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計劃范文
一、指導思想
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人教版),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范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本,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梁,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拐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本學期課程教學目的要求和任務
本冊三個單元共12個主題,落實了課標四個方面內容要求: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涼了要添加衣服;
2、秋游出發前準備什么,出行安全,怎樣防止丟失和掉隊;
3、學做小雛鷹,要勇敢,不嬌氣。
。ǘ、積極、愉快地生活
1、快樂的暑假生活,我的心愿;
2、團團圓圓過中秋;
3、做個“快樂鳥”變煩惱為快樂。
。ㄈ、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1、當好值日生、我是小小保潔員、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
2、“好書大家看”同學間的友情;
3、“團團圓圓過中秋”家人間的親情
。ㄋ模幽X筋、有創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秘的月亮”發揮觀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游戲”發揮想象力;
3、制作“感謝卡”“我的成長包”“樹葉標本”等發揮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做到四個尊重
。1)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兒童對生活有自己的體驗,與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認識兒童本身的體驗、感受在他們認識生活,學習做人、做事過程中的重要意義。給學生體驗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對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成人的體驗代替兒童自己的體驗。
(2)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有自己的興趣和選擇,教師應幫助學生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討論達到目標的最佳學習途徑;同時要給學生一個更寬松、更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學習氣氛,在選擇中提高認識。
(3)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具有自己的人格尊嚴。過去我們不太注意保護兒童的人格尊嚴,在教學活動中有意無意地傷害了兒童的自尊心。這點請老師們注意。
。4)尊重學生的個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要轉變觀念,由統一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關注每一個學生,能夠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四、教學進度:
第一周——第三周1課2課
第四周——第五周3課4課
第六周——第七周5課
第八周——第九周6課
第十周——第十一周7課8課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9課10課
第十四周——11課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復習
【小學二年級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計劃04-24
小學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5-09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0-29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5-08
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5-03
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計劃04-17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范文05-05
小學第四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范文04-19
小學品德學科的教學計劃05-10