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論互聯網+時代應用技術型院校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課程群資源整合

時間:2022-12-09 09:32:20 院校專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互聯網+時代應用技術型院校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課程群資源整合

  互聯網+時代下應用技術型院校管理學科課程建設應基于學生基本技能的四位一體課程群。四位一體課程群是構建經濟管理-電子商務技術-商務與營銷-電子商務物流四個課程群組成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具體指經濟管理課程群、電子商務技術課程群、商務與營銷課程群以及電子商務物理課程群所構成的四位一體的現代電子商務課程群體系。本文主要論述該體系課程群的專業基礎課部分的資源整合優化路徑。

  1 模塊劃分依據

  根據管理學科的特性,基于社會對管理應用技術能力的要求,結合管理學科各專業之間求同核存異的專業行業發展領域的基本需求,將課程分為四個模塊:經濟模塊、會計模塊、管理模塊和個性模塊。

  1.1 經濟模塊

  經濟模塊主要是要求管理學科各專業學生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的經濟規律。《經濟學原理》是經濟學科中的理論基礎知識較強的一門課程。《經濟法》是保障經濟動態規律的法律應用。《統計學》課程本身比較強調理論知識,結合管理學科的社會科學屬性,更多的統計知識應符合社會經濟發展方向。

  1.2 會計模塊

  一個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質不僅需要掌握經濟的宏觀環境和市場的動態,還應具備基本的核算和財務管理的技能。《會計學》是《財務管理》課程的基礎,《財務管理》的前期基礎是需要有一定基礎會計的知識和管理技能。因此,《會計學》和《財務管理》是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的必備課程。

  1.3 管理模塊

  《管理學原理》是管理學中理論較強的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在管理過程中需要掌握管理基本理論課程,是案例應用不斷更新課程。除掌握基本管理理論知識外,還應掌握營銷基本技能。《市場營銷學》是管理學科中比較注重應用能力以提升企業效益的一門課程。

  1.4 個性模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管理學科各專業在各自不同的專業發展和建設中會存在不同的計算機和網絡的個性需求。根據各自不同專業發展和學生就業方向不同,《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均符合各專業個性選擇課程。

  2 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程整合優化路徑

  2.1 成立專業礎課教研室,實施統一的教學管理

  為了能使整合的課程進行進一步資源優化,成立專業基礎課教研室,實施統一基礎課程教學管理。統一管理基礎課授課教師、教材、教學大綱、實踐環節、教案、教學進度表以及課程案例庫、習題庫、試題庫等教學資源,實現專業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合理配置和整合優化。

  2.2 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為管理學科大類招生打下基礎

  結合區域經濟市場對管理學科人才的需求情況,專業基礎課教研室制定應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重新調整課程結構,整合并加重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程,形成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課程群,實現寬口徑,厚基礎的課程體系,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出發,建立合理的課程結構,統一專業基礎課的課程名稱、課程學時、課程學分等。

  2.3 優化師資結構,整合教學資源

  在專業基礎課教研室的統一管理下,整合基礎課師資結構,對專業課程教師進行基礎課定向分配,將分散的師資資源整合為基礎課師資資源,發揮專業基礎課教師各自優勢,形成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積極探索師資培養新途徑,加強師資培養體系改革,建設教師協同教學方式,共建專業、共建課程、合作育人、合作研發、聯合培養人才、共促產業發展。以專業基礎課為主體,開展教研活動,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將學校資源、院系資源、社會資源相結合,提高專業基礎課教學改革水平和成果,提高人才培養特色。

  2.4 注重課程改革,優化課程結構

  專業基礎課授課教師實行統一備課制度,展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教研活動的交叉學習,研究整合后的課程教學方法,結合新人才培養方案撰寫整合后課程的大綱、教案、PPT 演示稿,優化課程結構,融入實踐教學環節,在授課過程中實施1/3 授課、1/3 案例和1/3 討論的課程結構,滿足課堂管理過程個性化需求,以課堂活動為開展形式,設置管理基礎課程的實踐環節,以“設計”、“考察”、“參觀”、“探究”、“體驗”等活動形式出現,增強學生的學習與工作體驗,為管理學科專業核心課程做好基礎認知服務,使課程授課效果更加符合應用技術型的要求,提高課程與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耦合度。

  2.5 撰寫自編教材,保證資源優化的有效實施

  課程整合優化后,教材的選定是重要內容之一。整合前的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程教材一般理論性強,應用實踐性弱,案例分析也多以國外的管理案例為主。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可以充分發揮優勢,可以根據應用技術型院校要求結合管理學科基本特點為課程本身改革進行定制撰寫符合應用技術型大學特點的自編教材,融入更多中國式管理的最新前沿案例以及通俗易懂的管理概念,更加保證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程資源優化的有效實施。

  2.6 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教考分離

  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整合優化后,為了確保學生全面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能力,進而達到以考促學的目的,實現教考分離是最好的辦法。由專業基礎課教研室建立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程群試題庫。同時加強過程性考核,每個教學情境結束后,專業基礎課教師都要對學生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考核,給出考核成績,通過情境考核檢驗學生技能掌握情況,客觀評價學習效果,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2.7 構建絡平臺,促進管理類專業協同發展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專業基礎課教研室也應充分利用校園網環境,構建管理類專業絡平臺,打破管理類各個專業學生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學習交流,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和受益面,使學生自主完成在線理論學習,實現教師和學生網絡輔導答疑的有效互動,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拓展高等教育服務社會功能,促進管理類專業協同發展。

  2.8 統一教學質量考核標準,保障教學質量的推廣應用

  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教師的考核標準也進行了統一管理,基礎課教研室在結合學校自身的條件下制定一套專業基礎課教師考核辦法,達到管理學科各專業基礎課教學質量同步提升的效果,保障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教學質量的推廣應用。

【論互聯網+時代應用技術型院校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課程群資源整合】相關文章:

大學公共基礎課程有哪些—大學公共基礎課程詳細設置04-23

互聯網時代作文12-13

清風時代論勵志故事04-10

關系型話題作文審題四論05-11

課程與教學論專業介紹03-29

關于移動互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介紹及分析03-26

應用型院校計算機專業論文05-11

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學習心得05-12

一般院校工商管理類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規格論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