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避免愚蠢的勤奮勵志文章
去年,幾個投資機構的老板,跟我聊天時,說了這么件事。
有個出身農家的年輕人,讀書時特別拼,拼命的程度,讓同學們都害怕。
他從來也不玩,只悶頭讀書,經常一個多月不洗澡。后來他自己搞項目攻關,一個多月足不出戶,身上都生出霉味。功夫不負苦心人,最后他研究出來個非常奇特的產品。
這個產品,鐵定是有龐大市場需求的。它就是枚手機,但可以用來控制所有的家電,電燈、電視、空調、微波爐和烤箱什么的。
研發成功,他洗澡刮胡子,帶著試制品出來融資。
投資公司見到這款產品,非常感興趣。于是雙方晤談,談著談著,投資者興趣就淡了,脫口冒出來句:哎,我們這兒缺個產品經理,你來干如何?
……啥?年輕人憤怒了。他是出來開宗立派開山創業的。可這些資本家居然想讓他打工,這事……根本沒法兒談。
這個年輕人,把他們幾家投資機構都找了。每家投資機構的反應,完全一樣:見到產品,先是眼前一亮,聊著聊著,就沒了興趣,最后不痛不癢的說了句:哎,我們這兒缺個產品經理,要不你來試試……
最終,這個年輕人,拿著他的產品,于十字街頭茫然四顧。
他付出那么多,何止掉肉脫皮,幾近抽筋剝皮。
為什么還得不到認可?
有些流行的觀念,日久入人心,幾被視為絕對真理。
諸如:從底層逆襲的人,沒有一個不是脫層皮,或者掉身肉的……
此類觀念,已經到了確信不疑的程度——但實際上,這個觀念未必就板上釘釘。實際上,底層逆襲,至少有四種情形:
——第一種:底層逆襲,掉肉脫皮者。
——第二種:沒掉肉也沒脫皮,照樣逆襲成功。
——第三種,肉掉了,皮脫了,也未能逆襲成功者。
——第四種,沒掉肉也沒脫皮,也未逆襲成功。
第四種我們不說——實際上,這碗雞湯就是灌給第四種人的。
但現實中,第二種人,不掉肉不脫皮逆襲成功者,遠多于掉肉脫皮逆襲者。而第三種人,掉肉脫皮逆襲失敗者,同樣也多于第一種。
掉肉脫皮逆襲成功者,不過是個小概率事件。商場之上,最多的是不掉肉不脫皮,一帆風順逆襲成功者。
——這是因為,任何時代,如魚得水者必然是適應者。如果你恰好是這類人,當然沒理由非要掉肉脫皮。就好比藍球場上,你是姚明,到時候大家自然推你出來了。如果你不是,縱然是掉肉脫皮,也照樣是一敗涂地。
有些人在成長過程中,并沒有學習到商業市場的法則規律,甚至是反商業主義者。這類人進入社會,當然無法融入。掉肉脫皮只是讓他們轉型——轉型成功,就獲得商業社會的接納。轉型失敗,就除名江湖,不為人所知了。
除非你知道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否則你的努力不會奏效。
不對路子的努力,越勤奮,可能距目標越遠。
以前,大科學家李約瑟,來中國溜彎。他參觀了一家染料廠,還沒進門,就聽見里邊叮當叮當響。
進來看,就見染料工人站在巨大的鐵鍋前,手執鐵棍,咬牙瞪眼,發狠用力攪拌。攪拌的力氣極大,鐵棍撞擊鍋底,發出叮咣叮咣的動靜。
為啥要用這么大力呀?李約瑟看得納悶,就問。
是這樣子的,染坊工人解釋:這個制造染料呢,一定要用大力,一定要用鐵棍重重的撞擊鍋底,撞得越狠,聲音越響,染料的質量就越好。
這個……李約瑟詫異的問:這怪招,是誰教給你們的呀?
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工人回答。
老祖宗?李約瑟問:你們的老祖宗,有沒有告訴你們,為什么制造染料時,要用大力拿鐵棍撞擊鍋底?為什么呀?
工人樂了:咱哪知道這個?老祖宗怎么說,咱們就怎么干唄。
哦,李約瑟說:你們呀,動動腦子,問一句為什么,會死嗎?我來告訴你們吧,要制造出好染料,根本不需要你們那么賣力死拼,只要往大鍋里放些鐵屑,染料的質量,保證比以前更好。
真的嗎……工人們不信,實驗了一下,找口沒用力攪拌過的大鍋,往里邊撒點鐵屑,等染料成品出來,果然質量比以前的更好。
怎么會醬紫?工人們驚呆了。
李約瑟冷笑道:只知道掉肉脫皮的死拼,卻絲毫不動腦子,你能拼出個名堂來才怪。你們之所以用鐵棍撞擊鍋底,就是要把鍋底撞擊出鐵屑來。你們染料,也正如你們的人生,需要的不是賣死力,而是腦子!
——這件事,時間很久遠了。
但許多人,仍然沒學會動腦子。
那些掉肉脫皮逆襲成功者,只是因為肉掉對了,皮脫對了,成為了最適應商業社會的人,所以他們成功了。
【怎樣避免愚蠢的勤奮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如何避免拖延的壞習慣勵志文章03-25
勤奮讓世界如臨大敵的勵志文章04-04
關于勤奮是最大的聰明勵志文章04-02
贏的訣竅發現破綻避免失誤勵志文章03-31
關于勤奮的文章04-01
聰明人是怎樣工作的勵志文章05-01
怎樣才叫做真正的堅持勵志文章12-09
成功來自勤奮的文章04-02
大學生應該怎樣度過勵志文章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