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遵守規則是成功的第一步的散文故事
遵守規則是成功的保證
故 事
一個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課余為日本餐館洗盤子以賺取學費。日本餐飲業有一個不成文行規:盤子必須用水洗7遍。洗盤子的工作是按件計酬的,這位留學生計上心頭,洗盤子時少洗一兩遍,結果,勞動效率大大地提高了。日本學生向他請教技巧,他毫不避諱:“少洗兩遍就行了。”日本學生與他漸漸疏遠了。
餐館老板偶爾會抽查一下盤子清洗的情況。一次抽查中,老板用專用的試紙測出盤子清潔程度不夠,責問這位留學生,他卻振振有詞:“洗5遍和洗7遍差別并不大。”老板只是淡淡地說:“你是一個不守規則的人,請你離開。”
中國WTO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介紹過他的一次經歷:他和幾個朋友在瑞士的公園散步,上廁所時,聽到隔壁“砰砰”地響,他有點納悶。出來后,一個女士著急地說,兒子進廁所十多分鐘了還沒有出來,麻煩他幫忙看一下。龍永圖折回洗手間,打開那個“砰砰”響的隔位,他看到一個七八歲的小孩正在弄抽水馬桶,怎么弄都沖不出水來,急得滿頭大汗。原來,小孩覺得上廁所不沖水是犯了規則。為此龍永圖很感慨:上廁所要沖水,這是一種社會最基本的規則,一個孩子都能自覺按照規則去做,瑞士國民的規則意識可見一斑。
這兩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發是:沒有規則意識的人無法在社會立足。社會是一個整體,規則意識將影響一個人終生適應社會的程度,因此,從小對孩子進行規則意識及執行規則能力的培養不可缺少。
策 略
規則意識的形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經歷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要先由父母、老師管理和約束,最終達到孩子自我管理,并形成習慣。
以身作則,樹立良好形象。成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模仿的內容,因此,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樣。家庭生活中的一些規則,如作息制度、衛生要求、禮貌習慣等;社會生活中的規則,如交通規則、公共秩序等,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
抓好第一次,把握關鍵點。第一次往往印象深刻,具有導向作用,第一次錯了,不
及時糾正,就會接二連三地錯。所以,孩子第一次執行某項規則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引導,幫助孩子達到目標,并給予及時的鼓勵。否則,一旦壞習慣養成,則需花更多的力氣來扭轉。
曉之以理,加強引導。家長要讓孩子明白規則的用處,讓孩子知道規則無處不在。可讓孩子想一想,如果不遵守規則會怎樣?讓孩子設想違規的后果,引發他對執行規則意義的認識。這樣,孩子就不是被迫執行規則,而是自覺自愿地執行,家長的任務是督促和檢查,幫助孩子從他控向自控轉化,促進內化進程。
循序漸進,持之以恒。要做到這一點,要求家長有恒心,不論何時何地,都要排除萬難,堅持不懈地支持和鼓勵孩子向既定目標努力,直到規則習慣養成。
溫情提示
1.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可從玩游戲開始,在游戲中體會規則的意義,知道不守規則,就會被淘汰出局,懂得一個游戲如果沒有規則作保證,就沒辦法順利進行。
2.當孩子不守規則、投機取巧時,應及時引導,萬不可輕視,更不能鼓勵。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在游戲中投機取巧,還得意洋洋地贊他聰明,這正促成孩子養成不守規則的壞習慣。
3.給孩子定的規則要切合實際、合理、科學,讓孩子覺得經過努力是能夠達到的。
【遵守規則是成功的第一步的散文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夢想踏出第一步就是成功的勵志故事05-03
蝙蝠的成功秘訣散文05-07
成功的故事03-25
成功的故事02-06
成功勵志故事:成功的門栓05-10
如何成功的故事04-11
小豬成功了的故事03-25
感悟成功故事05-12
關于成功的故事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