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寒門狀元張羽欣勵志故事
最近幾天,河北棗強北大新生王心儀的一篇《感謝貧窮》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如今社會上越來越多人認同寒門難出貴子,王心儀的出現似乎可以減輕當下人們這種焦慮。
在文章中,她寫到了一些自己的家庭被“貧窮扼住喉嚨”的時刻,姥姥重病卻因為沒錢醫治而眼睜睜看著她走向死亡,當別人就在學校住宿學習時,為了節省飯錢,他們姐弟只能走路幾公里往返于家和學校之間,當別的孩子大口大口吃著零食,他們姐弟只能爬到后院的桑椹樹去摘果子吃。
好在貧窮的生活并沒有讓她滿身戾氣,她對未來依然憧憬,堅信知識能改變命運。
在文中,她寫到: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來自真理與智慧的光明,終于透過心靈中深深的霧靄,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貧窮可能動搖許多信念,卻讓我更加執著地相信,知識的力量。
通過清新的文字,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花季少女,王心儀的天真和樂觀讓許多人動容,但現實并不會永遠這么美好。
催人奮進的故事總是驚人的相似,潸然淚下的事跡總能讓人找到共鳴。無獨有偶,在禹城,今年的文科狀元張羽欣的故事同樣感動著所有人,讓人在祝福之余,不約而同都彈落了幾滴感動的淚。
圖片中這位拿著山東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女孩兒,名叫張羽欣,年芳十八,倫鎮岱屯人。禹城一中畢業的她,今年以高考637分的優異成績榮登禹城市文科狀元寶座。
7月30日上午,在禹城市倫鎮監察室主任栗曰國的辦公室,我們見到了前來感謝并報喜的張羽欣和她的媽媽田曉文。小羽欣高興地說,昨天下午收到投遞員叔叔送來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自己落下了激動的淚水,第一時間向栗(曰國)大爺、和張(炳權)大爺打了報喜電話,今天和母親一起來當面感謝,共同分享喜悅。
2000年出生的張羽欣,曾經與同齡的孩子一樣,在父母呵護庇佑下健康成長,有著幸福美滿的童年。但天有不測風云,他的父親于2012年罹患尿毒癥,2014年不幸病逝。為給父親治病,母女倆不僅花光全家積蓄,還負債20多萬元,擊碎了本來幸福美滿的家庭,僅靠幾畝薄地維持生計。當時,讀初中的小欣羽非常懂事,不想讓母親一個人承受這份負擔,盡管學習優異,也一度想到退學。
孤獨無助之際,倫鎮監察室主任栗曰國到岱屯村調研走訪,與村干部座談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并將此情況告知當地愛心企業家、山東德霖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炳權,一同到其家中走訪,決定對張羽欣進行幫扶。“我主要是定期到學校看看孩子,了解一下孩子學習情況、思想情況,與老師進行溝通,鼓勵孩子好好學習。真幫扶是人家張炳權經理。”栗曰國告訴筆者,“張炳權是一位很有社會責任感的愛心企業家,他幾乎每個月都要給鎮上的敬老院送米面、肉等生活用品,改善老人的生活。與張羽欣和她的母親見面后,承諾每月為小羽欣提供300元的生活費,讓孩子安心讀書,順利完成學業。”
張炳權的資助給小羽欣極大的鼓勵。小羽欣說,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謝,只想默默將感動化作力量,牢記老師的教誨,忠誠事業、發奮讀書,用一張張獎狀和優異的成績單回報恩人,向張大爺證明他的付出沒有白費。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今年的高考中,小羽欣一舉奪得禹城市文科桂冠。她說,成績的取得固然離不開自己的勤奮努力,更是張大爺、栗大爺他們的無私幫助的結果,是深深的感恩情懷時時激勵我好好讀書,是特殊的家庭困境的磨難培養了我自強不息、永不服輸的信心和勇氣,是老師的辛勤耕耘給了我一雙有力的翅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翱翔,否則,就沒有我的今天。
“張大哥(張炳權)知道我和孩子來報喜,一再鼓勵孩子不要驕傲,記住書到用時方恨少,一定要好好學習。怕我們作難,還不到開學時間,又給孩子拿出5000元的學費,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謝。”小羽欣的母親田曉文激動欣慰的深情難以掩蓋,但是在說起這些的時候,她的眼眶是紅的,她嘴里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感謝!感謝!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今后我要以張炳權大爺與栗曰國大爺為榜樣,盡其所能幫助別人,上大學后,發奮讀書,好好做人,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勤工儉學,把這份愛永遠傳遞下去,靠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用實際行動去唱響愛與感恩的贊歌。”小羽欣信心滿滿地說。
【寒門狀元張羽欣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寒門學子高考勵志故事04-07
寒門學子的高考勵志故事04-07
出身寒門小伙的勵志創業故事05-11
關于寒門學子高考的勵志故事05-02
高考狀元勵志故事精選05-03
高考狀元勵志故事04-01
狀元是怎樣變成水貨的勵志故事05-12
高考理科狀元的勵志故事05-02
張曉的創業勵志故事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