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生命的不等式勵志文章

時間:2022-12-02 18:13:32 勵志文章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生命的不等式勵志文章

  中央電視臺正播放《朗讀者》第二期。

生命的不等式勵志文章

  畫面上,一位白發老者西裝革履坐在椅子上,淚痕斑斑地吟誦著林徽因的詩《別丟掉》: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著,有那回音!

  這位96歲的老者叫許淵沖,是我國翻譯界泰斗,獲得國際翻譯家聯盟2014年"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成為該獎項自1999年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曾獲國家漢辦、北京大學共同設立的"國際漢學翻譯大雅獎",還是由國家文化部等單位評選的2015年"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有"書銷中外百余本,詩譯英法惟一人"美稱。

  2007年,許老先生得了直腸癌,醫生說他最多只有7年生命。但就在2014年,醫生說的那個生命的終點,許老先生獲得了世界最高翻譯獎項——"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

  節目現場,老先生豁達地笑著說:"看見沒有,這生命是自己可以掌握的。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

  "生命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這句話告訴我們生命并不等同于壽命,這個生命的不等式,足以讓人們對生命有更深層的理解。

  一個人可能活了100歲,但是能讓自己記住的日子有多少呢?當那首歌《時間都去哪了》一經問世,便成為大家爭相傳唱的經典。人們在歌聲里感慨時間怎么過得這么快;在歌聲里陷入深深地思考,在自己過往的歲月里,那些隨風飄逝的日日夜夜,自己都在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某些日子、某段時光、某個片段能被他人記起,這是因為那些日子過得精彩,或是給了別人溫暖,或是給了別人激勵,或是給了別人歡樂,或是作了特殊的貢獻……一句話,那些日子應該是充滿意義的。

  當然,苦難的歲月容易讓人刻骨銘心。因為在苦難的日子里,會有閃耀著人性光芒的時光,但人不可能一輩子都在苦難中度過。畢淑敏說,苦難不是人生的真相。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人們在記住苦難日子的同時,記住更多的是如何戰勝苦難。

  壽命是一個人從生到死的自然生長形態,而生命卻是超越壽命概念的精神追求。我們所追求的生命意義應該是快樂自己,益于他人。這樣的生命便是永恒的。

【生命的不等式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生命的石像勵志文章03-30

生命的堅強勵志文章04-09

生命價值勵志文章05-01

青春勵志文章:生命的暢想04-30

生命之舟的勵志文章04-23

生命的獨行者的勵志經典文章12-09

勵志文章:從容品嘗生命的滋味12-07

生命禁區的還魂草勵志文章12-07

關于生命之舟的勵志文章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