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經驗交流:走出考研“專業規劃”的誤區
對于即將進入大四的學生來說,讓大家最為關心的一個話題便是選擇就業還是考研。面對日趨激烈的考研競爭和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如何才能做出自己最理智的選擇,很多同學一片茫然。一邊是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一邊是日趨激烈的考研競爭,那么究竟哪個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呢?
究竟是研究生學位比較重要,還是專業方向比較重要?廣東某大學政治學的一位研究生求職時感慨說:幾年前本科畢業時本可以進入一家銀行工作,但因為讀研而放棄了,現在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不知道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有此感慨的不止此一人。不過靜下心來思考,該同學是否真的希望成為一名銀行人才,還是對政治學專業情有獨鐘?如果本科畢業前就把所學專業和未來職業的關系想清楚,生此嘆息或許大可不必。下面提出的觀點是專業規劃,即是說要在考研之前就想清楚研究生專業與自己的理想有多遠。人才市場形勢瞬息萬變,再也不是數年前可以讓眾多本科生把讀研當作騎驢找馬的過渡階段了。研究生貴在精,德國在本科教育階段就明確劃分了應用教育和研究教育,美國的研究生大都是五年制的博士,兩到三年的碩士有很明顯的職業培養目的。而中國目前的研究生教育雖然強調以研究為主,但仍擺脫不了就業為導向的色彩。如果讀了一個與自己未來想從事的工作方向截然不同的研究生,是不是與工作的距離拉大了?
很多同學覺得學歷層次是門檻,多多少少忽略了專業的重要性。其實,在考研前必須要做好專業規劃,想清楚專業能給自己未來的職場發展帶來哪些長處,或者有哪些需要彌補的不足,才是深思熟慮。
什么是專業規劃?
所謂專業規劃,指的是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包括對未來職業方向的定位,以及在研究生求學過程中采取怎樣的方法去接近自己想從事的職業。在這方面,有很多未雨綢繆的做法,比如學習期間到相關行業實習,考取相關的職業證書,提前參加行業招聘會,聽取業內知名人士的經驗,向已經工作的師兄師姐取經等都是專業規劃的表現形式。如果沒有做好專業規劃,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所取得的學位能發揮的作用就大打折扣,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更是沒有明確認識,甚至是與自己未來的計劃南轅北轍。
在考研熱的帶動下,很多同學認為職業規劃是臨近畢業的事情,也似乎忽略了更之前的專業規劃,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
盲點一:先考研,再擇業
許多同學都有這樣的觀點:就業形勢嚴峻,先考研當個過度,反正學位高了,就算就業門檻提高,自己也有備無患!這部分同學大都是考研的后知后覺者,在大三甚至大四時候才開始著手準備,之前對考研沒有清晰的認識,更別說選準研究生專業和方向了。對于考上研究生之后如何規劃,更沒有明確的規劃。這類同學在報名的時候可能會選擇比較熱門的專業,比如金融、法律、計算機、通信、市場營銷、企業管理、新聞學、廣告學等,就業面廣,比較實用,為的是今后容易就業;選擇相對冷門的專業,比如985工程高校招收研究生專業中報考人數比較少的,或者是基礎學科和農林類學科等受國家優惠政策照顧的專業,為的是求穩求保,爭取考上;選擇本校本專業,掌握信息優勢;選擇西部地區高校,錄取門檻相對較低總之,考研的目的主要是能上或者畢業后容易找工作。這樣一來,對于專業本身的認識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如果一時失利,往往也是爭取調劑,考經濟類、新聞類未果而被調劑到政治理論、教育學、歷史學的人大有人在;目標是東部沿海的985高校,退而求其次到中西部地方大學的也比比皆是。這時候對于調劑后的專業是否適合自己沒有太多的考慮,失去了找工作的時機,也沒有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形勢更是逼迫自己不允許做更多的考慮,只能先讀研再作打算。
【淺談經驗交流:走出考研“專業規劃”的誤區】相關文章:
考研專業課復習誤區05-05
淺談避免選擇大學和專業的誤區04-05
考研經驗:淺談跨專業考研專業課復習的教訓05-07
淺談計算機專業考研經驗05-09
英語考研的復習誤區05-07
考研數學復習的誤區05-06
考研備考的常見誤區05-07
考研政治復習誤區05-03
考研指導:如何走出考研復習低谷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