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的學習離不開模擬試題的練習。以下是陽光網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模擬試題,供大家參考!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模擬試題一、判斷題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
1.公差可以說是允許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們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說明它們的精度要求相同(×)
3.國家標準規定,孔只是指圓柱形的內表面。( × )
4.圖樣標注φ200 ( × ) -0.021mm的軸,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確。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軸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 )
6.某孔要求尺寸為φ20-0.046 今測得其實際尺寸為φ19.962mm,可以判斷該孔合格。(×) -0.067,
7.未注公差尺寸即對該尺寸無公差要求。( × )
8.基本偏差決定公差帶的位置。 ( √ )
9.某平面對基準平面的平行度誤差為0.05mm,那么這平面的平面度誤差一定不大于0.05mm。( √ )
10.某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為0.03 mm,那么該圓柱面對基準軸線的徑向全跳動公差不小于0.03mm。( √ )
11.對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狀公差要求時,形狀公差值應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對稱度的被測中心要素和基準中心要素都應視為同一中心要素。(× )
13.某實際要素存在形狀誤差,則一定存在位置誤差。(×)
14.圖樣標注中Φ20+0.021 mm孔,如果沒有標注其圓度公差,那么它的圓度誤差值可任意確定。(×)
15.圓柱度公差是控制圓柱形零件橫截面和軸向截面內形狀誤差的綜合性指標。( √ )
16.線輪廓度公差帶是指包絡一系列直徑為公差值t的圓的兩包絡線之間的區域,諸圓圓心應位于理想輪廓線上。( √ )
17.零件圖樣上規定Φd實際軸線相對于ΦD基準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0.02 mm。這表明只要Φd實際軸線上各點分別相對于ΦD基準軸線的距離不超過0.02 mm,就能滿足同軸度要求。(× )
18.若某軸的軸線直線度誤差未超過直線度公差,則此軸的同軸度誤差亦合格。( × )
19.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
20.端面圓跳動公差和端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1.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采用獨立原則時,零件加工的實際尺寸和形位誤差中有一項超差,則該零件不合格。(√)
22.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誤差綜合形成的理想邊界尺寸。對一批零件來說,若已知給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則可以分析計算出作用尺寸。( × )
23.被測要素處于最小實體尺寸和形位誤差為給定公差值時的綜合狀態,稱為最小實體實效狀態。(√ )
24.當包容要求用于單一要素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實效邊界。( × )
25.當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時,則被測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補償給形狀誤差,形位誤差的最大允許值應小于給定的公差值。( × )
26.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27.最小條件是指被測要素對基準要素的最大變動量為最小。( × )
28.可逆要求應用于最大實體要求時,當其形位誤差小于給定的形位公差,允許實際尺寸超出最大實體尺寸。( √ )
29.確定表面粗糙度時,通常可在三項高度特性方面的參數中選取。( √ )
30.評定表面輪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長度稱取樣長度,它可以包含幾個評定長度(×)
31.Rz參數由于測量點不多,因此在反映微觀幾何形狀高度方面的特性不如Ra參數充分。( √ )
32.Ry參數對某些表面上不允許出現較深的加工痕跡和小零件的表面質量有實用意義√
33.選擇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值應盡量小好。( × )
34.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參數值相應取得越小。( √ )
35.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則零件的尺寸精度應越高。(× )
36.摩擦表面應比非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數值小。( √ )
37.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數值應大。( × )
38.受交變載荷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值應小。( √ )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模擬試題二、填空題
1.公差標準是對幾何量誤差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應的技術措施是貫徹公差與配合制的技術保證。
2.不完全互換是指零(部)件在裝配前,允許有附加地選擇;裝配時允許有附加地調整但不允許修配;裝配后能滿足預定使用性能要求。
3.完全互換是指零(部)件在裝配或換前,不作任何地選擇;裝配時不作調整或修配;裝配后能滿足預定使用性能要求。
4.實際偏差是指實際尺寸減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極限偏差是指最大(或最小)極限尺寸減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
5.孔和軸的公差帶由標準公差決定大小,由基本偏差決定位置。
6.軸φ50js8,其上偏差為+0.019mm,下偏差為-0.019mm。
7.孔φ65 -0.042
-0.072mm的公差等級為IT7,基本偏差代號為S。
8.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則其最大極限尺寸是Ф80.023mm,最小極限尺寸是Ф79.977mm。
9.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17μm,最小極限尺寸是Ф47.958mm。
10.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軸,已知IT10=0.100mm,其ES=+0.100mm,EI=0mm,
es=+0.050mm,ei=-0.050mm。
11.已知基本尺寸為φ50mm的軸,其最小極限尺寸為φ49.98mm,公差為0.01mm,則它的上偏差是-0.01mm,下偏差是-0.02mm。
12.常用尺寸段的標準公差的大小,隨基本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隨公差等級的提高而減小。
13.φ45+0.005 mm孔的基本偏差數值為0 ,φ50-0.050
0-0.112軸的基本偏差數值為-0.050mm。
14.國家標準對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級規定為__。某一正方形軸,邊長為25mm,今若按IT14確定其公差,則其上偏差為+0.2mm,下偏差為-0.2mm。
15.屬于較高和中等精度的公差等級有m f,用于精密配合或重要配合處。
16.圓柱度和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相同點是公差帶形狀,不同點是前者公差帶軸線位置浮動而后者軸線的位置是固定的。
17.在形狀公差中,當被測要素是一空間直線,若給定一個方向時,其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若給定任意方向時,其公差帶是直徑為公差值t的圓柱面內區域。
18.圓度的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圓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域。
19.當給定一個方向時,對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距離為公差值t,且相對基準中心平面(或中心線、軸線)對稱配置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20.軸線對基準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帶形狀在給定兩個互相垂直方向時是距離分別為公差值t1 、t2的兩對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21.由于徑向全跳動誤差包括了圓柱度誤差和同軸度誤差,當徑向全跳動誤差不大于給定的圓柱度公差值時,可以肯定圓柱度誤差不會超差。
22.當零件端面制成內凹或中凸時,端面圓跳動可能為零。但卻存在垂直度誤差。
23.徑向圓跳動在生產中常用它來代替軸類或箱體零件上的同軸度公差要求,其使用前提是滿足其功能要求。
24.徑向圓跳動公差帶與圓度公差帶在形狀方面相同,但前者公差帶圓心的位置是固定而后者公差帶圓心的位置是浮動。
25.在任意方向上,線對面傾斜度公差帶的形狀是直徑為公差值t,且與基準平面成理論正確角度的圓柱面內的區域,線的位置度公差帶形狀是直徑為公差值t,且以線的理想位置為軸線的圓柱面內的區域。
26.圖樣上規定健槽對軸的對稱度公差為0.05mm,則該鍵槽中心偏離軸的軸線距離不得大于0.025mm。
以上是陽光網小編與大家分享的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模擬試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看過“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模擬試題”的人還看了: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