-09
《岳飛傳》讀書心得03-27
岳飛傳讀書心得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